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革实现西北空管局通信的飞速发展论文

持续改革实现西北空管局通信的飞速发展

文|民航西北空管局 李祉若

物换星移,岁月如歌。中国民航通信的发展历时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却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的巨变。随着民航领域的飞速发展,西北地区的航空运输量也随之增加,对空管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西北空管局重点保障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重要的航空港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是民航总局规划建设的大型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咸阳机场从2008年日航班量473架次,小时高峰架次达30架次,到2017年底日均航班量已超900架次。随着航班量的逐年递增,通信业务指标也逐步增长,甚高频地空通信系统与语音交换系统作为民航空管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影响着空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而西北空管局的通行保障队伍在保障飞行安全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推进设备及技术更新保安全

(一)地面通信的变革

民航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主要是依靠短波通信来保证“平面通信”和“地空通信”,但人工电报工作效率很低,且由于莫尔斯电码能够表达的意思很有限,报务员之间的沟通相当困难,往往会发生各种误会。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前后,民航租用电信部门的线路,组成了通信网,互通打字通信,后来又建立了“自动转报系统”,系统可以根据收电地址自动识别出转报路线,实现了直接的文字通信。随着国内外通信技术都有大踏步的前进,微波接力站、同轴电缆、卫星转播、光纤通信等使得通信的容量、成本和可靠性都大大改善,再如现代的“移动通信”把光纤通信与近距离无线通信结合起来,产生了全球性任意点对点的随时通信,这些通信方式都可以为民航业务服务,因此现在民航的通信环境有了质的提高。莫尔斯人工电报,在我们这一代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如今西北空管局的通信保障中将管制员所需电话集成于语音交换系统终端,每个按钮对应一路电话,减少操作复杂度,为管制保障工作提供便利,提升飞行安全。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平均值为1.02,超过了警戒线,属于轻度污染等级,土壤安全、警戒线、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样点的比例分别为50.72%、23.56%、17.98%、4.00%和3.74%,污染样点的比例为25.72%。对比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空间分布图可知,As和Cd的单项指数污染评价划分区域与综合污染评价结果高度一致,中度、重度污染区域包含在As和Cd的中度、重度污染区域内,警戒线区域包含As和Cd的轻度污染区域。As和Cd是造成局部区域污染指数等级较高的主要影响元素。

(二)地空通信的变革

使用4G VPDN技术传输甚高频信号

“地空通信”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一样,除一些基本因素外,还有一个路径上的问题很重要,那就是不论是改革,还是开放,都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飞机数量很少,在同一地区飞行的不多,飞机公用同一个波道,由于短波信号就差,互相干扰之下联络的效果也比较差,那时专有“话务员”负责对飞机联络,管制员与话务员之间还需要转达两方面的情况。在早期“甚高频”只有塔台与飞机在起降阶段使用;随后增加了航路甚高频,那时也只有两个甚高频频率。

随着飞机制造业的进步,现在的飞机载客量大幅提高,飞行高度也从低空变成了高空,因此现在的地空通信,完全进入到甚高频通话,短波通信已经退居二线,作为地空通信的备份手段。各飞行区域、航路、塔台和进近都分别使用不同的信道,每个扇区有主备频,避免不相干的干扰,同时保证每个扇区有双重甚高频信号覆盖,针对内话应急需要更换页面查找频率,直接影响应急效率。通过技术攻坚完成逻辑调整,时隙运算,内话固定页配置变更,使管制员切换频率选项时只需在固定页一键选择,整体提升了通信应急效率,从而确保飞行安全。

二、变革中关注应急铸就安全堡垒

与管制沟通甚高频信号覆盖

近年来,中国民航开始推进基于IP网络的多业务传输技术应用,从整体上提高民航安全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增大空域容量。而在地空通信中起重要作用的频率覆盖,则是影响这些提升的基础因素,目前对于频率覆盖的评估往往通过理论数据进行,在建设完成投运后才能够开展实际测试工作,这就造成了投运后出现覆盖缺漏的安全隐患。基于此问题西北空管局通信团队开始思考分析,是否可以存在一种方式,使得在任意站点既经济便捷又安全可靠的开展实际覆盖测试。以此问题为导向进行分析,每架民航客机上都配有多套甚高频收发设备,在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转频测试也已常态化,不会存在安全风险,因此使用现有飞机测试频率信号应该是最为经济的手段;而在使用现有飞机测试过程中,由管制员择机对空联系测试,当然是最为安全的测试方法。因此被测台站的甚高频信号如何传输到管制现场就成为了关键节点,如果使用可简易操作的便捷传输,即可实现经济、安全、方便的实际测试工作环境。

