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程红丽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程红丽

程红丽

广东华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形象,高质量的道路、便利的交通条件直接体现出了城市政府部门的工作水平和市容市貌。因此为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避免市政道理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各个阶段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要点出发,探讨了如何科学开展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确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市政道路是否宽敞、交通是否便捷已经成为了反映一座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窗口,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施工质量也在稳步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容易受到地质、天气和行政等方面的干扰,且施工环境复杂,工期要求也比较紧,同时还要顾及到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供热系统、电力和燃气系统、通讯及绿化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施工难度较大,工程质量也相对难于控制。因此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市容市貌和政府形象,而且还极大地影响着市民的正常生活。工程质量形成的重要环节是施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任何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给工程的质量带来隐患,施工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因此,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施工准备管理

施工准备管理必须要贯穿于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按照施工环节的先后顺序,有计划的开展。一般来说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一)技术准备

1、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应该仔细的分析和审核施工设计图,从而能够全面掌控市政道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同时还应该审核工程施工设计图是否准确无误,确保设计图的科学和合理;另外还要掌握道路工程的各项数据、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工期等其他详细情况。

2、在实际施工进行之前进行对施工相关的资源进行全面的收集,对于工程施工的地质环境与交通条件等都必须要仔细调查清楚,从而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

(二)现场准备

1、尽快组建测量控制网点,根据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实际情况建立经纬坐标桩和水平桩,从而组建测量控制网络。

2、做好“三通一平”工作(施工道路通、水通、电通、施工场地平整),确保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的运输道路通畅,确保施工电力供应通畅,确保施工人员生产生活用水通畅,根据总平面来确定标高,从而进行土方挖填以及找平作业。

(三)材料准备

1、要实现做好道理工程施工材料以及货源的准备。对于国家调拨部分的材料物资应该尽可能早的进行指标申请,对于地方材料应该尽快的办理货源订购,组织相关人员在道路工程开始之前进行采购。

2、对于一些钢材、混凝土预制件等材料应该提前委托单位进行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

1、开工仓促不少市政道路工程从提出计划到进行施工只有很短的时间,使得工程设计规划和施工队伍的选择变得非常紧迫,有些甚至存在着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慌乱自然会出错,最终使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作业面狭窄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场地相对比较混乱,并且还要考虑到供水、供热、燃气、通讯、绿化等市政设施,使得本已狭窄的作业面变得更加拥挤,也使得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更为分散、零散,增加了监管难度。

3、责任不明、管理混乱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涉及到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由于相互间沟通不畅,责任不明,加之多头管理、施工地点又较为分散,使得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难以进行责任划分,使本来就很难开展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雪上加霜。

4、工段划分过细为了平衡各方面关系以及增加施工速度,一般都会将整个道路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工段,分段施工,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设速度,但也使得工段接合处的质量难以保证。例如某市在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时居然将不到两公里的路段划分成20 多个工段,由20 多个管理水平、材料质量、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施工队共同进行,这样的工程,质量可想而知。

三、如何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

1、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的前提。施工单位在要施工前,安排部分人员进入现场,做好现场的勘查工作,确保水、电、排污系统、施工安全、机器等设备的完善。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地下建构和附近市政群的情况。确保无误后,组织施工人员进入现场。

2、市政材料的检验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人员进入现场后,反复对现场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查,尤其对横断面,增设临时水准点,加密导线点。采购人员在购买市政材料时检查三证是否齐全,并由监理工程师抽取样本,严格按照检测条例进行抽样检测,然后,把检测结果上报主管部门,才可以购买材料。

3、保证工程项目各项公共设施齐全当前期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后,草拟开工报告,上交监理部门批准,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正式施工。保证电源充足,准备可以满足施工和生活的用水。划分出施工区和生活区、医疗区,保证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健康。

4、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市政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决定了市政工程质量的优劣,从施工生产方面,研制一套关于质量和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此执行,促使每项施工阶段都在监理部门掌握之中。每道程序都由专业技术人员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放行,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对于施工中的疑难问题,重点控制。

5、健全工程质量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机制,使监管工作更加具有透明度。同时,监管部门还要对施工单位的招投标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切实有效的监督,减少施工单位和代理机构之间的行为空间。另外就是要防止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监察部、交通部和铁道部等多部委颁发的文件精神,对于市政工程监管工作防腐败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管理;二是要完善招投标制度;三是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投诉和举报机制。

6、做好监理工作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经过了近30 年的发展,但个别人仍然对监理工作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使得监理市场始终存在着一些影响该行业发展的问题。因此管理部门加强对工程监理工作的认识,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工程质量监理,从而达到强化质量控制和承包人自检体系,预防工程质量通病,杜绝质量事故,确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群体性的工作,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因此进一步增强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水平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参与工程的各部门和人员都能将确保工程质量放在心上,才能建设出名优工程,使城市道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为城市增添更多的光彩。总之,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合同管理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于汐,白浩.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45.

[2]李荣波.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知识经济.2012(14):28.

[3]宋延明.论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13(27):79.

[4]丁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协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5]倪军.关于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协调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9).

论文作者:程红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程红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