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理论文,制度创新论文,四化论文,途径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四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对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认清“四化”的深刻内涵,明晰“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找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途径,不断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制度创新。
一、“四化”概念厘析
认清和把握“四化”内涵,是探讨“四化”同步发展内在机理的重要基础,是阐述“四化”同步发展相关问题的重要一环。
(一)工业化
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工业化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二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三是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1]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
(二)信息化
信息化是国民经济或社会结构框架的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或知识性空间转移的过程。它以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经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等进行改造、改组或重新定向,通过提高产品与经济活动中信息与知识的含量,推动全社会达到更高级、更有组织、更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意味着国民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进,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2]
(三)城镇化
城镇化被通俗理解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被视为城市的生活方式不断向城市以外地区扩散的过程。[3]我国当前追求的城镇化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努力推动城乡融合,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诸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双向的,在此过程中,绝不是所有乡村都变为城市,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是消除城乡差别,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为城乡居民共享。
(四)农业现代化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过程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发展的过程[4];技术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5];资源配置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通过资源的更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应该通过产权制度体系和价格制度体系改革,不断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宁新田,2010);制度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既是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村一系列基本制度现代化的过程(宁新田,2010);可持续发展论者认为,农业现代化是把传统农业改造成既有高度的生产力水平,同时又保持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宁新田,2010)。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武装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生产生活生态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
“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是指“四化”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原理,以及“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含义。明晰“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关键在于理清“四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促进原理和“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更不能用信息化取代工业化,而必须同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用工业化培育信息化,用信息化促成工业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本质,是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做到既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使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都能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促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既是实现工业化的正确途径,也是发展信息化的正确途径。具体来看,信息化促成工业化,要求信息化从技术上改造传统产业、管理上革新传统经济,从而提高产业和经济的整体素质,既保证经济增长又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工业化培育信息化,要求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为信息化扩大市场容量、积累建设资金、输送专业人才。
(二)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是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能互相孤立,而是互促互进。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不是简单地建房、修路和平移农村居民,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城镇化需要工业化带来税收、资本、就业岗位,需要工业化来生产生活用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另一方面,城镇化带来人口集聚,为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和商品交易等创造平台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市场条件和外部支持环境等,通过城镇化可以带动工业化。[6]
对我国而言,现阶段城镇化尤其是人口的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实现市民化,限制了其消费水平和素质提升,也导致了城镇化的畸形发展,不利于内需的拉动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正是解决内需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切入点,也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途径。具体包括:合理规划、建设、管理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企业的相对集中,实现工业产业和相关要素聚集,实现产业在城乡间、地区间合理布局。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工业。完善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县城和中心镇人口承载能力,配套建设城镇社区。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实现工业与城镇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打造良好的城镇人居环境,包括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交通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吸引企业人才和产业工人长久入住,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为工业化服务。
(三)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城镇化快速推进,既能够创造巨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发挥“大市场”带动“大生产”的作用;又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人们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片面发展城镇化不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萎缩,引发“城市病”。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
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制造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发展的主要场所和载体。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要重点发展县域经济和城郊农业。县域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桥头堡”。城郊农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必要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等要素支撑,更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条件,有可能率先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四)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总体来说,工业化是动力,信息化是灵魂,城镇化是引领,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四个方面良性互动,才能达到“1+1+1+1>4”的效果,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才能同步推进。工业化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城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容纳力,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将不稳固。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装备条件基础,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中的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等都离不开工业化的支撑,工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信息化贯穿、渗透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是发展智能工业、智慧城市、精细农业的关键。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依托。农业现代化是“四化”中的难点和关键,是短板和重点,一方面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保障和基础,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城镇化反哺和支持的对象,只有相互支撑才能同步发展。
