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耐药性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万川[1]2016年在《耐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南京地区淋球菌抗生素耐药情况分析目的:监测南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2013至2014年度淋球菌耐药情况。方法:连续招募2013-2014年间就诊于南京性病门诊具有急性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并进行淋球菌分离培养。对培养阳性的384株淋球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及阿奇霉素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酸度纸片法测定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PPNG和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所携带的耐药质粒进行分型,并对PPNG菌株进行blaTEM基因检测。结果:本研究中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率依次为环丙沙星100%(384/384)、四环素85.9%(330/384)、青霉素72.1%(277/384)、阿奇霉素32.3%(124/384)。阿奇霉素高度耐药菌株比例为10.4%(40/384),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比例为9.9%(38/384)。未发现大观霉素、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耐药株。在全部菌株中,PPNG占46.9%(180/384),TRNG比例为34.6%(133/384)。PPNG主要携带亚洲型质粒(73.3%,132/180),非洲型质粒比例(26.7%,48/180)较2011-2012年度(10.0%,12/120)呈显著性上升(X2=12.500,P<0.001)。TRNG的主要质粒型别为荷兰型(91.7%,122/133)。41.1%(74/180)的PPNG中含有blaTEM-135基因。结论: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本地区淋球菌治疗的一线用药,但头孢曲松低敏株的增多、大观霉素MIC呈上升趋势均提示应继续加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阿奇霉素高度耐药淋球菌在南京地区出现,且占有较高比例,提示本地区不宜推荐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淋球菌感染。南京地区淋球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比例和TRNG质粒型别分布与上一年度相比无显著变化,但携带非洲型质粒PPNG的比例上升提示可能存在菌株间的跨洲际交流。本地区PPNG中blaTEM-135基因以高比例存在。第二部分 耐阿奇霉素淋球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阿奇霉素耐药淋球菌菌株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基因型别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方法:对124株阿奇霉素耐药菌株进行耐药相关基因(23S rRNA、mtrR、rplD、rplV)检测,并比较耐药基因突变在中度耐药组(MIC 1~64 mg/L)和高度耐药组(MIC≥256mg/L)间的差异。以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方法确立菌株的序列型(ST),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所有阿奇霉素高度耐药菌株均出现23 S rRNA基因4个等位基因的A2143G突变,中度耐药组中59.5%(50/84)出现该基因4个等位基因的C2599T突变,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trR编码区G45D替换突变在高度耐药组比例分别为70.0%(28/40),与中度耐药组(13.1%,11/8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0.698,P<0.001);H105Y突变在高度耐药组和中度耐药组的比例分别为22.5%(9/40)和71.4%(60/8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26.283,P<0.001)。所有菌株均未检出rplD和rp1V突变。124株阿奇霉素耐药菌株共鉴定出71个不同的STs,其中28个为新发现的STs;高度耐药组中45.0%(18/40)的序列型为ST1866。经系统进化树分析未发现阿奇霉素耐药与头孢曲松低敏菌株同源进化现象。结论:23S rRNA基因V区的特定位点等位基因突变在阿奇霉素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A2143G和C2599T突变分别与阿奇霉素高度和中度耐药相关。mtrR编码区G45D替换突变可能参与阿奇霉素高度耐药,而H105Y替换突变可能与中度耐药有关。南京地区的阿奇霉素耐药菌株具有遗传背景的多样性。ST1866是本地区与阿奇霉素高度耐药相关的优势基因型。第三部分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头孢曲松低敏淋球菌菌株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基因型别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方法:对38株头孢曲松低敏株(MIC 0.125mg/L)进行5个耐药相关基因(penA、mtrR、 porB、ponA和pilQ)检测,并将20株头孢曲松敏感株(MIC≤0.002-0.015mg/L)设为对照组。以NG-MAST方法确立菌株的ST,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出11种非镶嵌状PBP2类型,并发现一种新的类型XLⅡ;未检出镶嵌状模式。头孢曲松低敏组PBP2主要类型为ⅩⅧ (n=17)和ⅩⅢ(n=16)。头孢曲松低敏组100%发生A501位点(A501V/T)突变,而头孢曲松敏感组20.0%(4/20)出现该位点突变,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1.981,P<0.001)。mtrR启动子区A缺失与编码区H105Y联合突变率在头孢曲松低敏组和敏感组分别为63.2%(24/38)和30.0%(6/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770,P=0.016)。mtrR编码区其他替换(A39T、G45D)、porB1b及ponA (L421P)突变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所有菌株均未检出pilQ突变。经NG-MAST分型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头孢曲松低敏菌株间未出现克隆传播现象。结论:特定的非镶嵌状penA突变模式(特别是PBP2氨基酸A501位点突变)可能在介导本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低敏中发挥重要作用。mtrR基因启动子区单碱基(A)缺失和编码区H105Y替换突变可能参与了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

