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哲学理性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理性论文,哲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发展观是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哲学上探讨社会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研究中最基础并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它起始于对发展本身的看法,终结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以,从什么观点出发去看待社会发展,以什么样的思路去制定发展战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社会发展问题,都与社会发展观密切相关。运用哲学的理性思考社会发展问题,在于通过哲学的反思和批判,形成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新的发展观念。
20世纪新旧发展观的两军对峙
20世纪新的社会发展观的崛起,给近代以来产生的实利主义的社会发展观以极大的冲击。面对实利主义发展观给社会带来的种种发展危机,从70年代开始,两种新旧发展观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同时也加快了社会发展观念的转变。新旧两种发展观对立和论争的焦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人物关系上,旧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以物为轴心,而人仅仅是为谋取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在这种实利主义的驱动下,虽然它曾经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却付出了生产力浪费、人与自然关系日趋恶化等一系列高昂的代价。而新发展观与此相反,它把旧发展观的人物关系颠倒过来,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它强调生产的发展应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多种需要;衡量社会发展要看物质总量,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物质的、文化的、生态的等多种综合指标。它以人的发展为尺度,决定了社会发展中人的核心地位。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尺度,不仅是现代社会而且也是未来社会的一种必然选择。
2、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旧发展观崇尚物质利益至上,把物质作为财富的象征和评价社会发展的尺度。在这种单向度的价值取向上,人的精神受物质利益和经济因素所支配而成为物质的附庸,使原本存在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淡化了、消失了。而新发展观摆脱了旧发展观的片面性倾向,在价值取向上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在社会发展中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向互动。这种全面的发展观不仅给单纯物质观点以及由此引发的金钱万能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以抨击,而且在整体上也有助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在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上,旧发展观坚持经济唯上,文化唯下的观点,唯下服从唯上的价值走向,决定了经济支配文化的主导地位。其结果不仅加剧了文化与经济的对立,而且可能走向最初出发点的反面,社会得到的只是表面的经济繁荣,文化这块领域却成为一片沙漠。新发展观抛弃了旧发展观的唯上唯下论,把经济和文化都看作是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内容,同时在人的发展尺度上,更加注重文化的发展,认为文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志,而且在深层次上体现着社会发展的本义。
4、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旧发展观把属于社会中的人的发展推向极端化,它们强调的不是社会中的人,而是脱离社会存在的人。这种极端化的倾向不仅加剧了人人追求私欲的利己心理,而且也加剧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纷争和对抗。尤其是当极端个人主义的弊端流俗充斥社会时,其泛化所酿成的社会危机,并不亚于经济危机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和恐慌。新发展观的人学观点,是一种人与社会内在统一的和谐整体发展观。考虑到人与社会同在,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契约关系,提倡人在社会中谋求发展,不能损害他人和公众利益,社会在体现人的价值发展中,也不能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由此而把人与社会发展融合于统一的理想发展模式中。
5、在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旧发展观相悖于发展的理念,为谋求眼前和暂时的利益,可以放弃未来发展的长远利益,为满足一时的功利需求,也可以全然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发展,甚至为贪图功名私欲而不择手段,即便是以牺牲后人利益为代价也在所不惜。这种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得失观,不仅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而且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新发展观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观,它立足于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自觉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强调在经济生活中,既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着眼造福于后代。在社会的未来发展中,提倡建立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中,推动社会进步。
6、在本国与他国关系上,旧发展观从狭隘的民族利益出发,唯我独尊,只要有利于本国发展,可以毫不顾忌他国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存在。这种绝对的民族利己主义发展到极端便会走向自己和发展的反面,导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助长大国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盲目称霸,造成国际社会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关系紧张,加剧现存社会已有的政治冲突、军事冲突和宗教冲突。新发展观以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作为律己的行动准则,它在摆脱狭隘的国家、民族、地域等时空局限的同时,提倡每个国家应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考虑本国的发展,在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中,以平等互利等原则进行广泛的商贸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友好往来中进一步加强国际联系,为增进世界和平、友谊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新的发展观与时代精神
对新旧两种发展观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人们从哲学高度上澄清不同社会发展观研究的意义和方向。用历史主义观点来分析,在人类生存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依然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实利主义发展观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发展中的合理性。但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发展观所带来的日益增多的社会危机,足以说明原有的价值取向,已不能满足人类要求全面发展的愿望,原有的社会发展观,也不能适应包括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一体化和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由此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从人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上加快了新的发展观的形成。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除上述比较中所具有的显著特点之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今天的时代精神:
1、新发展观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观。所谓动态性,它不是一味沿袭已有的社会发展模式,而是立足于开拓、创新和发展,由此形成适应→变革→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不仅包含着应变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这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体现出最大限度满足人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精神。
2、新发展观是一种开放性的发展观。这种开放性,不仅包括社会的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包含着人的开放性。由此而形成的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社会发展观,伴随着社会开放力度的增强,使它在不断弱化社会生活中封闭、保守的狭隘意识的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体现今天时代精神的开放、进取的发展观念。
3、新发展观是一种协同性的发展观。协同体现着社会的动态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时代精神。其中以人与社会的协调为基础,它涵盖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生产的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以及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
4、新发展观是一种整体性的发展观。整体所具有的非加和性,决定了单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已不适应今天发展的需要。新发展观的合理性,在于以人的价值尺度为标准来衡量社会全面的综合发展。它追求的理想化的社会发展目标,不是社会发展中某个部分或某个领域的局部优化,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生态等多元要素组成的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
