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无棣 251913
摘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玉米生产中,常有倒伏现象发生。而采用化控技术不仅能使玉米茎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增强。
关键词:化控剂喷施时期;夏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影响
引言
倒伏是夏玉米高产、稳产的障碍因素。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及大田示范研究了4种化控剂、不同化控时期及不同种植密度化控对夏玉米生长发育、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株高和穗位增高,茎粗值变小,长粗比变大,倒伏风险逐渐加大,增加种植密度明显降低化控抗倒的效果;黄淮海夏玉米区适宜种植密度为60000~75000株/hm2。6叶期化控均匀降低了夏玉米株高,有利于塑造较理想的穗高系数和茎节长粗比,抗倒伏能力最好,对产量的影响也最小,8叶期化控抗倒伏能力次之,10叶期化控抗倒伏能力最差,对产量的影响最大;6叶期喷施效果最好。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为沙壤土,耕层土壤基本肥力:有机质1.13%、全氮0.14%、速效氮54.23mg/kg、速效磷28.39mg/kg、速效钾86.89mg/kg。
1.2试验设计
供试玉米品种为诺达1号,化控剂为“玉黄金”,由福建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试验设置5个种植密度处理,每公顷分别为6.00万株(Ⅰ)、6.90万株(Ⅱ)、7.50万株(Ⅲ)、8.25万株(Ⅳ)、9.00万株(Ⅴ)。每小区行长10m,5行区,行距60cm,株距根据密度而定,小区面积24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于拔节期每公顷喷施化控剂玉黄金300mL(对水450kg均匀喷雾),以喷清水为对照。6月上旬播种,施肥、浇水等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大田,10月初收获。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叶面积指数
分别于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成熟期选取5株长势均匀一致的植株,测定叶面积(LA),LA=∑叶片×叶宽×0.75(未展开叶部分×0.5),计算叶面积指数(LAI),LAI=单株叶面积×单位土地面积内株数/单位土地面积。
1.3.2干物质重
测量完叶面积后的植株,取地上部分,分割后于烘箱中105℃杀青30min,80℃烘至恒重,测定干重。
1.3.3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成熟期分别测量株高、穗位高、穗数。每小区选取中间两行实收计产,折算成标准含水量计算理论产量。每小区随机选取20穗进行考种,测量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每处理重复3次,取平均值。
2不同种植密度化控效果试验
2.1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大口期、成熟期各密度处理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密度处理穗位高67500、75000、82500株/hm2间差异不显著,90000株/hm2密度条件下穗位较高,但与其他3个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各密度化控处理株高、穗位高与对照间差异均较显著。穂高系数的变化趋势与穗位高趋势基本相同,67500、75000、82500株/hm2密度间差异不显著,90000株/hm2密度条件下较高,但与其他3个密度间差异不显著,化控处理与其相应对照间差异较大。由此可见化控处理有效地降低了4种密度条件下的玉米株高、穗位高及穂高系数,提高了玉米的抗倒能力。4个密度间90000株/hm2的抗倒伏能力最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茎秆基部节间性状
不同密度条件下各处理间穗位下部茎节长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其总长度与株高的趋势一致,67500、75000、82500株/hm2密度差异不大,与90000株/hm2密度有差异但不显著。茎粗的变化趋势较为明显,1~8节均符合随着密度增大茎粗值变小的趋势。长粗比的变化趋势与茎粗基本相同,67500、75000株/hm2间差异不大,随着密度的增加长粗比逐渐变大。由此可见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有减弱趋势。
2.3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不同密度处理条件下叶面积系数随着密度增高逐渐增加,从苗期到收获期均较好地反映了这一趋势。其中75000株/hm2和82500株/hm2的差异最小。由此可见密度越高,处理获得较高产量的可能性越大。
2.4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于2016年度玉米未发生倒伏,排除倒伏因素后,玉米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67500、75000株/hm2的产量值接近,82500、90000株/hm2的产量值接近。从考种各项指标上看,随着密度的增加,果穗的穗长变短,穗粗变小,穗行数减少,百粒重降低,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果穗的穗粒数和穗粒重有减小趋势,但其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明显增加,所以密度大的最终产量较高。
2.5化控对不同密度夏玉米影响综合评价
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穂高系数均随密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茎粗值变小,长粗比变大,由此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倒伏风险是逐渐加大的。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群体叶面积呈增加趋势,在不发生倒伏的年份,有利于高产形成;化控剂的处理效果受种植密度影响很大,增加种植密度可明显降低化控抗倒的效果。
3结论与讨论
3.1不同种植密度化控效果
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均随密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茎粗值变小,长粗比变大,由此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倒伏风险是逐渐加大的。但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的群体叶面积呈增加趋势,在不发生倒伏的年份,有利于高的产量形成;化控剂的处理效果受种植密度影响很大,增加种植密度可明显降低化控抗倒的效果。生产实际中低于60000株/hm2密度可不使用化控剂,60000~75000株/hm2密度之间用玉黄金1.5倍浓度6叶期喷施;种植密度尽量不要高于75000株/hm2。
3.2不同化控时期效果
6叶期化控主要影响夏玉米1~3茎节,均匀降低了整株株高,有利于塑造较理想的穗高系数和茎节长粗比,抗倒伏能力最好,对产量的影响也最小。8叶期化控主要影响夏玉米2~4茎节,也均匀降低了株高,相对利于塑造较理想的穗高系数和茎节长粗比,抗倒伏能力次之。10叶期化控主要影响玉米4~7茎节,造成下部茎节长、中部茎节短、上部茎节又变长的株型,不利于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随着喷药时期的延迟而降低;综合来讲生产上建议以6叶期喷药为宜。
结语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群体光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开花期群体的最大叶面积指数是花后光合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玉米产量的形成是一个群体生产过程,与整个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冠层特性、光合生产效率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在整个生育期内玉米叶面积指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叶面积指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化控处理可以延长群体高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减缓生育后期植株叶片衰老速度,提高光合能力。本研究表明,各处理叶面积指数(LAI)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吐丝期。化控处理下的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前均低于相同种植密度下的对照处理,吐丝期之后,低密度条件下化控处理LAI低于对照,当每公顷密度达到7.50万株时,化控处理LAI高于对照。吐丝期后,各处理LAI开始逐渐下降,化控处理下降幅度略小于对照。
参考文献:
[1]郝玉波,于洋,钱春荣,等.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10):1-3,8.
[2]杨可攀,顾万荣,王悦力,等.化控剂对玉米光合、激素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7,25(4):75-83.
[3]任红,周培禄,赵明,等.不同类型化控剂对春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J].玉米科学,2017,25(2):81-85.
[4]程富丽.密度和钾肥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影响的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5]李建军,靳海蕾,王昌亮,等.化学调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4):483-486.
[6]杨粉团,姜晓莉,曹庆军,等.不同玉米品种根冠特性对化控剂处理种子的响应[J].玉米科学,2016,24(2):85-90.
[7]程永钢,段宏凯,闫建宾,等.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化控剂作用下产量的差异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9):47-51.
论文作者:孟祥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密度论文; 叶面积论文; 玉米论文; 产量论文; 差异论文; 能力论文; 趋势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