苏晓红[2]1996年在《耐药性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淋球菌分离株耐药的比率及特性,以评价现行淋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药物敏感性与菌株营养型之间的关系。我们对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由四个城市性病门诊患者分离的390株淋球菌作了抗菌药物敏感性及营养型测定。以碘量法测定了菌株的β-内酰胺酶,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五种监测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发现5株(1.28%)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及耐四环素的菌株(MIC≥1mg/1)分别为314株(80.51%)及372株(95.38%)。44株(11.28%)对环丙氟哌酸耐药(MIC≥1mg/1)。1株(0.26%)对壮观霉素耐药(MIC≥64mg/1)。全部分离株对头孢三嗪敏感。40株(10.26%)为多重耐药菌株,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及环丙氟哌酸耐药。390株淋球菌中存在8种营养型,以需脯氨酸及原型菌株占优势。需脯氨酸的菌株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性低于原型菌株。本研究表明,耐青霉素及四环素的菌株比率较高,出现对环丙氟哌酸耐药的菌株。持续监测淋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十分重要。

张铁军[3]2006年在《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淋病(Gonorrhea)的病原体是奈瑟氏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人类是其唯一宿主。淋球菌感染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抗生素治疗。因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正规使用,现已发现淋球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多。淋球菌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本课题对上海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研究,结合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对菌株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探讨,了解淋球菌的耐药特点,阐明淋球菌的相关耐药机制,为淋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淋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淋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性监测 一、探讨目前淋病流行特征及病人就医行为的特点。在上海地区选择3所性病专科医院或门诊,对门诊病例中确诊为淋病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淋病门诊病例中以男性居多(87.5%),年龄分布以20岁~、30岁~、40岁~三组为主(93.8%),职业分布居前三位者为工人、民工、干部,占全部病例的65.1%,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76.3%);对性行为及疾病情况分析发现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18.7%,出现淋病症状后仍有性生活者占28.8%;对就医行为分析表明,出现淋病临床相关症状后3天内就诊者占32.5%,有17.5%的病例愿意选择私人诊所或者不正规治疗,同时发现20.1%的病人两周内曾有抗生素使用史。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淋病在上海地区仍然主要是以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调查对象的性行为及疾病求医行为需要引导和促进,在出现淋病相关症状后仍有无保护的性行为发生,以及一些病人曾有使用抗生素史,存在着传播淋病的潜在危险,也容易促进行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流行。 二、为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四环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壮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对菌株作β-内酰胺酶测定。并根据检测的耐药性结果对菌株和抗生素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80株菌株中,所有菌株均对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敏感;其中87.5%对青霉素耐药,88.7%对四环素耐药,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分别占45%和18.8%;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94.7%;对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7.5%,95.0%和95.0%。依据耐药性监测的结果分别进行Q聚类和R聚类,可进一步将菌株分成四类,将抗生素分成三类,为研究耐药性与基因分型的联系打下基础,由耐药性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非常严重,对淋球菌的耐药性进行连续性监测是淋病预防控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第二部分 淋球菌基因分型及淋球菌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一、建立并优化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淋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的方法,探索运用RAPD进行传染源追踪的可行性。采用四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提取淋球菌基因组DNA,按照扩增结果进行优劣比较;运用RAPD对淋球菌标准菌株进行区分及对经性伴传播的淋病病例进行RAPD指纹图谱比较。结果表明运用十六烷基三乙基溴化铵(CTAB)法可以抽提较完整的基因组DNA,获得良好的RAPD指纹图谱;各菌株的RAPD指纹图谱间有明显DNA多态性;临床经性伴传播的病例中获得了相似的RAPD指纹。研究表明,如果选择最佳的DNA抽提技术、合适的随机引物,运用RAPD指纹图谱可以对淋球菌进行有效基因分型,并可作为分子流行病学对传染源的追踪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了解上海地区淋病病原体奈瑟氏双球菌的不同基因分型及各基因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在建立了RAPD基因分型的基础上,运用RAPD技术对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区分,从分子水平对淋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探讨不同的基因分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80株淋球菌分离株有着较为相似的RAPD指纹图谱,但各菌株的指纹图谱之间有一定的多态性,依据指纹图谱的多态性可将菌株区分为Ⅰ、Ⅱ、Ⅲ三种基因分型,对此三种基因分型与A、B、C、D四种不同的耐药类型进行对应分析,发现耐药类型与基因型别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本研究发现上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有着不同的耐药特点及基因型别,耐药性与不同的基因分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x~2=27.59,P<0.05)。 