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德育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价值观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文章论述了德育在形成青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上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并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条件、对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多变化和不同。因此,德育工作者应当认真地研究这些新情况、新条件、新变化,并积极地探讨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期达到形成青年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目的。文章还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德育的可操作性的做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德育 人生观 价值观
我们国家一直把德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高度重视德育在形成青年正确人生价值观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具有的深远意义。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人生价值观,特别是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很多新内容,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如何认识德育面临的新形势,怎样发挥其作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为我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密切关注。
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必然引起人们的观念上的重大变化,特别是人生价值观上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一些适应时代要求,积极向上的新思想、新内容,如开拓精神,创新观念,务实观念,效益观念,质量观念,风险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等等,以及对因袭守旧、不图进取、安贫乐道、消极懈怠等积习的摒弃,对敢破常规、积极进取、永不满足、勇于创造等新风尚的大胆追求。所有这些集中地表现了在新形势下人们对人生价值观的新探索、新起步。很显然,这些新观念丰富了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内容,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这些新观念、新思想是需我们深入研究,并倍加爱护和大力扶持的。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负面效应,人们特别是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又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社会责任感、社会义务感的淡漠,见利忘义行为的增长,人际交往中利用性和实惠性的盛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等等。
人生价值观上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特别是消极、腐朽人生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重新泛滥,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我们制度上、管理上不够完善、健全,制约机构不够有力,市场经济的消极面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因而在现实生活中,资产阶级的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观念就实际上在发挥很大的作用;二是现代西方青年中的“流行病”对我国年青一代的影响。西方社会青年看不到个人的前途、国家的希望,因而傍徨苦闷、精神空虚、人生渺茫。这些青年消极颓废的心境,悲观失望的言行,玩世不恭的态度,醉生梦死的生活,对我国一些青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三是西方资产阶级错误学术理论的危害,对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著作,未及时进行正确的评介,其宣扬的错误观点,消极、腐朽的生活方式没有受到有力的批判,致使一些阅历浅薄的年青人是非不分,真伪不辩,香嗅不闻;四是过去宣传工作中的某些形而上学片面性带来的恶果。在宣传工作中只讲一面、或强调一面,而忘记或忽视了另一面。如大力宣传集体主义时,就不讲个人利益,甚至将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混淆起来;宣传政治思想是首位时,实际上就用政治价值代替包揽了一切,忽视了人们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多样追求。这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就带坏了很多青年的思维方式,导引他们只按一个片面去想问题、看问题,不懂得全面看问题。如追求享乐主义,就是不懂得苦与乐,获取与付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了一方,抹煞否定了另一方。
我们如何用社会主义德育去改变一些青年的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去战胜资产阶级的腐朽、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了。
二
社会主义德育对形成青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起巨大积极的作用,这已为我国的实践所证明。因此,我们相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也一定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这是因为德育决定着人生价值观的方向,也决定着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内容。
德育决定着人生价值观的方向。不同的德育会产生不同方向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的德育能使青年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原则,培养崇高的品质和优美的情操,从而达到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要让我们的人民,包括我们的孩子们知道,我们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1〕当一些青年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大搞自由化、 思想混乱到了极点,行动上表现出不文明,不道德,甚至丧伦败德,违法乱纪时,邓小平同志指出:“首先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四化是不可能的。许多青年崇拜西方的所谓自由,但什么叫自由他们并不懂。要使他们懂得自由和纪律的关系。”〔2 〕新中国建立40多年来,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德育,积极开展对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腐朽人生价值观的斗争,从而保证了我国广大青年人生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德育决定着人生价值观的根本内容。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主要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满腔热情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等根本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由德育来决定、来培养的。邓小平同志说:“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3〕具体讲,就是要进行中国历史和国情、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理论教育,以达到使青少年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目的。“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4〕
