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热”是怎么持续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三分钟热”是怎么持续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三分钟热度”怎样持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度论文,持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费尽心机给孩子购置了钢琴,但孩子弹了几天就厌烦了,嚷着买笔纸学画画;学了一阵子画后,又想去练歌舞……这些情况,俗称“三分钟热度”。

那么,孩子有这样的情况,父母该怎么办?

首先,应认识到孩子的这种情况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兴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结果。在学前期和小学阶段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接触和认识,广阔的外界环境令他们好奇,因而对新鲜事物产生了比较明显、集中、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这就是兴趣。儿童的兴趣是他认识世界、了解事物、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的条件和手段,它对于儿童全面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还不很稳定,容易变化,这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所以儿童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学一学,转移目标快,于是就出现了“三分钟热度”的情况。这是符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的,父母不要感到莫名其妙,更不能恼火。

其次,父母应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选择兴趣的发展方向。儿童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后天因素促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教育和环境。故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对孩子的兴趣给予科学引导,创造适当的环境。比如想让孩子学画画,平时就多给孩子买一些彩笔、纸张、画册等等。当然,这个方向的选择要正确、谨慎,父母要避免盲目随社会的“热”、“潮”,将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强加给孩子。而且,父母不但要正确选择孩子兴趣的方向,更要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当孩子已经形成了他特别喜欢但又不太合父母愿望的兴趣时,父母要善意、认真地去对待它,发掘它,而不要急于去改变。所以,父母平时要多与孩子接触,交流感情,深入孩子的生活,体会孩子的心理需要,这是对父母选择、发现孩子兴趣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方可避免造成对孩子兴趣要求的盲目性和强制性。

第三,纠正孩子不良思想和行为。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是某一方面,并且给予了物质上的充足准备,比如孩子的确对钢琴有兴趣、有基础和一定天赋,他的“三分钟热度”是因为做事没恒心,这时父母就必须帮助孩子克服意志上的弱点。这里给父母们提供一些方法作参考:

一、通过讲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灯泡)教育他——做任何事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要有专心、恒心,不怕失败,这样才能做得好。

二、也可通过某些活动告诉孩子不专心的坏处。比如父母在同孩子玩时,就可学孩子一样,玩了一会就不玩了,要看电视。让孩子看到这种情况,问他该怎么办?再结合他的情况,问他学钢琴是不是这样的,是不是应该改?这就给了孩子一次深刻的教育。

三、还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利用情节安排一个不专心的角色,让孩子亲自体会,想必他会有一番感触的。

方法是多样的,主要的要求是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孩子的问题来引导他去克服弱点,锻炼意志,不能光谈大道理,枯燥乏味的说教难令孩子听入脑中。更不能采用粗暴手段要孩子怎样怎样。

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要孩子培养他本身不喜欢的兴趣,“三分钟热度”就成了孩子的逃避方式,再怎样的教育也难以令他取得满意的结果。这时父母应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过高要求了孩子?孩子的真正兴趣是什么?找出原因后再引导发展孩子的兴趣。千万不能总放不下架子,父母说了算,对孩子的兴趣不理睬。

标签:;  ;  ;  

“三分钟热”是怎么持续的?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