第三部分 淋球菌耐药性与质粒的关系研究 一、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分布情况,初步探讨其与淋球菌耐药性的关系。我们在前面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的基础上,应用碱裂解法对淋球菌的质粒进行了抽提,获得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谱。结果共检测出有42.5kb、39.5kb、7.4kb和4.2kb的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7.4kb和4.2kb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5.0%和96.3%。质粒谱型有10种,其中以42.5kb+39.5kb+7.4kb+4.2kb、39.5kb+7.4kb+4.2kb、7.4kb+4.2kb及4.2kb四种类型居多,占86.25%。所有检测出的PPNG菌株(包括PPNG/TRNG)均含有7.4kb质粒,而所有TRNG菌株(包括PPNG/TRNG)则均含有42.5kb质粒和39.5kb质粒;而非PPNG或TRNG中所携带的质粒谱型则相对复杂。从而初步认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所携带的4.2kb的质粒,在大部分菌株中可以检出,其在淋球菌耐药机制中的具体意义尚不清楚,而7.4kb的质粒可能会介导淋球菌高水平的青霉素耐药性,42.5kb及39.5kb质粒可能与介导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有关。 二、探讨淋球菌的耐药质粒与淋球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淋球菌耐药株所携带的耐药质粒进行质粒消除实验,同时以此消除的质粒转化感受态的大肠杆菌,比较耐药质粒消除和转化前后菌株的耐药性变化。结果表明,在亚致死浓度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作用下,淋球菌的耐药质粒可以被部分消除(仍然携带42.5kb的质粒)或者完全消除,且消除子在消除前后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会发生改变;而耐药质粒在不同的种属的菌株之间可进行传递,可以将淋球菌的耐药质粒传递给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筛选出的转化子分别携带含有tetM基因的42.5kb的四环素耐药质粒和携带含有TEM-1基因的7.4kb的青霉素耐药质粒,转化子可产生对相应抗生素的耐药性。 第四部分 淋球菌耐药性与染色体耐药基因的关系研究 一、探讨淋球菌耐药株gyrA与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前文琼脂稀释法测定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的结果,运用PCR技术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s),并对典型菌株的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分析。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淋球菌敏感株只检出gyrA基因Asp95单位点突变,中介菌株及耐药菌株在gyrA基因均检出有Ser-91→Phe突变并伴有Asp95或者Ala92位突变,同时有6株检出有parC基因的86、87、91位点突变及其它位置的无义突变。 进一步根据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测序的结果,我们针对不同的突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扩增引物,为所扩增PCR产物在突变易发生的位置引入新的酶切位点,并运用HinfI、SalI、PstI等限制性内切酶对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相关PCR产物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综合测序结果及RFLP分析结果可证明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s)的突变与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密切相关,其中gyrA基因突变是淋球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机制,而Ser-91→Phe更是引起对喹诺酮类耐药非常关键的突变,parC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对淋球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起促进作用,常常伴随gyrA基因突变同时出现,与gyrA基因突变共同介导淋球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高水平耐药性。 二、探讨mtr系统在介导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中的作用,以及mtr基因系统之间的负向调节关系。对临床分离的淋球菌代表株mtrR基因序列及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序列的突变进行了测序分析,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受mtrR基因调控的结构基因mtrC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前文对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的结果来揭示mtr系统和淋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性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所有中介菌株及耐药菌株均发生mtrR基因H105Y的突变,并伴随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的缺失突变;而敏感株有一株出现G45D的突变,但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均未检测出有突变。调控基因mtrR的突变影响了结构基因mtrC的表达,在有mtrR基因第105位密码子突变,并伴随mtrR启动子区域回文结构缺失突变的菌株与无此两位点突变菌株的mtrC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x~2=9.525,P<0.05),并且在所检测的三组不同耐药性的淋球菌分离株之间mtrC基因的表达也有显著差别(x~2=15.94,P<0.01)。说明了mtrR基因对其上游的结构基因mtrC、mtrD、mtrE有着负向调节作用,当mtrR基因及启动子发生突变时,会导致结构基因的过度表达,进而形成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三、研究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与penA及ponA基因突变的关系。分别运用PCR—SSCP、PCR—RFLP对淋球菌penA及ponA基因进行了分析,在所检测的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中,所有菌株的penA基因均发生了(Asp-345A)的插入突变,改变了其表达产物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对青霉素的亲合力,而表现出对青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性。PonA作为编码青霉素结合蛋白1(PBP1)的基因,通过RFLP分析检测出有近93.7%的菌株发生了第421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成脯氨酸(Leu421→Pro)的突变,此突变影响了青霉素结合蛋白1与青霉素的亲合力。同时研究还表明所有的PPNG菌株也可同时发生penA基因的突变,除两例ponA未突变外,绝大多数PPNG可发生ponA基因的突变。结果显示在淋球菌流行株中染色体介导和质粒介导两种方式协同作用造成了淋球菌对抗生素的高度耐药性。

