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生产力构成的特殊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殊性论文,生产力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科技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是相对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而言的。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相比较,科技生产力的构成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科技劳动者是科技生产力的主体要素,实验技术装备是科技生产力的物质形态的生产资料(硬件),图书情报资料是科技生产力的知识形态的生产资料(软件)。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科技生产力这一有机系统。
笔者认为,科技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所具有的创造、传播、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的总称。它既是科技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也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社会物质生产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社会物质生产力中起着先导和先锋作用,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标志。一个国家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国家科技的发展状况,因此研究科技生产力的构成对于促进科技的发展不仅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一般而言,科技生产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生产力是指所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技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军事的等各种力量。狭义的科技生产力是指那些直接同发展科学技术有关的具体物质要素。在本文中所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科技生产力。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生产力相比较,科技生产力的构成有其特殊性,本文拟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技劳动者是科技生产力的主体因素
科技劳动者是指一切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脑力或智力工作者,是指在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过程中运用科学仪器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探索、认识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并运用该规律去改造自然的脑力或智力劳动者,是创造、应用、传播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正是因为科技劳动者是探索和应用自然规律的脑力或智力劳动者,所以它首先应具备本学科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有关学科的广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概括力、恰当的判断力、准确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记忆力,良好的道德修养、思想修养、理论修养、思维修养和管理修养等。
科技劳动者之所以要具备如此完备的知识、能力和修养,是因为科技劳动者是科技生产力的主体因素,是发展科学技术最主要、最活跃的决定性和能动性因素,具体表现在:(1)科技劳动者对科学对象具有能动作用。在科技劳动者和科学对象构成的矛盾中,科技劳动者处于能动的、支配的方面。正是这种能动作用,使科技劳动者成为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主体,从而使自然规律成为科技认识和实践的客体,并且在满足人类和社会需要的大前提下,科技劳动者可以对科学对象进行选择,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科技劳动者对科学仪器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仪器作为科技劳动者脑力或智力物化的产物,在补充、增强人的感觉能力、智力方面起到很大作用,然而,科学仪器作用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科技劳动者,它只有与科技劳动者的思维方式、研究技能等因素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实际效用。(3)科技劳动者在科技生产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整个科技研究过程,从提出问题到课题的确定,从实验的设计、实施到事实的搜集,从分析、比较、推理提出假说到上升为理论,从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到在生产中的具体运用,都是由科技劳动者来承担和完成的,科技劳动者始终处于能动的、主导的地位。(4)科技劳动者在培养科技新生力量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作为教师的科技劳动者以传授知识为职责,他们是培养科技后备军的导师,这是不言而喻的,而从事科技研究的科技劳动者通过编写教材、撰写专著、带研究生等多种形式,言传身教,培养科技人才,充实科技生产力的主体。(5)科技劳动者在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起着骨干作用。这是因为科技劳动者特别是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所掌握的科技知识是科技普及的主要依据。只有他们深入浅出、正确无误地向广大群众推广、普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写出的科技普及读物是其主要形式,这使他们成为科技普及的骨干力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劳动者已经形成一支庞大队伍。