“四化”同步的核心是“四化”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四化”同步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第一,“四化”同步要求“四化”全面发展,不能有短板。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反哺和支持力度。第二,“四化”同步强调“四化”协调发展。“四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相互支撑,缺一不可。要统筹考虑、整体布局、综合施策,注意“四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特点,要设计“一化”带动“三化”、事半功倍的政策措施。第三,“四化”同步要求“四化”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科技的可持续创新、人口的可持续生存发展、农产品的可持续供给。
三、“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途径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战略目标,重点推进工农协调化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化发展。
(一)推进工农协调化发展
在“四化”同步发展中,推进工农协调化发展是首要之义。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农稳工兴工、以工哺农促农,工农联动互动,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工农协调化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支持新型工业化,摒弃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传统“两难”道路,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互融互通共同发展的新型“双赢”道路。重点围绕“地、人、钱”等资源要素,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合理有序转移流动机制和工农利益协调分配机制。
1.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土地是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核心资源。伴随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耕地保护面临严峻形势,以过度消耗和粗放开发为特征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难以为继。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须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通过土地置换、土地整治等方式,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坚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保护补偿力度。
2.探索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合理有序转移流动机制。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合理有序转移,满足工业化劳动力需求,同时确保农民“挣票子”、增收入,促使农民“换脑子”、提素质。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先进经营理念。
3.合理调整工农利益协调分配机制。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机制,将土地出让金更多切块用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业金融服务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更多向农业领域倾斜,规范引导工商资本有序进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领域,以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难题。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进一步推动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双向合理平等流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状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1.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一是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未来需尽快落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农民较为完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为农地合理流转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探索试点完善地票交易模式,激活农村宅基地等农村资产。二是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目前农村金融改革议题虽然开始为社会各界热议,但总体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状态,未来需要考虑全面落实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思路,引导农业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增加在县域范围内的涉农信贷投放,积极支持各地探索发展多类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扭转农村金融要素的长期外流局面。
2.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阶段农村已经基本建立起新型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制度,但是还处于较低水平,需要继续探索在有条件的地区加速城乡之间的医疗、养老保险标准的趋同和最终并轨,同时积极推动政府教育、文化、体育、交通等基础公共设施资源加速向农村倾斜,最终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制度、资源、条件的并轨和统一。
3.有序推动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迁移。目前的重点是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为此,应做好相关工作的中长期规划,优先鼓励那些已在中小城镇长期工作、居住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变成当地城镇居民,平等享受当地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也要超前做好大中小城镇与产业布局规划,使当地的产业和城镇社区能够合理吸纳新进入的农业转移人口,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布局。
(三)促进区域协同化发展
我国面积大,情况复杂,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差别对待,采取区域协同化发展的战略途径。
1.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要协同发展。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基础、信息化条件、城镇化水平、农业现代化程度都不太一样,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政策差异性。在总体布局上,要提出全国“四化”同步发展的推进原则和基本措施。在具体部署上,要指导不同地区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推进措施。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经济基础好的特点,重点发展适合自身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升地区竞争力的产业和项目。欠发达地区要认清自己不足,找准短板,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另一方面要下功夫补上短板,协调推进“四化”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要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积极谋划产业转移、产业链延伸等,在我国内部不同区域间形成产业梯度、链条互补的发展格局。发达地区要积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传帮带,为我国整体“四化”同步发展作出贡献。
2.粮食主产区与非粮食主产区要协同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四化”中最薄弱的一环,推进“四化”同步要重点补上农业现代化这块短板。粮食主产区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区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推进“四化”同步要优先支持粮食主产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加大非粮区工业发展对产粮区农业发展的反哺支持。粮食主产区要重点围绕农业现代化做文章。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合力。国家要支持粮食主产区率先用机械化、信息化手段武装农业,逐步提升农业现代化科技水平。非粮食主产区更要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要稳定现有农业发展水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重点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保证本地城市居民“菜篮子”产品的有效供应。非粮食主产区要加大工业、城市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
3.大城市区域与中小城市区域要协同发展。大城市区域与中小城市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现实需求等差异较大,对“四化”同步发展的认识不一,实现途径也有所差异。大城市区域一般工业基础好、信息化条件成熟、城镇化程度高。推进“四化”同步以工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催化剂、城镇化为手段、都市农业现代化为保障,要重点做好工业化转型升级、农民工市民化、信息化引领创新、都市农业对“菜篮子”产品的保障等工作。中小城市区域一般有一定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基础,农业以大田作物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推进“四化”同步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化,结合实际需求实施信息化,重点发展中小城镇,全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特别是粮食作物现代化水平。大城市区域与中小城市区域要互为补充、统一布局,突出差异优势。
四、“四化”同步发展的制度创新策略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需要打破一些传统制度的制约,加强相关制度创新力度,综合研究出台一些影响深远的政策措施,推动“四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城乡产权制度
创新城乡产权制度重点难点在农村。产权制度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制度,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作用。加快“四化”同步发展,必须重视城乡产权制度创新。当前,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产权制度相对滞后,造成城乡资源分割,使得农村土地、人力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积极推进城乡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消除影响“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一要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办法,强化物权保护,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创新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农业融资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研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索解决农民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引导农民通过互利互换方式实现土地集中连片,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稳步推进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责任明确、利益共享、流转顺畅、经营规范、保护严格、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体制机制。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保障农民对集体经营性“三资”的收益分配权。