兰倩[4]2017年在《2014-2015年合肥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及耐药菌株的遗传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合肥地区淋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目的:抗菌药物对合肥地区淋球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检测,并研究2014到2015年间本区域淋球菌的耐药现状。方法:对2014到2015年间就诊于合肥省立医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有急性尿道炎症状的患者进行淋球菌分离培养。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观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克肟、青霉素、环丙沙星及四环素对全部126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于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使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法(PCR)分型其耐药质粒。结果:本研究中淋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依次为:阿奇霉素28.6%(36/126),其中高度耐药菌株比例为10.3%(13/126)、青霉素73.8%(93/126)、环丙沙星100%(126/126)、四环素81.7%(103/126)。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比例为10.3%(13/126),头孢克肟低敏菌株比例为3.2%(4/126)。在所有的菌株中,不存在头孢曲松、头孢克肟以及大观霉素的淋球菌耐药菌株。但PPNG占总菌株的39.7%(50/126),TRNG比例为31.7%(40/126)。PPNG主要携带亚洲型质粒(80%,40/50),非洲型质粒比例(20%,10/50),未发现多伦多型。TRNG的主要质粒型别为荷兰型(97.5%,39/40)。结论:阿奇霉素耐药菌株大比例出现,呈上升趋势的大观霉素MIC及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数量,都预示着合肥地区淋球菌耐药的严峻处境。针对这种情况,加强监测其耐药性趋势和研究淋球菌耐药性原理变得更加迫切。目前合肥地区的一线用药依然可以选择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另外研究发现,合肥地区淋球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比例和TRNG质粒型别分布与南京等中国东南部地区相似。第二部分耐阿奇霉素及头孢低敏淋球菌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目的:了解合肥地区阿奇霉素耐药及头孢类抗菌药物低敏淋球菌菌株的基因型别、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及菌株间的进化关系。方法:1.对全部126株淋球菌菌株进行耐药相关基因mtrR检测,并比较耐药基因突变在阿奇霉素敏感组(MIC<1 mg/L)和耐药组(MIC≥1mg/L)间的差异。以淋球菌多抗原序列分型(NG-MAST)方法确立菌株的序列型(ST),并构建系统进化树。2.对36株阿奇霉素耐药淋球菌菌株及5株敏感菌株进行23SrRNA的检测,比较阿奇霉素耐药菌株耐药基因突变在中度耐药组(MIC 1~64 mg/L)和高度耐药组(MIC≥256 mg/L)间的差异。3.对14株头孢曲松和/或头孢克肟低敏的淋球菌菌株进行Pen A检测。结果:126株菌株中,mtrR序列前区A的缺失出现在107株菌株中,耐药菌株中有33株(33/36;91.7%),敏感菌株中有74株(74/90;82.2%),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81)。而突变点G45D出现在25株耐药菌株中(25/36,69.4%),9株敏感菌株中(9/90,10%),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A40D的突变出现在三株头孢低敏的菌株中,A39T突变出现在16株阿奇敏感菌株中。23Sr RNA基因4个等位基因的A2143G突变均出现在阿奇霉素高度耐药(MICs≥256 mg/L)菌株中,4个等位基因的C2599T突变出现在MIC=8-32 mg/L的四株菌株中,5株敏感菌株中均未发生突变。该实验未发现广谱头孢菌素耐药菌株,但其中有13株菌株对头孢曲松低敏(MIC=0.125 mg/L),4株对头孢克肟敏感性均降低(MIC=0.25 mg/L)。14株头孢低敏菌株中共检测出了6种不同氨基酸序列的PBP2,其中包含一个镶嵌状结构(XXXV,n=3)。11个非镶嵌状结构中,7株PBP2型别为XIII,XVII,XXI的菌株中出现了A501V的突变,3株(PBP2,XVIII)发生A501T突变,1株发生了G542S突变。126株菌株共鉴定出86个不同的STs,其中53个为新发现的STs,ST7469为最常见的菌株类型为6株,其次是ST1866为5株,且ST1866均为阿奇霉素耐药菌株。经系统进化树分析未发现阿奇霉素耐药与头孢低敏菌株同源进化现象。结论:mtrR编码区G45D替换突变可能参与阿奇霉素高度耐药。23Sr RNA中A2143G和C2599T突变分别与阿奇霉素高度和中度耐药相关,ST1866是本地区与阿奇霉素高度耐药相关的优势基因型。镶嵌状pen A突变模式可能在介导本地区淋球菌对头孢克肟低敏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定的非镶嵌状pen A突变模式(尤其是PBP2氨基酸A501位点突变)可能在介导本地区淋球菌对头孢曲松低敏中起着重要作用。合肥地区淋球菌菌株遗传背景具有多样性。