由于科技内部的分工与协作,科技劳动者队伍形成各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群体结构系统,主要有:(1)科技劳动者队伍的职业结构。它是指不同性质的科技劳动者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其职类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技术研究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这四类人员包括了基础研究、应用和发展研究及科技的传授、科技自身的组织管理等基本环节的科技劳动者。这一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一结构怎样才算合理则取决于一个国家发展科技和国民经济的需要及其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因此,不同的国家可根据实际来确定这一结构的比例关系。(2)科技劳动者队伍的专业结构。它是指科技劳动者队伍在各个专业、学科中的分配及其比例关系。科技劳动者队伍的专业结构也存在合理性问题,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研究院、研究所的各类专业人员的比例主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定。(3)科技劳动者队伍的能级结构。它是指科技劳动者队伍中科研能力、智力水平的能级构成及其比例。在不同科研系统中,需要不同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和不同能力的人员结合成一个整体。高级、中级、初级和一般人员在这个整体结构中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相互配合,才能形成高效能的“集体力”,如果能级结构不合理,关系没理顺,造成“内耗”现象,这不利于“集体力”的形成。合理的能级结构,一般是由作为学科带头人的高级科技劳动者、起骨干作用的中级科研人员、初级或辅助人员,根据不同单位、不同任务而按不同比例组成。(4)科技劳动者队伍的年龄结构。它是指科技劳动者队伍中各种年龄的人员的比例构成。由于不同年龄的科技劳动者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体力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一个科技劳动者队伍要发挥最佳效能,就必须有合理的年龄结构。为了保持科技劳动者队伍充满活力,必须使之保持在最佳年龄结构区间。(5)科技劳动者队伍的智能结构。它是指科技劳动者队伍中的一个群体系统内各种智能优势的人员的配备构成。智能是指人们运用知识的本领,是人的智慧和才能,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一个研究院、所、室、组的最佳智能结构是由各种不同智能优势的人员组合而成的。(6)科技劳动者队伍的行为关系。它是指一个科技劳动者队伍中各成员的心理、气质结构、伦理道德结构和人际关系结构等的复合结构。一个科技劳动者队伍若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集体观念,而且队伍内部关系融洽、团结一致,就会产生一种合力攻关的态势,形成强大的“集体力”,否则就难以发挥科技劳动者队伍所应有的效能。总之,以上六种科技劳动者队伍的系统结构是从不同角度考察的结果,其中,职类结构、专业结构是横向考察的结果,而能级结构、年龄结构、智能结构和行为结构是纵向考察的结果。六种结构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网状的复合结构体系。只要将这些结构进行优化,必将提高个人的创造力,产生一种强大的“集体力”,发挥科技劳动者队伍的整体效应。
二、实验技术装备是科技生产力的物质性劳动资料(硬件)
实验技术装备是物质形态的科技劳动资料(硬件),是科技劳动的物质手段,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成为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或指示器,一般包括仪器、仪表、材料、诸剂(如试剂、溶剂、催化剂等)、资源、动力和实验室、试验工厂等设施。实验技术装备是科技劳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够使科技劳动者的感官延长,如望远镜、显微镜、各种探测器、传感器等;它能使科技劳动者的肢体延长,如各种镊钳、传动机、工具机、机械手等;它能够使科技劳动者的思维器官功能放大,如电子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等。不仅如此,作为实体工具的实验技术装备,其功能和目的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还能够创造出超高温、超高压、超真空、超低温以及强磁场等特殊环境;能够提供各种精密的测量手段和工具(如光学仪器、电磁仪器、化学分析仪器等);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新实验方法(如计算机模拟方法、光谱分析法、射电视察法等),使自然界千载难逢的现象得以重现,把自然界几万万年的演化过程在短时间内重演出来,将自然界中极不稳定的物质在实验室中被人工制造出来(如元素周期表中第95号元素之后的镅、锔、锎、锿、镄、钔、铹等都是在加速器上人工合成的),等等。
实验技术装备又是科学劳动的对象。由于实验技术装备能够为科学劳动提供原料、材料和能量等,因此成为科技劳动的一部分新的劳动对象。例如,激光器产生的激光、低压放电管放射的阴极射线、遗传工程中的各种菌种、原子反应堆产生的原子能等,都可以看作是一身二任的,它们既是科技劳动的手段,又是科技劳动的对象,这也正是实验技术装备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新进展,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核心的“二次仪器”体系,不仅大大减少了人的体力消耗,补充了人体感官的不足,而且已经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类的一些智力功能。现在,人们运用计算机可以重新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气体定律,证明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学难题——“四色定律”;人工智能机正在许多领域表现出众多独特的“超人”功能,变成了替代人类适应许多人类根本无法适应的特殊环境的学习、自适应、自调节的系统等。
