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青年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坚强桥梁--上海基础教育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思考与对策_上海活动论文

构筑青年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坚强桥梁--上海基础教育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思考与对策_上海活动论文

为青少年学生架起迈向未来社会的坚固桥梁——上海基础教育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思考和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上海论文,坚固论文,浪潮论文,举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伴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发端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正全面从市场全球化、经济非国家化、信息国际化、规则普适化、文化多元化以及教育国际化几个方面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多个领域。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上海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看,近代中国以来,上海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国际交流和国际金融贸易的港口,其国际化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在远东和整个东南亚地区颇具影响力。今天,上海已经发展成为户籍人口近1400万(常住人口1800余万)左右的超大城市,并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作为一座移民之城,上海文化多元、思维活跃,长期以来形成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特质。历史与现实的铺垫,以及这座城市的固有特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上海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正面迎接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全球一体化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发明和人才培养最终都要靠教育来完成,而当今教育事业,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在急剧变革。外部而言,全球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对教育的影响更加广泛。内部而言,一方面,世纪之交,国家和城市发展战略与行动计划都对教育寄予了较高水平的期望;另一方面,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学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同龄人的群体特征。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能够从学生培养的角度思考积极的应对举措。因为,科学技术的落后意味着国家地位的丧失,而教育的落后则意味着民族的沉沦。基于这种判断,我们更加注重教育的发展和学生全球竞争力的培养,从而应对全球竞争的浪潮。

一、全球思考:全球化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培养的影响

全球化是21世纪以来教育面临的一种新潮流,全球化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培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业已成为今天教育界共同关注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带动青少年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改变。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它与全球化互相交织。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型传媒迅猛兴起,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学习交流和文化娱乐开辟了新途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跃居世界第一位。青少年学生网民数达到6000万左右,其中中小学生网民有4000多万人。在上海,网络已经进入大部分家庭。全市150万中小幼学生皆具备了在学校或家庭使用互联网的条件。学生学习环境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形态。对青少年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娱乐、沟通、信息交流和生活的助手,改变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的方式。

二是多元文化生活供给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种文化和生活产品纷至沓来,有人用“吃的是薯片、用的是芯片、看的是大片”形容当代青少年的生活。这些文化生活产品在给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事方式。尤其是视觉文化产品的兴起,吸引了青少年的眼球,对青少年的文化心态和解读各种事物方式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是市场化冲击着青少年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转型,使得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出现多样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青少年在道德评价、道德行为中出现了一系列困惑与迷茫,青少年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特征明显增强。如何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养成自己的核心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培养又提出了挑战。

四是国际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认同。当前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相互开放的格局,为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开展青少年国民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各种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和交织,为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强化民族认同增加了难度。

二、立足本土:上海教育发展和学生培养的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迅猛发展,共同为青少年学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事业的进步举世共睹。就上海而言,上海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健全,教育事业的规模和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全市0~3岁早教服务有效覆盖社区和家庭,建立了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和科学育儿指导的服务体系。适龄幼儿入园率在97%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持续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7%,开放、多样、优质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已经实现了普及。总体而言,上海教育进入高位运行的阶段,为上海城市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智力资源。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发展主线,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上海教育寄予了新的期望:一是期望上海教育优质快速发展,二是期望上海基础教育服务均衡发展,三是期望上海教育的贡献值不断增加,为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有效的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因此,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起点更高了,同时承担的任务和期望值更大了。

在全球竞争和本土发展的双重张力下,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既要有宽广的胸怀、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又要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悠久文化,既要开明睿智、海纳百川,又要立足民族、彰显特色。我们必须思考,今天的学生离这个要求还有多远?

三、聚焦学生:当代青少年学生新的群体特征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他们的父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而他们自己是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一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急剧变革。受社会变革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一代相对于20年或30年前的同龄人而言,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多个方面显现出新的群体特征和时代烙印,这些特征必须得到教育的关注和回应。

1.民族责任意识较强但爱国理性不足

改革开放中逐步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其民族认同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外来文化与思想的冲击,但是,总体看来,这一代依然有着较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责任感。2005年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对国旗、国徽、国歌表示认同,并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96%的学生能从奥运赛场上升起的国旗、奏响的国歌声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82%的学生能经常关心国家新闻大事,关心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表示认同、感到鼓舞。

在我们欣慰于青少年学生民族认同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一些爱国行为不够理智而叹息。在北京奥运会火炬海外传递的过程中,有的国家把奥运同政治挂钩,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的大量同胞,通过网络等途径发起了抵制法国企业和在华零售企业家乐福超市的事件。尽管事件的结果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了,但是,客观地讲,这样的爱国行为还不够理智,让人喜忧参半。我们该如何通过教育,使得青少年学生把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理性的爱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2.悦纳西方文化但渐离民族优良传统

改革开放后诞生的青少年一代,生活在一个思维缤纷、文化多样的年代,对于西方的感官文化和生活方式尤其表现出接纳甚至是狂热的姿态。今天的许多青少年对西方的情人节高度关注,但是如果问及“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在何时”,他们往往回答不出来;他们欢呼圣诞节的到来,却对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的意蕴知之甚少;他们乐于接纳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却不甚了解中华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全球化时代,悦纳各种文化与生活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若因此而逐渐远离甚至漠视本民族的悠久文化传统,则又显得舍本逐末。