流程管控中,将应急流程纳入QSMS手册,通过制度约束,严肃流程的执行。针对地空通信时效性高的要求,制作通信应急流程牌悬挂于每个管制席位,并将应急培训的范围扩大至所有一线管制员,通过全覆盖、手把手的小班现场培训,有效提升一线管制员使用应急设备的效率。针对应急演练,配合各项实战演练,并依据特殊事件、工作重点开展桌面推演。通过长做常新的应急推演,实现通信专业应急培训和复训相结合,增加管制使用通信设备熟练度。在应急思考管理中,使风险防控认识不断进行更新,基于之前的节点风险防控理念,总结出了逻辑链路上配套独立和综合覆盖范围下的独立覆盖分析,提升风险防控意识,为空管通信安全打造保护层。

三、开拓创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基于以上问题,西北空管局通信团队结合主流民用无线通信技术,首次尝试使用4GVPDN技术传输甚高频信号。通过使用4GVPDN技术的优势,取代传统的线缆传输,便捷化的传输远端台站信号,并于2018年1月成功利用新技术,在商县测试西安区域02/07扇区安康以南的单重覆盖问题,测试商县架设电台的覆盖范围,是否能够对此单重覆盖区域完成有效覆盖,并对商县架设台站后对周边台站的影响进行测试。与此同时,此技术在极度边远台站建设传输保障上、在机场周边等4G信号覆盖可靠区域的点对点传输经济性上都有非常多的可用之处,在后期也可作为保障通信的另一手段,促进安全保障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理念,西北空管局通信队伍在改革和发展中坚信,通信保障工作的核心是安全,基于安全的重点思考是应急工作,从应急中出管理,在应急中提升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实践证明所有的运行设备,都会存在故障的概率,所以应急就是持续安全的核心。发展至今西北空管局通信设备运行正常率在99%以上,这些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匠心传承,在实际和经验的基础上反复摸索,通信保障团队通过长期覆盖测试,完整绘制出西安管制区内所有台站甚高频覆盖图,为安全评估和风险节点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编制出《甚高频传输联合业务指导书》,实现15个台站、20多个频率、上百路信号、数千个节点的可视化管理。通过细化的节点防控,排查出十多项危险源,90%完成整改并持续关注。

5) 远程维护:当需要对变电站防误数据进行维护时,无需在变电站进行维护,调控中心工作站可实现对五防系统内任一变电站防误数据远程维护工作,避免维护滞后性,降低数据更新备份工作量。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民航的通信从“保障能通话”到“保障通话质量”的变革,尝试创新是民航通信不断发展至今的主要原动力,西北空管局在通信方面首次通过使用内话系统异地联网,实现异地席位通信、频率超控的功能;创新内话席位环路跳接技术;全国首例解决三阶互调问题;将多路近距离主备台接入内话比选,使进近应急效率提升到了微秒级;创新使用了双重覆盖下的双级比选模式。技术资料管理中,我们通过区管和外台的双视角链路统计分析,降低了独立统计下的错漏;针对责任制管控下的工作沟通薄弱问题,首先提出“面对面”维护模式,改善了背对背沟通的弊端。通过这些“不走寻常路”工作的实现,不但提升了安全裕度,更提升了通信服务的质量。

由于直齿轮的轮齿在接触的瞬间是整个齿宽的线接触,传动时产生的啮合冲击较大。斜齿轮也是线接触,但它是由齿面上一点开始,渐渐向下延伸而通过整个齿面,因而冲击较小,在载荷状态和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直齿轮的传动噪声比斜齿轮大5dB左右,但斜齿轮传动时有附加轴向力,故需采取平衡轴向力的措施。一般斜齿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取16°~20°为宜。而人字齿类似于两个斜齿轮的组合,其在传动时无附加轴向力,传动平稳,噪声低。但制造相对复杂、成本比较高。

完成语音交换系统数据配置

四、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西安区管投运、兰州高空接管、西安区管扩容等,这些重大工程项目都是在西北空管局通信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节点,而这些项目在进行中都必须有理论可寻、有制度可依。在需求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下,空管行业加速了改革的步伐,求“变”就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在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中的必然选择,那么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则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一代又一代人的匠心传承,从简单的规章制度到如今演变的较为完善的行业规范、技术手册,这些手册通过不断编写、修订已然成为作为员工开展工作的直接依据和标准。现如今“规章意识、手册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民航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鲜明特征。

如今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坚定行动,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纵观中国的奋斗历程,无时无刻不闪烁着“担当”二字,走入新时代,为民航空管通信的变革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这更需要通信人员保持前赴后继、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为全面加大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四强空管”建设力度,实现空管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通信人的力量。

标签:;  

持续改革实现西北空管局通信的飞速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