彭朝阳, 吴新刚[5]2005年在《淋病奈瑟菌分型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是引起淋病的病原体。淋球菌的疫苗研究工作进展缓慢,迄今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近年来,淋球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多重耐药性淋球菌随之出现并广泛传播,使淋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研究表明,淋球菌分型在淋病疫苗的研究、制定流行病学控制措施和淋病的治疗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淋球菌的分型方法包括血清学分型、营养分型等传统分型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ARPD)、opa分型、por分型、多位序列分型(MLST)等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本文就淋球菌的分型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王蓓[6]2006年在《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支原体是一类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的能在体外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人类,已确定的对人类有致病性的支原体主要有7种,它们是肺炎支原体(Mp)、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穿通支原体(Mpe)和梨支原体(Mpi),除Mp以外,其余6种支原体均可通过性传播而导致男女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后3种因与AIDS的发展和结局有关而被称为艾滋病相关支原体。随着研究手段和检测方法的发展,人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支原体“正常携带”现象,尤其是Uu和Mh,因此近年来,人们对支原体的致病性提出了疑义,并在临床上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与此同时,在对支原体感染进行必要的治疗时,支原体不断产生和变化着的耐药性则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同时,我国对HIV/AIDS人群的支原体感染状况研究相对较少。针对这种状况,研究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预防医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1、全面了解Uu、Mh、Mg、Mf、Mpe和Mpi等6种支原体在HIV阳性者、AIDS患者、其他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妇科生殖道炎症患者、健康女性和男性等多种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特征;2、在女性人群进一步探讨Uu和Mh的致病性;3、研究Uu和Mh的耐药现状并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4、探讨Uu对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5、研究支原体与淋病奈瑟菌的合并感染状况及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分别来自江苏省南京、南通(苏中地区)、无锡(苏南地区)以及徐州(苏北地区)的性病监测医院或/和门诊就诊者,某综合性医院妇科门诊患者,部分单位健康体检者,以及省内几个主要地区的HIV阳性者和AIDS患者。2、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方法,在上述各人群中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或/和首段尿,并对每个个体进行医学检查和临床诊断。3、用法国梅里埃支原体培养及鉴定试剂进行Uu与Mh的初步分离和鉴定,并进一步经过滤培养和特异性PCR试验进行确认,对其中部分Uu菌株采用PCR为基础的限制性酶切多态分析(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生物1型和生物2型);对艾滋病相关支原体Mg、Mf、Mpe和Mp采用套式PCR方法检测;其他生殖道常见致病病原体按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方法进行。4、比较HIV阳性者、AIDS患者、其他性病患者及其性病高危人群、健康体检者、妇科生殖道感染者等人群6种支原体检出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特征。5、在性病女患者、妇科炎症患者及女性健康体检者分析Uu、Mh的检出情况、比较其感染浓度(CCU),分析支原体的致病性与感染浓度、基因分型的关系,并通过随访观察正常人群中支原体的自然消长情况及临床患者在实施抗支原体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和支原体感染浓度的变化。6、采用叉生分析法分析Uu、Mh与其它妇科生殖道常见病原体之间的交互作用。7、先期采用法国梅里埃支原体药敏试剂盒(内含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原始霉素等8种抗生素)定性检测Uu、Mh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后