3.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

尽管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分数和升学,事实上依然是教育的主要导向。这种导向下,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偏向于为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考试服务。我们培养的许多学生在学业上可以得到高分,在国际学科奥赛上可以屡获金牌。在2008年7月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6名选手参赛,获得5金1银,其中上海获得2枚金牌。但是大量的优秀数学尖子一旦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或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他们又显得力不从心。人们对中国的数学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许多专家指出: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大量重复同一题型,虽然使学生在计算和推理方面达到熟练程度,但这种方式却使优秀的学生对数学感到厌倦,让吃力的学生对数学心存恐惧。数学只是一个例子,其他方面同样存在类似情况。2006年年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研究》再次表明,我们的学生相对于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弱、自主能力不强。

4.乐于追新求异但创新能力薄弱

相对于前一代同龄人而言,当代青少年更加乐于表现自我,用不同的衣着、发型、语言和行动等昭示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并希望给人留下个性化的印象。但是没有明显改变的是,他们依然缺乏质疑的思维品质和习惯,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欲望,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依然薄弱。由《世界经济论坛》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合作完成的《全球竞争力报告》,对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创新状况利用综合指标方法进行评价,中国的创新能力得181分,排第43位,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其他两个发展中大国巴西得201分,排第33位,印度得189分,排第38位,均高于我国。有关专家分析后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全球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教育要对此有所行动。

5.强调自我实现但缺乏对生命本体价值的追问

现在的青少年在学习阶段就表现出参与各项事务的强烈愿望,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的目标推迟到以后再去实现,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刚刚过去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的除了伤痛外,还有欣慰。欣慰的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在地震中表现出了不怕艰苦、勇敢顽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他们以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宣布:他们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愿意在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参与社会事务、为什么要实现目标往往缺乏清晰的判断,甚至是对于客观事物价值的认识也不够明确。前面我们提到,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达到6000万以上,但是他们对网络的应用却存在失衡现象:娱乐化应用偏高,而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基本价值尚不能准确把握,更不要说去挖掘生命的本体价值了。于是,你可以看到学生重视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而漠视健康,甚至漠视生命。2008年上海市卫生局公布的学生健康体检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城区男生肥胖检出率为15.1%,女生肥胖检出率为9.2%,均远远高于全国同类人群平均水平。上海市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曾联合对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据2008年8月1日《重庆晨报》报道,渝中区初三学生小敏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你赞赏什么?”时,居然写出“我赞赏死亡”。家长看后,不禁吓得哭起来。同轻视生命和健康相比,认识不到生命的价值则更让人忧虑。人为什么而活着?上世纪70、80年代的青少年,有很多人立志成为科学家,目的是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而今天的青少年对人生价值观却相当迷惘。上海市教育科研部门的调查(2003年)显示,当前青少年学生人生价值定位不清晰,有33.6%的学生同意“挣钱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的观点,58%的学生认同“人生的最高目标和理想应该是过得开心”,15.8%的学生感到“富足的生活”才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四、走向行动:为学生架起迈向未来社会的桥梁

在全球化背景,教育要更多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以及为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理念。教育既要培养“个体”的人,又要培养“国家”的人和“全球”的人,所以,应该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更具体的领域内和更直接的问题上,塑造教育的对象,为他们架起迈向未来社会的坚固桥梁。

1.关注国际社会的成功做法与经验,拓展决策视野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应对之举。韩国颁布“新的国家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力、自治和自立能力的人才,引领信息、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发展。

我们也了解到新加坡提出的“思考的学校、学习的国家”教育改革运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主动学习者,在学校里形成一种重视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文化氛围。

日本的“面向21世纪教育计划”提出三个主要目标:第一,“增强情商教育”,把学生培育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第二,建立一个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并能给他们多样选择的学校教育体系;第三,建立一个尊重学校自主权的教育管理体系,进一步分散教育行政权力,提高地方自治,在学校层面上,实施独立的校本管理。

英国提出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孩子、年轻人和成年人在全球化经济社会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在他们的学习经历中灌输全球化的意识,训练和培养雇主和雇员参与全球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推进能力资格的国际互认和透明度,让教育培训及大学研究为对外贸易和引资做最大贡献。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提高美国竞争力工程”,计划在未来10年累计投入超过1360亿美元加强教育和培训。主要措施包括:2007年财政投入3.8亿美元,用于提高各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高中课程改革的提案将要求高中采用更高的课程标准,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提出的标准接轨;增加对当前数学和科学学科的投入项目;“国际安全语言”项目着重解决通晓与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关键外语(如汉语、阿拉伯语等)的人才短缺问题。

中国有句话叫“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直以来,我们在设计上海教育发展的政策时,始终密切关注国际社会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我们希望以此获得某种启迪。

