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业评价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评估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进行判断的过程。通过学业评价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学校自身办学情况,从而促进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不断进步。在中职学校中,学业评价也非常重要,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各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特别是在评价方法上需要更科学、全面,切实发挥学业评价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业评价方法
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评价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其中,对于学生的学业评价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学业评价,既能够使学校清楚自身办学状况,还能够准确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
我们知道,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在增加,所以国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这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是难得发展机遇。但是需要我们正视的是,虽然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一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例如对于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还存在沿用老办法的情况,或者是在改进的过程中方法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结合当前的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需求,需要我们加快改革步伐,根据新时代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来建立科学的学业评价方法和体系,切实发挥学业评价的作用。就这一方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重视学业评价的作用
学业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状况的反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学业评价最终是服务于学生学习成才的需求,所以我们要以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指导思想,摒弃过去仅以“分数论”的片面评价方式,要遵循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作为考核评价的基本标准,坚持评价的三维目标,全面的评价学生,为学生学习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做好指导。同时,要坚持多元化、多样化的综合考核评价模式,考核结果要反映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呈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特别是要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状况。学业评价是学生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所以考核评价过程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要认真谋划,科学、有序推进,重视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实际,也要有效反馈学校自身教育教学情况,不要回避问题,确保考核评价的严肃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
二、明确评价重点和评价范围,全方面反映实际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中等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本身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所以在学业评价方面必须要明确评价重点和范围,准确全面的评价学生,全方面反映实际。
在评价重点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考核学生的素质修养、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评价范围方面,要把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行为素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应用技能、专业技能)这些方面全面的结合起来,特别是隐性内在的品质务必重视,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三、细化评价办法,准确科学评价
评价的方法直接影响会影响对于学生的评价结果,需要我们把学校、学生、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要细化评价方法,准确科学评价学生。
首先,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新时代对于中职人才的需求现实,结合学科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可采取岗位能力测试、分层测试(分阶段、分目标)测试、小组合作测试等评价形式;而对于职业素质(思想行为、道德表现、遵纪守法、团队与合作意识、诚实守信等)测试可采取累积测试、模拟测试等考核形式,这样的评价更科学。
其次,优化评价组织。学业评价不要统一放期末或者结业,这样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前松后紧。关键是过程中的评价,所以考试组织可选择实行平时考查、课堂检测、统一考查、统一考试等组织形式。
再次,评价办法可以多样化。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可采用现场考核评定、提供作品评定、学习态度考核等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办法。同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任课教师情况,把实行命题、监考、评定、统分等过程交叉负责的考教分离考核,这样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业评价的准确性,使其参考价值大大提升。
最后,科学的成绩呈现。对于学科成绩的构成,要把期中、期末和结业考试成绩按照其所占比例进行赋分,体现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发展潜力。重视学习态度评价。学习态度在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占很大比重,所以要重视学习态度、学习精神的评价,包括上课出勤考核、上课纪律考核、完成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的情况。平时检测考核成绩纳入此项考核之中。文化基础课以考核理论为主,德育、语文、数学、英语按学校安排统一考试,其他学科考核方式为考查。对于专业理论课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计算,如按理论70%和技能30%所占比例分别进行考核。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重视其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技能方面占据的比例要更大一些,专业选修和专业素质课、职业素养课以考查为主,能力检测作为考查的重点。可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评价。
总之,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当前的中职学校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方法需要相应的进行改革和调整,需要广大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明确评价的重点和范围,细化评价方法,对于学生进行准确、客观、有效的评价,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从而把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云.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之我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年Z1期
[2]田友谊.庞忠荣.学生学业评价现状剖析——基于中部地区部分教师的观点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03期
[3]廖海生.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探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许日华.张玉萍.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多样化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1期.
论文作者:于占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评价论文; 学业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中职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