张铁军, 周晓明, 姜庆五[7]2005年在《淋球菌RAPD分型的引物筛选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淋球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了解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选择适当的随机引物。方法以淋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淋球菌进行RAPD扩增,选择多态性好、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随机引物,并用S38号引物对不同淋球菌基因组DNA进行指纹图谱区分。结果从Sagon公司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经RAPD扩增出的淋球菌指纹图谱间有明显不同的DNA多态性,可对不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论利用RAPD技术对淋球菌进行随机引物的筛选,可为今后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蒋法兴[8]2007年在《淋球菌耐药质粒基因分型研究及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章:2003—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监测目的监测南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2003-2006年淋球菌耐药现状。方法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对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测了791株淋球菌,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阳性率每年维持在42.23%-57.36%之间,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阳性率由2003年的19.47%(37/190)上升到2006年的32.82%(65/198)。在非PPNG中,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菌株的阳性率介于57.84%~87.27%。耐环丙沙星淋球菌的阳性率介于97.89%~99.51%,未检出对头孢曲松耐药的淋球菌,每年的低敏菌株比例处于30.58%-57.89%之间。每年均检出1-2株对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共6株。结论南京地区分离的淋球菌中,PPNG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TRNG的阳性率快速增长,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和环丙沙星淋球菌的比例很高,偶见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为治疗淋病的有效药物。第二章1999—2006年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etM基因基因分型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tetM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是否为TRNG,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采用单管PCR方法对TRNG阳性菌株作tetM基因分型。结果1999—2006年间南京地区1208株淋球菌中共检出260株(21.52%)TRNG,其中68.08%(177/260)的TRNG亦为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即为PPNG/TRNG,TRNG的阳性率逐年增高。TetM基因分型结果显示,荷兰变型为258株,美国变型仅2株。结论:南京地区流行的TRNG以荷兰型tetM基因为主(99.23%),美国型仅为偶发。第三章1999-2006年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性及耐药质粒基因型研究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淋球菌青霉素耐药状况,了解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的质粒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青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检测菌株是否产青霉素酶。采用单管PCR方法对PPNG耐药质粒进行基因分型。结果8年间共检测了1208株淋球菌,青霉素总耐药率为84.02%(1015/1208)。染色体介导的耐青霉素淋球菌(CMRNG)占45.53%(550/1208)。PPNG占38.49%(465/1208),其中177(38.06%)株同时为质粒介导的耐四环素淋球菌,即PP/TRNG。PPNG阳性率自1999(8.04%)年起逐年增加,至2004达最高(57.36%),2005、2006年略有下降。质粒PCR分型结果显示,所测菌株均携带亚洲型质粒。结论南京地区CMRNG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PPNG近年增加较快,携带亚洲型质粒的PPNG在南京地区流行,未发现其它类型的质粒。第四章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目的检测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中的突变位点。方法将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MIC≥128μg/mL)、2株大观霉素MIC32μg/mL淋球菌、2株大观霉素MIC 16μg/mL的淋球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DNA扩增、测序分析,寻找致淋球菌大观霉素耐药的突变基因。结果6株大观霉素耐药淋球菌株的16S rRNA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其中2株(MIC>256μg/mL)为C1192T突变,1株(MIC256μg/mL)为C1344T、T1345A突变,1株(MIC256μg/mL)为T990G、T991C突变,1株(MIC128μg/mL)为T990G、G1343C、C1344T突变,1株(MIC1281μg/mL)为T991C突变。大观霉素敏感的菌株均未发现突变。结论淋球菌16S rRNA基因不同位点突变可能导致大观霉素不同程度的耐药,C1192T突变可能导致高度耐药,其它单一位点或多位点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耐药。第五章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PBP2氨基酸替代或插入模式研究目的检测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的淋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的镶嵌状结构模式,探讨该模式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将11株头孢曲松低敏和2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通过BLASTN与BLASTX分析,研究penA基因的碱基插入和置换情况及PBP2中氨基酸插入和置换模式。结果13株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插入,PBP2中共发现5种模式的氨基酸插入或置换模式,没有发现PBP2镶嵌状结构模式。结论PBP2的镶嵌状结构可能与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无关,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导致淋球菌对头孢曲松低敏。

