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52例论文_毕杰,顾澄宇,张志强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52例论文_毕杰,顾澄宇,张志强

(无锡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S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TGD,4~5周后行LC,统计手术一般情况及并发症、中转开腹率。结果:52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全部获得有效引流;PTGD 4~5周后行LC,中转开腹2例,无出血、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PTGD后择期行LC,手术、麻醉风险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少,是序贯式微创治疗ASC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重症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176-02

急性重症胆囊炎(ASC)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骤、疼痛剧烈、病情变化快,可继发胆囊穿孔、胆源性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其中部分为高龄患者,常并存多种疾病,保守治疗效果差,急诊手术、麻醉风险高。因此采用安全、有效的急性期处理,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改善全身状况,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PTGD后择期LC治疗52例ASC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ASC患者52例,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32~81(60.2±12.3)岁,32例≥70岁;伴发热40例,查体均有右上腹压痛,Murphy征阳性;影像学检查提示急性胆囊炎;其中24例有双边征,21例肝外胆道管径较细且受胆囊嵌顿结石推挤,均无肝胆管结石及扩张。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的诊断标准[1],选择严重程度为中、重度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排除其他胆囊疾病、合并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治疗方法

(1)PTGD:患者取仰卧或左侧卧位,于右腋前线或腋中线第7~9肋间B超定位选择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后作0.2cm切口;B超引导下经肝沿胆囊床方向进穿刺针,避开肋角及肝内血管,经过胆囊窝中心部位进入胆囊体部抽取胆汁,导丝引导下置入引流管并固定,接引流袋,胆汁常规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待腹痛缓解,体温、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后带穿刺引流管出院。每周门诊复查,每24小时引流出清亮胆汁≥100mL,或造影示胆囊管通畅,穿刺置管引流1~2周后夹管。

(2)LC:PTGD后4~5周,患者胆囊炎症消退,全身情况改善,再次入院行LC术;术前检查、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和胆囊三角炎症情况,拔除PTGD引流管,3~4孔法常规行LC,胆囊床置引流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手术基本情况

5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PTGD;引流减压2~5天腹痛明显缓解,治疗前体温为(38.2±0.5)℃,治疗后为(37.5±0.2)℃,治疗前白细胞计数(14.9±3.6)×109/L,治疗后(6.7±2.1)×109/L;治疗前C反应蛋白(97.4±17.5)mg/L,治疗后为(9.8±1.2)mg/L,体征好转、消失,体温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恢复正常,APACHEⅡ评分由治疗前的14.7±3.4明显下降为7.1±2.9(均P<0.05),带管接引流袋出院。具体见下表。PTGD后4~5周,再次入院行LC;手术时间60~110(83.5±12.8)min,出血量10~60(43.2±10.7)mL;LC后住院3~5(4.5±0.5)d。

2.2 相关并发症

PTGD术中1例发生胆汁漏,经引流后治愈;2例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血性液体,经治疗后短时间内出血停止,无副损伤并发症;3周后2例患者引流管不慎脱出,无腹痛、发热等异常不适;近4周时,3例患者引流管周围皮肤轻度红肿、疼痛。

LC术中胆囊及其周围未见明显充血水肿,仅4例粘连严重,其余虽有不同程度粘连,但仍可辨别胆囊三角、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构,解剖操作无明显渗血;2例因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胆管解剖关系不清而中转开腹;无出血、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

3.讨论

ASC主要由胆囊颈管处结石嵌顿并梗阻、胆汁瘀积和细菌感染所致,易导致胆囊坏疽、穿孔等并发症;LC是治疗ASC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微创、高效、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常合并多种疾病,导致手术无法及时进行;此外,发病持续时间过长也会加大手术难度[3]。因此,选择PTGD减轻胆囊局部炎症和改善患者全身状况,待急性期控制后择期行LC,是临床控制ASC的重要手段。

PTGD现已广泛应用于ASC的急性期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低侵袭性,可以有效降低胆囊腔内压力、缓解疼痛,同时解除胆囊梗阻、控制感染,保证患者顺利度过急性期,避免急诊手术,改善全身症状,为LC创造手术条件[4]。此外,相关研究显示PTGD后1月左右行LC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5];同时引流管留置时间短,导管移位、脱出及穿刺孔感染发生率较低。本组患者经PTGD治疗2~5天内临床体征缓解甚至消失,各项指征均恢复正常,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均P<0.05);行LC术均未见明显充血水肿,术中无严重并发症。

因此,B超引导下PTGD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胆囊感染,避免急诊手术;PTGD后择期行LC,手术、麻醉风险低,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少,是序贯式微创治疗ASC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立明.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危险因素的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6):450-456.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9-13.

[3]余伟平,闵志军,张箭平,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3):223-224.

[4]邓海成,蔡云峰,崔伟珍,等.急性重症胆囊炎腹腔镜手术前PTGD的效果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0,10(3):175-177.

[5]邱明,吴向未,杨宏强,等.急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手术时机的选择[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8):2911-2914.

论文作者:毕杰,顾澄宇,张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52例论文_毕杰,顾澄宇,张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