实验技术装备还是衡量现代科技生产力水平的指示物、测量器。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19世纪末德国赶超英、法而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原因之一,就是德国十分重视实验技术装备的研制和利用。如1858年普吕克发现了阴极射线,1888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7年布希纳发现酵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发现了十几种元素并第一次合成了尿素和茜素等,都与德国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分不开。在现代科技飞快发展条件下,如果没有新的实验技术装备,很难设想会有高能物理、空间科学、电子技术、遗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近代实验科学诞生以前,人类仅能对自然界进行零碎的被动的观察,还不能从事主动的、系统的实验研究。虽然古代也曾出现过许多至今仍然令人惊叹的精巧仪器设备用于天文、气象和地震观测以及计时、计量和占卜等,但这些仪器只是一些直观的观察仪器,而就整个社会的仪器设备来看,其水平仍然不高。文艺复兴以后,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单参数仪器”,这是一些“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1]的仪器。特别是在产业革命推动下,实验技术装备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单参数仪器设备,而且一些专业的科技实验室也相继建立,如德国的李比希实验室、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的爱迪生实验室等。这时的实验技术装备已经逐渐在各专业科技领域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从而使科学实践特别是科学实验能够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的特殊生产方式,这正是科技史上发生由“生产→技术→科学”的基本模式转变为“”模式的历史性变化的重要条件。20世纪以后,由于人类认识向微观和宇观领域的极大扩展,在日益增长的高精度、高难度、多参数同时测量等新的实验技术要求的促进下,“二次仪器”体系应运而生。所谓“二次仪器”体系本质上是一些综合性的自动控制系统。它克服了单参数仪器把自然界系统的各种因素割裂、肢解并孤立地得出某一参数的缺陷,以对物质客体“自然状态”诸多参数的同时测量和综合处理为特征并完成了许多仅靠单参数仪器根本无法完成的实验研究。同时,由于“二次仪器”系统技术环节分工精细,有一支包括多种学科、专业的人才在复杂而又分工严格的岗位上协同工作,所以步调整齐、计划性强、工作效率远远超过专业性的单参数实验技术装备,其工作范围也大大突破了传统的狭隘分工和部门、地区的局限。本世纪中叶前后,欧美各国建立的国家科学中心,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的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美国的布罗克海文国家实验中心,费米国家实验中心,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以及英国的剑桥国家磁铁实验中心等,都是由国家投资的专为多种学科、专业和不同课题服务的综合性、社会化的实验技术系统。而欧洲联合核物理实验中心(CERN)还是由几个国家联合的国际组织投资兴建的面向世界各国的综合研究中心。这样一些大规模的实验技术设备系统,不仅有一支庞大的多学科科技劳动者队伍负责设备系统的运转、维修、改进,而且其研究人员也是不变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科和专业的课题都可以有条不紊的交替安排、充分发挥大型实验技术装备系统的效能。
三、“图书-情报”资料是科技生产力的知识性劳动资料(软件)
如果说实验技术装备是科学劳动所必需的物质性劳动资料,是硬件的话,那么图书情报资料是科学劳动所必不可少的知识性劳动资料,是软件。因此,图书情报资料和实验技术装备都是科学劳动的劳动资料,是“科学研究的两张翅膀”[2]。而在一般情况下,图书资料是人类知识的综合和贮存,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历史性和公开性,而情报资料具有专业性、流动性、现实性和保密性,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图书-情报”资料系统。之所以说图书情报资料是科技劳动必不可少的劳动资料,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科技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3]这种特殊性来决定的。这种特殊性在于科技劳动有较强的继承性,离不开科技知识的积累。在科技图书资料中凝结着前人的科技劳动的成果,科技情报又集中地反映了今人科技劳动的成就,因此科技劳动者在从事科技劳动时,既要通过图书资料接受前人的成果,又要通过情报资料接收今人的科技成就,并且科技情报资料的获得与交流已成为今人科技劳动协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任何一项具体的科研项目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研究课题与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的关系,即以图书、情报资料所提供的与课题有关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和种种线索为基础,寻找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具体方法。
在文字产生以后,图书资料就随之出现,由于近代专业科学、技术教育的出现,专业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的壮大,使收藏于各类图书馆里的专业科技图书资料越来越成为科技研究和科技教育的有力工具。作为专业的科技情报工作出现较晚,大约开始于19世纪,起初比较零散,也没有形成专门队伍,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形成独立的研究体系,并在世界各国普遍涌现国家规模的科技情报机构。
科技情报资料之所以在世界各国受到普遍重视,是因为科技情报资料已经成为科技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科技劳动的不可少的劳动资料。科技情报资料被人誉为“解开问题的钥匙”,是科技研究的关键因素。如德国从英国搞到用煤焦油制造染料的情报后,很快建成了本国的煤化学工业技术体系;战后的日本通过激烈的科技情报战,发展了新兴的技术和产业——控制机床、氧气吹顶技术、转子发动机等。不仅如此,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的运用可以为科技研究赢得时间,加速科研进程。由于现代科技的综合化趋势使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网络状密切联系。即使是专业性科学杂志,也往往包括四、五门学科的内容。科研人员进行某个课题的调研起码有半数以上的资料要到别的专业杂志上去寻找。这样便占去了科研人员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一个科研人员用在调研图书情报资料上的时间,占全部科研时间的50.9%,计划思考占7.7%,实验和研究占32.1%,写报告和论文占9.3%。尤其是随着出版业、信息业的飞速发展,科技图书情报资料的数量急剧增长。