新发展观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把动态性、开放性、协同性、整体性融为一体,成为当今世界普遍认同的、总体的、综合的发展观念。
新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哲学的理性出发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使新发展观不仅体现了今天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而且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观的科学性。
1、在思维方式上,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①“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②因而对社会科学和社会发展研究来说,也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新发展观抛弃了旧发展观单向的、片面的、绝对的思维方式,它所构建的双向的、全面的、相对的新发展观,不仅合乎今天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而且在发展观上又一次生动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全面、辩证和发展观点的科学性。事实上,也只有从这种全面的、辩证的发展思维方式出发,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确立社会科学的价值尺度,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观念。
2、在价值取向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新发展观在改变旧发展观单向性思维方式的同时,从人与社会双向互动的新视角出发而构建的新发展观,坚持以人的价值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价值学说的不谋而合绝不是偶然的。不论新发展观的开拓者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都无可争辩的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谈及社会发展问题时,虽然包含着如何发展的世界观内容,但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价值观,即探讨社会发展问题必须落实到人的发展上。这种把实现人的价值放到核心位置上来考虑社会发展问题的走向,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性,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体现。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性出发,它对人与社会发展中价值的把握,强调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取向应以人的价值取向为标准;社会发展中的价值选择,应以人的价值选择为出发点;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实现,应以人的价值实现为尺度。考虑到人的价值需求是多元化的,评价社会发展也应该是多向度的,所以实现人的价值,关键是把人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把人的合目的性同社会的合规律性统一起来。
3、在发展观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历史本来由个体活动构成,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③。新发展观所确立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为人们确立用什么样的视野和思路去制定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观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就社会发展而言,它并没有先天固定和永恒不变的发展模式,但在历史进程中,始终包含着人的成长和价值需求变化的内在规定性。由此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去思考社会发展问题,通过社会发展来完善人的发展的整体发展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精义所在。
从这个观点出发,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一是在促进社会发展时,不能以牺牲人的发展为代价;二是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时,不能以损害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其他社会要素发展为代价;三是推动人与社会发展时,不能以损害后人和社会未来发展为代价。这种整体的内外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其科学性不仅在新发展观中,而且也将在未来的社会中得到确证。
社会发展的哲学理性与方法
用哲学的理性与方法研究社会发展问题,对于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来说,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1、哲学理性的指向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充满了活力,国民经济以年平均增长率9%的速度向前发展,1977-1987年的十年中,人均收入增长1倍,而这一成就美国用了50年的时间,日本用了35年的时间。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收入差距悬殊、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不时出现的通货膨胀等背景下取得的。改革发展中社会问题增多,不仅会增大改革的难度,而且会直接影响到社会进一步发展。
在改革的实践中预防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向性。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我国当前改革和社会发展,一是坚持社会历史发展观,在历史发展中,始终不忘人的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经济发展得到快速增长时,不能忘记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三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改造社会,更重要是在社会中完善人的发展;四是坚持改革开放的观点,以改革求发展,加快社会转型,以及对现存事物的否定,既要包含社会进步,又要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五是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以协调求发展,强化社会整合,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求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整体优化。
2、哲学理性对现实的把握
中国当前的改革与社会转型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发展问题。其中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对中国改革实践的最好的理性把握。
然而遗憾的是,受现实生活中唯经济至上论的影响,以及来自西方非理性思潮的冲击,使邓小平理论中所包含的哲学理性,并未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贯彻。因此,针对中国当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很有必要象改革初期围绕真理标准大讨论那样,广泛唤起人们对哲学理性的热情,进而用哲学的时代理性,把握改革时期的社会发展。
从哲学的理性出发,人与社会的发展总是在现实矛盾中实现的。由于不可预见性的存在,人的进化形式和社会发展形式在每一循环向上发展中,都有所得也有所失。倡导哲学理性对现实的把握,在于促使人与社会在发展中能够所得更多而所失更少。例如,在经济发展中,既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又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只有在速度与质量的统一中选择最佳的增长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中可能产生的不良社会后果,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同样,依靠哲学的理性,不仅有助于摆脱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在协调发展中存在的困绕,而且也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已存在的改造自然所带来的环境破坏、追求效率又牺牲了公平竞争、社会财富增多却又分配不公、科技力量解放了人又奴役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改革不需要哲学,而是哲学需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其中的“哲学思路,恰恰是由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理性构成”。④同时也为我们从实践唯物主义出发,运用哲学的理性把握现实,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3、哲学方法的应用与操作
哲学理性对现实的把握,在于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指向,而要凭借理性的把握解决现实问题,还必须借助于哲学方法。
黑格尔曾把方法称为探索的工具。借助于这种工具,有助于人们在人与社会发展中去存真、求善、取美,不断完善人与社会的发展。例如应用哲学的求真方法,有助于理解“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⑤应用哲学的求善方法有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道德关系中,辩识求善、躬行至善、内省达善。应用求美方法,有助于在改革发展中去创造和谐的政治关系和民主生活,和谐的经济关系和市场秩序,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哲学方法的应用和操作是一门艺术。应用哲学方法解决人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首先是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这种选择一方面要满足主体的目的性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客体的适应性要求。只有满足以上两个约束条件,才能选择出恰如其分的方法。其次是根据方法的选择进行实际的操作,其过程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依照一定的程序,运用一定的技巧。只有满足了以上要求,才能正确地运用所选择的方法。再次是具有与方法应用操作过程相适应的控制能力。通过对操作过程反馈信息的利用,在动态调控中去实现操作目的。
综上所述,借助于哲学理性的指向性,对人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把握,与现实最贴近的还是哲学方法。通过哲学方法的应用与操作,最终才能实现从理性到实践的复归,达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和协调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之目的。
注释:
①②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28页,第46页。
③《列宁全集》第375页。
④张一兵《邓小平实践唯物论哲学的双重理论结构》,《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