三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与我们以前所开展的传统的德育尽管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但由于社会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因而具有与过去不同的特点。
首先,德育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德育是在强调计划经济、强调单一公有制的社会环境比较封闭的历史背景下开展的。而现在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已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这与过去社会上广泛流行的重集体、爱国家、比勤劳、讲奉献的社会风尚有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竞争的排他性等观念就必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增大了德育的难度。
第二,德育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人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为理想和信念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少人们的思想观念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加实际,常常表现在很多问题上的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渴望社会发展、政治稳定;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自由化的倾向,缺乏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一方面渴望自立、自重、自强、成才,另一方面又存在不愿刻苦学习、贪图舒适、得过且过的思想;一方面参与、竞争、开拓、进取的意识增强,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自满、自足、自卑、嫉妒、安于现状等倾向;一方面重实效,讲实际,看重现实利益,另一方面又耽于幻想,抱侥幸心理,盲目地等待“运气”。
第三,德育的内容比以前更丰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增添了新内容。增强了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培养开拓进取、平等竞争、自立自律、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的教育;重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教育;以及学法、守法、遵法的法制教育。通过这些新增加的德育内容的教育,使青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在素质和教养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第四、对德育的形式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就应当有新形式来适应这种内容。对过去那些行之有效的形式,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加以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的需要。但主要的是去创造和发现新形式。现实的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是否采用适合新形势下的恰当的形式,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在这里,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僵化的观点,抱着过去的旧形式不改,尽管实践已证明其效果甚微,但不是去改变它,抛弃它,检查自己,而是一个劲地抱怨受教育者不买帐。二是形式主义的观点,为形式而搞形式,搞花样翻新,因而抛弃或谈化教育的实质内容。这样追求形式不但不利于德育,反而会将其引入歧途。
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开展德育才会有利于青年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要清除当前对德育的错误观念。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的大潮,一些人对德育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看法,集中表现为“德育无力”、“德育无位”、“德育无用”的观念。当前,一些人虽然在理论上并不公然否认德育的作用,但在思想深处却认为“有能力才有金钱”、“有钱才好办事”。当然,一些人产生这样错误的观念,与我们过去在德育中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做法和收效不显著的结果是有关的。这主要是由于德育上的片面性、主观性和教条性造成的。
德育必须与时代合拍。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各阶层群体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因而各种各样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会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地出现。德育必须反映这些时代最根本、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必须反映人们最关切、最热心、最注目、最紧迫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宣讲脱离现实的书本上的陈旧内容。这些“热点”、“焦点”常常会把人们对党、国家、政府、社会,对现行四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看法和观点,突出鲜明地表现出来。德育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作出耐心而有说服力的回答和解释。这样就疏导了人们的思想,解除了疑虑,就会使人们得出该怎样看、怎样说、怎样做;不该怎样看,怎样说,怎样做的正确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教导我们:“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对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中流行的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思想问题,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由适当的人进行周到细致、有充分说服力的教育,简单片面武断的说法是不行的。”〔5〕
德育要健康自身的内容。这一提法乍一看起来似乎觉得有点不可理解。有人也许会问:难道德育还有不健康的内容吗?我们认为确实有,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判断不清而采用的错误内容,形式主义的内容,虚假的内容,教条主义的内容等等。在教育中,有时由于目的不甚明确,再加上德育工作者本身的素质和水平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常有把不健康的、甚至错误的东西当成正确的东西向人们宣传,引起严重的教育失误。有些内容在此时此地是正确、适当的,到彼时彼地则不适合了,如硬将其搬去,牵强附会,就会变为形式主义。还有的人为证明某种观点和论点,杜撰出某些例子,甚至编造出虚假的数字和事件,振振有词地向人们宣讲,而一旦这些东西在实践中被揭破,它所产生的消极破坏作用,决非一朝一夕能够消除。所以,健康德育内容是一个务必高度重视的问题。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容来取代那些不健康的内容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要研究青年学生的实际思想水平状况,掌握其思想的脉搏,做到有的放矢。在经济和社会关系急剧变革的时期,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和教育上的不完善,致使青年学生在知识上明显地存在缺陷,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生疏,对中国历史和国情的不了解,对国际上出现各种波折的原因不理解,等等。正因此,对他们进行的德育就不易为其理解和接受。基于此,学校的各科教学都要有意识地补上这些知识,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来做。