2.深化课程改革,建立新型学习方式

1998年以来,上海加快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此次课改构建了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探究)型三类课程,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掌握与发展。伴随新课程的逐步推行,我们推出合作探究性学习计划,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倡导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活动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以小课题为主要载体实施探究学习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各科教师、团队组织与家庭、社区等方面力量都给予学生探究活动大力支持。探究学习活动在建立新型学习方式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它试图扭转学习的“应试”导向,引导师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品质。上海晋元高级中学等学校,以“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为目标,构建多样化的套餐式课程,实施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尝试学分制的课程评价方式,以此为学生营造开放、主动、参与学习设计的教育环境,掌握新型的学习方式。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既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决策,也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弊端而采取的重要改革举措。上海作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必须牢牢把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创新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推动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校教育各环节互为联动、大中小幼各学段纵向衔接、政府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框架。从2007年起,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重点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在普通高中开设创新思维与技能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形象性、逆向性、多维性、综合性的思维,进行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的训练。二是每年组织一次由各类创新活动中的优胜学生参加的峰会,重在创新者之间交流创新的体验、探讨创新的方式、展示创新成果,树立创新者的成功示范。三是建立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市区联动)创新教学研究联合体。建立由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创新研究体系,整体设计创新教学的课程和教学方案。四是建设高中与大学教育相衔接的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鼓励高校与有条件的高中共建课程、共享课程及有关实验实施,共同制定校本课程建设标准及评价标准,高校帮助高中教师开展专业研究。我们选择上海中学作为开展这项工作的试点学校,并鼓励其他高中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4.加强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教育,深化民族认同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上海重点加强了学生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教育,以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

在内容上,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实施上,抓住课内、课外两大载体。一方面,课内注重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尤其注重在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中,充分发挥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教育比重,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经久魅力。另一方面,以课外活动为重要途径,通过行、习、赏、唱、礼五个板块的建设,使学生在考察活动、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农村、企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科技活动、民俗技艺训练、名著阅读、影视观赏、戏剧欣赏、歌曲学唱、节庆活动和仪式教育中长见识、砺精神、明志向。在小学阶段,积极开展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活动,注重利用“兴趣活动”和“探究活动”等形式,培养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在中学阶段,注重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榜样示范与环境熏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个性发展中了解、体验民族文化,感悟、认同民族精神。通过社会调查、军政训练、农村劳动、企业实训等途径进行国防、法制、科技、能源、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等考察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5.实施生命教育,加强生命价值挖掘

生命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加快学校教育的改革,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我们重点采取了三个举措:

一是学科渗透。中小学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既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突出重点,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更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我们结合体育学科教学,推广学校阳光体育。2007年我们实行“三课二操二活动”,开展了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今年,我们把体育纳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希望借此推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二是开展专题教育。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小学阶段的专题教育,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家庭的启蒙教育,探究生命的可贵、生活的意义以及自我保护等内容。初中阶段的专题教育结合学生青春期的成长特点,探究生命伦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内容。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压力,探讨关爱他人、保护自己的途径与方法等。高中阶段的专题教育重在适应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特点,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探讨与生命有关的社会伦理、科学伦理、人生信仰等问题,规划人生目标。

三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6.开展教育国际交流,增进学生国际理解力和竞争力

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有雄心和抱负的学校必然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施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发科学合理的、与国际一流教育接轨的课程;必然把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国际参与精神和国际竞争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而为个体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基础。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教育国际化看作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内容。重点举措有:

第一,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增强接纳境外学生的能力。大力发展国际教育服务业,扩大留学生学校,加强境外来沪参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学术交流、短期互访、培训等国际教育交流活动。允许部分中小学采取随班就读或单独跟班等办法,招收外籍中小学生,增强接纳境外学生的能力。目前上海有国际学校、举办国际部的学校等共计150余所中小学校接受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就读,总人数达到1.3万余名。在积极接纳境外学生的同时,我们主动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工作。积极参加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到2010年上海争取建成10所海外孔子学院。

第二,开设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课程是实施国际化教育,提高学生国际理解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上海中学是本市最早引入国际化课程的学校之一。该校面向在本校国际部就读的境外学生开设国际文凭组织的课程(IB课程),在1995年获得了国际文凭组织认可,学生所获得的高中文凭可以国际通用。上海中学国际化课程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让每个学生自己制定个性化课表,实行走班学习;开设多元化课程,包括6大类如HSK(汉语水平考试)、TOFEL等,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掌握母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这些做法已经在上海基础教育中逐步得到推广。

第三,积极参加国际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探索引入国际教育质量认证体系,研究尝试参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积极参加国际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提升上海教育的国际认同程度。2009年,上海将以地区身份参加PISA测试,我们希望通过参与PISA等国际教育质量监测项目,提高上海基础教育质量的国际可比性和国际认同度。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基础性阶段,而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念,关注并竭力满足青少年成长和发展需求,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个体”的人、“国家”的人和“全球”的人。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标签:;  ;  ;  ;  ;  ;  ;  ;  ;  ;  

构筑青年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的坚强桥梁--上海基础教育应对全球化浪潮的思考与对策_上海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