80年代以来,每年出版的科技图书达60万种,科技论文达500万篇。科技知识总量以每三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增长。如果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那么仅浏览一下全世界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便需要48年。对数目如此巨大、内容如此繁杂的科技资料,建立“图书-情报”系统已是历史的必然要求。20世纪70年代,由于缩微复制、静电复印、高密度磁带记录、机械化自动传送、视听转换技术和现代电子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图书情报资料系统具有了大规模高速度检索或提供情报的良好条件,根本改变了千百年来人查手抄的手工操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情报资料库即美国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MEDLARS)只需10分钟便可完成一个课题的调研。这种速度相当于一个人同时阅读30种文字的2000多种医学杂志,看9000多篇文章。这是传统的人工调研方式所望尘莫及的。
作为知识形态科技劳动资料的图书情报资料是一个国家、地区科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又一衡量标志(这是相对于实验技术设备是衡量科技生产力的指示器而言的)。如果一个国家、地区没有或缺乏科技图书情报资料,尤其在现代没有形成高效率大型的图书情报资料系统,科技劳动者在科研时便不能及时迅速地得到所需要的科技资料,这就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地区的科研效率。而若拥有现代化的图书情报系统,无形中把现有的科技劳动者队伍扩大几倍,从而大大提高该国家、地区的科技生产力。
四、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中提出的科研课题是科技生产力的直接劳动对象
构成科技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可分为间接对象和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是指科技劳动者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外部自然物的总称,既包括作为“自在之物”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的客观自然物,也包括已经作为人认识的对象即对象化或人化了的自然物(如类星体、黑洞、夸克等),还包括人们改造加工过的作为人的“智力物化”的人工自然物。这些自然物在未进入科技劳动领域以前,是不能当作科技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它们只有借助于科技劳动的直接对象即科研课题,才能成为科技劳动的间接对象。这是因为,只有通过科研课题,科技劳动者才去研究与此相关的自然物,否则这些自然物只能作为一般物质生产的劳动对象,而不能作为科技生产力的劳动对象,这也正是构成科技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与构成一般物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的根本区别。
科研课题之所以能够成为科技生产力的直接劳动对象,是因为科研课题是反映某个国家、地区科技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的水平的高低反映着科技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反映着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4]可见,新的问题即课题是“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的一个因素,而且重大课题的提出,常常伴随着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新工艺的产生,由此成为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1939年,当人们发现铀核裂变反应及其中能放出多余中子的现象以后,年轻科学家西拉德敏锐地意识到制造原子武器的可能性,即提出了制造原子武器的课题,并设法让美国政府了解这一课题的意义。同年7月,西拉德和爱因斯坦一起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已经有几分把握地知道,在大量的铀中建立起原子核的链式反应会成为可能”,“这种新现象也可用来制造炸弹,并且能够想象——尽管在很不确定——由此可以制造出极有威力的新型炸弹来”。[5]这一建议或课题的提出成为发展原子武器的先声,这也反映了美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和核物理学发展的先进程度,体现了当时美国科技生产力的水平是相当高的。
“科学无禁区”。作为科技生产力要素的课题之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来源:(1)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社会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需要同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方法、工艺等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抽象、转化,可能成为科技领域的课题,如农业增产的需要,提出了培养优良品种的农业科技课题以及向遗传学家等领域提出的与此相关的基础性研究课题。(2)科技实践和科学认识中提出的问题。当原有的科学理论不能解释新的经验事实时,便产生了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的矛盾,从而产生了新问题,如水星近日点摄动与牛顿理论的矛盾问题,电子发现与传统的原子不可分的理论产生的矛盾问题;当一个理论内部产生了逻辑矛盾时,也产生了新问题,如物理学中的麦克斯韦佯谬、薛定谔猫佯谬,天文学中的引力佯谬等;当对同类事实从不同角度解释形成不同理论时,产生的理论之间的矛盾问题,如天文学中的日心说和地心说、地质学中的渐变论和灾变论等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
[2]钱学森:《作为尖端科学技术的高能物理》,《高能物理》1978年第1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20页。
[4]爱因斯坦、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版,第66页。
[5]《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77-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