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272000
新学期伊始,接手一个班级时,教师最先记住的往往是“两头”的学生。正如一行队伍中,你先看到的不是高个子就是矮个子,中等身材的往往被忽略。在学生群体中,中等生占绝大多数,直接影响班级的走向。然而有些教师只重视“优等生”,或只关注“后进生”,让一些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忽略,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这样对班级管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且有个性的人,要使班级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关注、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要知道,那些“难看”的孩子,就像遭受到意外伤害的花朵,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给他们鼓励、赏识,让他们在心灵舒展中成长,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关注学生的进步。今年我所带的班级里有一名女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我每次提问,都会招来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她什么都不会。而她也表情木然,好像我就是这么笨。有什么办法使她恢复自信呢?有一次上复习课,我先让一个同学说出怎样解分式方程,想给她搭个桥,可她仍吞吞吐吐说不出来。这时我就对同学们说:“某某同学是想先和我们一块做,然后再独立做。那我们先一块做好吗?”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又把解方程的步骤简单重复了一遍,结果她很快就说出了最后一题的结果。她的答案刚说完,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得鼓起掌来——几年来,她是第一次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里激动的泪花。现在她已渐渐找回了自信。赏识一个学生,有时真可以改变,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赏识学生,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班里有学生抄袭作文,屡禁不止,我反弹琵琶,肯定了他的三个优点:一是有上进心,想考出个好成绩;二是有辨别力,看出这是一篇佳作;三是抄写认真,字迹工整。同时我不失时机地启发他:“你为什么认为这篇文章好,好在哪里,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来,行不行?”这样的和风细雨、这样的善解人意,学生怎能不心悦诚服?我从他的表情里分明读到了内疚与歉意,读到了感动与决心。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睁大眼睛看学生的优点,眯着眼睛看学生的缺点,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以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观赏而已;都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都是生长在肥沃大地的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未来的眼光是期待的眼光,老师给学生一株花苗,他会给你一座美丽的花园;老师给学生一粒种子,他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老师给学生一片阳光,他会给你一个灿烂的春天。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老师应该用充满浓浓爱意的眼光去面对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营造民生平等的师生关系,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然后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学生是那样的纯洁、天真、可爱、聪明,学生是需要老师的呵护、鼓励、肯定。为此,老师应该拥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与学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走一起跳,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陪伴学生成长,带领学生去感悟生后中的假丑恶。老师是慈母,爱学生无微不至;老师是严父,护学生宽严有度。教师从事的教育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教育本身就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教育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是以对人性善恶的认同为逻辑前提的。尽管古今中外教育家对人性善恶的缘起说法不同,但都坚持认为人在合理的教育环境中是可以弃恶从善的,教育是教人弃恶扬善的。教师的道德素质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会全面地展现在他的专业活动中,全部显示在学生的面前,成为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的现实力量。教师可以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就自然的、率真的表现自己的风范,不是靠说教和强制,而是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就产生了教育的效应,而且那些价值导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砺、自我示范,统统都融入“无言之教”中,这种人格魅力可以说是最珍贵的资源和最有用的手段。而这些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模范言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注意身教、无私奉献、廉洁从教、积极向上,才能为人师表。
我们还应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学生,理解学生所犯的“错误”。学生是正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憧憬未来,想入非非;他们活蹦乱跳,惹是生非;他们随心所欲,不管是非…可是,在一个人成长道路上,这些“另类行动”谁没有过?谁不曾是洪水猛兽,不是滋味苦涩的苹果,不是羽翼未丰的小鹰,不是狂蹦乱蹿的牛犊?因此,老师应该用包容的眼光去面对学生,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滋事生非多些理解,少些斥责;多些宽容,少些批评;多些忍耐,少些惩罚;多给学生一个辩白的理由,少些咄咄逼人的训斥。实际上,包容就是睿智,包容就是胸怀,包容就是关爱。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一定的形式来展现。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教师要善于把教育变成艺术,用生动可感的艺术去点燃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老师温暖的阳光,展现出自己的个性。
论文作者:张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给你论文; 眼光论文; 心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