刘卫兵[9]2005年在《威海地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及质粒谱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威海地区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探讨威海地区淋病流行株耐药质粒的传播情况。 方法 收集威海地区2001~2004年共82株淋球菌,利用淋球菌快速定量药敏检测法检测了本组淋球菌对15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度(其中11株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同时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对照。采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以λDNA/HindⅢ作为分子质量参照,以标准分子质量的电泳结果为标准系统,以其相对迁移率为自变量,基分子质量对数值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计算样品所带核酸的分子量,采用计数资料之间百分率的X~2检验进行比较的统计学方法。 结果 ①82株淋球菌中检出11株PPNG菌株,阳性率为13.41%。所有PPNG菌株均携带4.5Mu的“亚洲型”质粒。青霉素的淋球菌耐药性已达62.2%。②用快速定量药敏检测法测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用K-B法基本相符。用纸片法测定四环素(TE)、青霉素(PG)和红霉素(E)的耐药率分别为58.5%、52.4%和92.1%。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较敏感,1.2%的菌株耐大观霉素(MIC≥64μg/ml),但已有63.4%菌株的MIC值已到临界值((MIC=32μg/ml);所有菌株均对头孢曲松敏感。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74.4%(MIC≥1μg/ml),头孢噻甲羧肟及头孢呋肟的耐药率均为11.0%(MIC≥32μg/ml),对头孢氧哌唑及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分别为21.95%,23.2%(MIC≥32μg/ml).③四环素由质粒介导的高度耐药株(TRNG)(MIC≥16μg/ml)为2株,加上中度耐药株53株(MIC≥8μg/ml),其耐药百分率为67.1%。④有6种药物用两种方法检测耐药性,采用计数资料之间百分率的X~2检验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菌株耐药性无显著差异:青霉素(x~2=0.136,p>0.05),红霉素(x~2=0.184,p>0.05),丁胺卡那霉素(AN)(X~2=0.91,p>0.05),四环素(x~2=2.76,p>0.05),大观霉素(x~2=0.247,p>0.05),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为0。⑤82株淋球菌中有74株携带质粒,质粒总检出率为90.2%。共检出4种分子质量的质粒,分别为2.6、4.5、24.5、25.2Mu,其中2.6Mu质粒携带率最高,为65.83%,携带4.5Mu的菌株为59株,其中53株(89.83%)对青霉素耐药。12株携带25.2Mu质粒的菌株菌对四环素高度耐药。质粒谱共有7种,分别为4.5Mu、2.6Mu、4.5Mu+2.6Mu、24.5Mu+4.5Mu、24.5Mu+4.5Mu+2.6Mu、25.2Mu+2.6Mu及无质粒型,其中以4.5Mu+2.6Mu和24.5Mu+4.5Mu+2.6Mu质粒谱型为主,分别占24.32%和14.86%。

王惠榕, 严延生[10]2012年在《淋病奈瑟菌的分型方法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淋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是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常导致不良后果,如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和慢性盆腔疼痛。此外,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均证明,淋球菌的感染可促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淋球菌分型有助于对淋病传播以及耐药菌株流行状况的了解,为性传播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传统的分型方法如营养分型和血清分型曾用于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但由于这两种分型方法存在其内在缺陷,如费时、费力、分型能力有限等,这些缺点限制了这些分型方法的进一步运用。近年来,基于基因水平的分型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有着比传统方法更强的分型能力。文章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1]. 耐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低敏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万川.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6

[2]. 耐药性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苏晓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6

[3]. 淋病流行特征及淋球菌耐药性研究[D]. 张铁军. 复旦大学. 2006

[4]. 2014-2015年合肥地区淋球菌耐药性及耐药菌株的遗传特征分析[D]. 兰倩.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5]. 淋病奈瑟菌分型研究进展[J]. 彭朝阳, 吴新刚.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5

[6]. 支原体在性传播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耐药机理研究[D]. 王蓓. 东南大学. 2006

[7]. 淋球菌RAPD分型的引物筛选与应用[J]. 张铁军, 周晓明,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5

[8]. 淋球菌耐药质粒基因分型研究及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D]. 蒋法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7

[9]. 威海地区淋病奈瑟菌药物敏感性及质粒谱研究[D]. 刘卫兵. 青岛大学. 2005

[10]. 淋病奈瑟菌的分型方法及应用[J]. 王惠榕, 严延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耐药性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