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 哈尔滨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列车组及车厢内空气质量,寻找影响空气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方法 选取2016-2017年哈尔滨铁路局管内,哈尔滨至多地旅客列车车内不同种车厢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 相对湿度、照度、风速、可吸入粉尘合格率较高;CO、CO2等指标存在超标现象,且不同种列车、车厢内有显著差异,以硬座车厢最为严重 结论 建立长期有效的列车空气监测体系,可以及时的发现列车内环境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为当前铁路运输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列车 空气质量 微小气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列车的技术水平得到大大提升的同时,也使我省旅客列车的运输服务质量有了极大改善。南北交流的不断加深也使我省旅客列车客流量得到逐年[]增加。当今时期,列车不仅仅是运输工具,更是旅途生活体验的重要一环。合格的列车空气质量是旅客乘车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列车空气的监测与管理,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空气质量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对列车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2017年哈尔滨铁路局管内,哈尔滨至黑龙江省内多地以及到广东、北京、上海等省外长途普快空调列车车内不同种车厢微小气候及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分析,共监测列车231组,其中硬座车厢231例,硬卧车厢184例,软卧车厢125例。
1.2监测方法
根据计划在不同季节对哈局管内旅客列车的不同车厢开展定期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温度、湿度、CO、CO2、照度、噪声、风速、可吸入粉尘等;测定数值并计算合格率,分析对比不同指标在不同种车厢的合格率差异。
1.3仪器与设备
CO2检测仪、数字式风速仪、照度计、CO气体检测仪、声级计、温湿度计、数字粉尘仪。
2.结果
2.1一般指标分析(见表1)
样本量分别为n1硬座车厢231例,n2硬卧车厢184例,n3软卧车厢125例。
2.2不同列车车厢监测结果对比
通过对哈尔滨铁路局管内231组旅客列车进行监测,所得结果(见表1)对照列车卫生标准规定值。监测样本中,大部分列车车内温度符合国家标准,且统计学中季节以及不同种车厢中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别;相对湿度、照度、风速、可吸入粉尘四项指标在不同种车厢中水平良好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监测结果显示CO合格率硬座车厢水平为77%明显低于硬卧及软卧车厢;χ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车厢CO2水平有明显区别,硬座车厢合格率最低,为70.6%,测量均值高于国家标准[1]。
3.讨论
监测结果显示,旅客列车运行环境中,相对湿度、照度、风速、可吸入粉尘合格率较高,且均值符合国家标准,各季节及不同种车厢间无统计学差异。此项结果表明列车基础环境良好,随着近年来列车设施不断提升,乘客乘车环境得到大大改善;CO、CO2两项化学指标超标现象比较严重,CO2为影响车厢内空气质量主要因素,通过卡方检验发现,硬座车厢中这两项指标超标现象尤为严重,普遍高于卧铺车厢,影响了乘客乘车时的体验,长途乘坐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可吸入粉尘总体指标良好,但同样,硬座车厢水平普遍高于卧铺车厢。由此可见,改善硬座车厢的乘车环境是当前改善列车空气质量的工作重点。可以通过增加硬座数量、客运分流,短途客流量大的路段应计划增开短途列车。并且可以借鉴他省的经验,按需求建立城际列车体系来改善短途交通的压力。新生产列车应将加强乘客乘车体验设计,使硬座车厢环境得到改善。
造成CO、CO2两项指标高的主要因素,首先是长途列车尤其是硬座车厢内客运人数较多,列车运行负荷加大。近年随着哈局高铁及动车组的不断开通,相对缓解了列车客流大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乘客出行量仍不断增加。解决的根本途经仍是加快发展高铁建设,缩短乘车时间,分流客运量,另外节假日期间做好列车临时加车的调度,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乘车高峰带来的压力。第二,列车内空气循环系统不够完善,新型的高铁及动车组列车在车厢内空气循环方面表现良好。受区域经济条件以及哈局目前高铁线路少的影响,目前我局的长线列车大部分仍为普快的旅客列车。因此,应对普快列车的空气循环设施加以维护及升级,对空气循环设施定期清洗也可以减少列车空气细菌总数。对非空调车进行淘汰或改造,逐渐减少乃至完全取缔非空调车运行从而根本提升哈局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第三,是普快列车吸烟现象严重。目前我国规定要求高铁组及动车组列车全程禁烟,执行状况良好,因此高铁组及动车组的乘车环境及车厢内空气质量远远高于普快列车。当前,普快列车仍是哈局铁路的主流运输车辆,但由于普快列车无法彻底禁烟,仍有不少旅客在车厢连接处吸烟,硬座车厢尤为严重,并且由于空调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封闭,导致烟雾在车厢中蔓延。列车内吸烟现象得到多数非吸烟乘客反感但却不能进行有效制止,列车内对他人尤其怀孕期妇女、儿童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健康影响,列车乘务人员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生活也会严重影响自身健康。
综上所述,改变哈局目前列车运行空气质量以及整体服务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完善科学的管理、服务体系,在行政管理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在政策制定上提供主攻方向;第二,加快城际列车、高铁组、动车组建设速度,从根本上解决客流量大、列车运行时间长等问题,既是改善乘车体验的主要手段也可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促进旅游业发展;第三,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列车空气监测系统,定期对全局的旅客列车进行环境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列车内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 9673-1996
[2]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 18204.1-2013.
[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GB/T 18204.2-2014.
[4] 张希泉,徐东明,旅客列车不同车厢空气质量比较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52).10457.02.
[5] 储钢.某型动车组旅客列车车厢空气质量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6):548.
[6] 张海云,李丽,蒋蓉芳,宋伟民.上海市轨道交通列车车厢空气质量调查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6):375-377.
论文作者:庞秋思1,2,吴永会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列车论文; 车厢论文; 空气质量论文; 硬座论文; 普快论文; 车组论文; 旅客列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