何小涓
安仁县人民医院 湖南安仁 423600
【摘 要】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发展过程的一个常见类型,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该类疾病的发生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曲美他嗪是常见的一类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疾病,能有效对抗心肌缺血。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9.5±3.5)岁;根据心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25例,Ⅳ级患者20例。研究组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60.5±3.8)岁;根据心功能分级,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24例,Ⅳ级患者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情况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的病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②均伴有明显冠心病史或不伴有心脏扩大;③伴有一定的心衰临床表现或是实验室数据;④患者对这次研究知情,且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严重心律失常患者;③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心力衰竭。
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学会批准。
1.3方法
常规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应用硝酸酯进行抗心肌缺血治疗,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血脂调节等基础治疗,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合并高血压或是糖尿病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或是降糖药物进行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曲美他嗪片(厂家: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次:13010903,规格:20mg/片)进行治疗,按照20mg/次,3次/天,连续治疗半年。
1.4 指标观察[3]
在治疗前后应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心功能检测,测定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在治疗前后进行6min步行距离(6MWD)。
疗效判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在Ⅱ级或是以上判断为显效;心功能改善程度在Ⅰ级判断为有效;心功能没有改善甚至恶化判断为无效。
1.5 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F、LVEDD、6MWD等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心肌供氧或是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致使该类细胞数目减少,心肌出现瘢痕,甚至出现心肌纤维化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导致缺血性心肌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心肌缺血引发心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该部位的ATP生成量明显降低,心肌能量供应不足,心肌收缩了明显降低,心脏扩大明显,出现心力衰竭[4]。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重要措施是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有效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曲美他嗪是一类新型的抗心肌缺血的药物,能有效抵抗心绞痛,通过有效抑制线粒体中3-酮酰辅酶A硫解酶的活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将脂肪酸有效转换为葡萄糖,组织脂肪酸的有效氧化,降低脂肪酸氧化导致的心肌耗氧。给心肌细胞提供有效的保护作用。该类药物的应用,不增加氧气的供应,也不增加氧气的消耗,抑制耗氧量较多的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对葡萄糖的代谢有促进作用,应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的能量,改善心肌收缩能力[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LVESD、LVEF、LVEDD、6MWD等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82.2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裕文,钟瑩华,徐艺坚,等.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814-2815.
[2]吴子承.曲美他嗪治疗75例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9(2):92-93.
[3]许德贵.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172-173.
[4]孙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运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82-82.
[5]邹行斌.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3):54-55.
论文作者:何小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肌论文; 心肌病论文; 曲美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