三要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针对当前征地程序不完善、法定补偿办法有缺陷、补偿标准偏低导致的违法违规征地、强占乱占农民土地等问题,应抓紧修订《土地管理法》,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促使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程序,制定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裁决办法,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畅通被征地农民利益诉求渠道。建立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管理的良性机制,大幅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完善被征地农民安置、救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留地安置、入股分红、住房安置等多种安置机制,确保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社会保障。完善土地增值利益使用机制,确保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三农”发展。
(二)创新城乡公共服务制度
一要创新财政支持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责任。一方面,增加对中西部县乡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资金支持,具体可以通过对其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例等方式帮助其解决资金不足难题,调节城乡、区域之间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差距。另一方面,调整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税收征收总量、结构,使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可以少缴部分税金,有更多的项目资金可以用于基本公共服务开支。为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财政保障基础。[7][8]
二要创新法律政策。让城乡公共服务工作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快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并适时研究启动制定公共服务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条文。
三要创新参与力量。从原来的政府大包大揽转向面向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尤其需要考虑进一步促进各种公益性组织的发展,依托大量社会公益组织帮助政府解决许多必需的、政府事业单位又解决不好、花费较多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政府部门在基本公共服务工作职能上重点转向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设计、规划、行业监督、管理等。
四要创新服务内容。从原来的政府“自上而下”的服务内容提供模式,转向服务提供多方位征求被服务者意见,按照被服务者的需求进行公共服务项目类别和服务强度的设计。当前,重点要征求大量已经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尚留在农村的老弱病残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内容需求意见,使有限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先满足最急需的人群。
(三)创新投入体制
创新投入体制,事关“四化”同步发展全局。要深化财政投入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事权、财权、税基等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对财政能力较弱的地区的支持。逐步解决省以下财力不均问题,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保证县乡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监管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代理银行的财政支付业务监管,提高财政投入绩效。进一步完善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公示制度,建立有序高效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继续优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要进一步深化城乡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已有银行实体的改革创新,不断满足城乡日益增长的各类金融需求。加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合作金融等小微金融机构的研究和发展,创新农村金融供给体制,进一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强化风险意识和保值增值意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改革债券市场培育发展体制,逐步建立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机制。加大保险行业改革力度。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降低金融风险。扩大金融开放,加大国际合作。
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继续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及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研究制定完善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建设的方式,研究出台民间投资有限度独自开展油气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零售网络建设的方法,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管,在加强有效监管、促进规范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宽对民间投资兴办参股金融机构的限制。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激活国有经济。
(四)创新科技体制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技相关部门、科技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协同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不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科技创新要因地制宜,协调不同区域科技水平,形成以先带后、以强带弱,整体推进、梯队发展的格局。同时,要整合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已有技术成果,实现不同技术间的有机融合,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在创新过程中,还应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型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科研机构。注重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注重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提升对外科技合作水平,推进科技援外,加强民间科技合作。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满足“四化”同步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融合,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面对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保证其成为合格的产业工人。对于留在农村的务农劳动力,也要加大培养力度,保证他们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政府部门要强化政策扶持,增大创业兴业吸引力,让他们愿意学、乐意学。要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按照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专业需求,提供长效性的教育培训服务,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可持续。要加大资金投入,将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加大培训专项,扩大项目规模、提高补贴标准,为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障。要加强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培训工作中教学有设备、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规范培训机构准入机制,建立以政府公益机构为主导、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培养体系。要加快推进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依法保障其教育培训权益。
(六)创新宏观管理体制
宏观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路是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激发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放活市场,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合理行政性干预,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许可、审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同时,加强法治建设,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体都能依法行事,尤其是政府更要懂得依法行政,不滥用公权力。
宏观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是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重点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等。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把政府主要职能转变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该标题为《改革》编辑部改定标题,作者原标题为《“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李世武、邵科对此文亦有贡献。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四个现代化论文; 四化同步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三农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农村论文; 政府信息化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