但另一方面,这些青年大学生,又已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他们在政治、经济、人生道德等重大问题上,常常会联系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个人的理想、共产主义的远景,进行深深的思索,常会爆发出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具有深刻感染力的、激奋人心的思想火花。这就是其思想的闪光点。如能抓住这种时机进行教育,恰如往干旱的土地上浇雨露和清泉,就极易为其吸收,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要充分利用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进行德育教育。我国是文明古国,有数千年文明发展史,德育理论和伦理道德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利用这些优秀文化遗产为现实服务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目的是使民族道德传统经过现代社会实践的批判和改造,将共精华发扬光大,体现出现代化的精神,为今天的德育服务。如我国古代进步、杰出的思想家都主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都提倡:“见利思义”,“舍生取义”,“以义为利”,精忠爱国,仁民爱人等崇高精神;都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贪赃枉法,背信弃义等卑鄙言行。如能将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向青年做出正确的解释和发挥,无疑对他们形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见义勇为、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要在全社会造成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舆论,形成一个开展德育的良好环境。这是发挥其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环节。德育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社会的各个部门应当为此而尽自己庄严神圣的职责。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演出都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鄙;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腐化堕落;什么是有价值,什么是轻如鸿毛。各种文艺作品和表演都应当满腔热情地歌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都必须无情地揭露和鞭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贪图享乐、以权谋利、贪污受贿、醉生梦死等腐朽丑恶现象;都必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美的作品鼓舞人。广大人民群众都自觉地起来维护真理和正义,赞美劳模和英雄;都勇敢地起来反对谬误和邪恶,谴责虚伪和暴行,只有这样的人生价值导向,才会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谐地合拍,才会有利于青年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然而,现在的育人环境却远非如此。学校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过朴实纯洁的生活,而社会的一些部门却在起劲地宣传高消费,鼓吹花天酒地的夜总会、歌舞厅;教师在课堂上讲人生的真正价值是无私奉献,完全彻底地为祖国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而有的电台和报刊却吹嘘港台的“影星”、“歌星”的“潇洒人生”最有价值,暗暗鼓动青年们追“星”;政治理论课宣讲努力奋斗、踏实工作,用自己的汗水和诚实的劳动获取的报酬,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社会则大搞开奖、中彩、抽签,在人们心中引发侥幸心理,制造暴发致富的幻想;老师告诉学生应当读马列著作,读进步的、科学的、革命的书,而有的出版部门则偷偷摸摸地出版武侠小说,色情作品,黄色歌曲,淫秽录相……。很显然,这样的社会环境就使德育工作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致使学校费尽心血在学生身上培养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念,一与社会接触,就产生理论与现实的不统一,在学生心灵上造成混乱和怀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列举上述事实,并不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出现抽奖、夜总会、赞誉“歌星”、“影星”之类的东西,而是说,既然要这样做,就要考虑到把这些东西宣传到一个什么程度,限制在什么范围,怎样讲清它的作用和危害,采取什么防范措施,以便与德育协调。如果不这样,而是任其发展下去,就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严峻的事实:学校用尽气力进行的德育收效甚微,有的青年甚至拒绝或逃避参加德育学习,难道不能引起深思吗?育人环境对青年形成人生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里的关键是政府在事实上提倡什么,坚持什么,以怎样的公众形象对人民群众进行引导。否则,就会使德育失去社会基础,就会产生人生价值观上的误区。
要切实进一步加强、重视德育,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决不能削弱,而是要结合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一步加强。邓小平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都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6〕又说:“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7 〕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是各个学校、各种教育部门的领导,要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要将其摆在自己的议事日程上,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解决德育工作中的困难。与此同时,必须坚决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出现了一种思潮,叫资产阶级自由化,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8 〕这种精神污染和自由化直接关系到德育是否有实效,关系到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不要以为有一点精神污染不算什么,值不得大惊小怪。有的现象可能短期内看不出多大的坏处,……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9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做很多扎实细微的工作深入下去。为了加强德育,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党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纲要》。这两个纲领性文件贯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明确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如何,对我国以什么样的面貌跨入21世纪,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系极大。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实施这两个文件,进一步加强、提高德育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形形色色消极腐朽的思想,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人。
注释:
〔1〕〔2〕〔5〕〔6〕〔8〕〔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2页、191页、144页、145页、123页、45页;
〔3〕〔4〕〔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69页,367页,105─106页。
标签:人生观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