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领域,人们越来越注重工程测量的精度。测绘新技术如GPS技术等逐步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尤其是GPS动态监测技术,其应用效果良好,在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PS动态监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从工程测量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了GPS技术的应用特点,具体分析了其动态监测应用与数据处理,有利于技术的推广使用。
关键词:工程测量;GPS技术;动态监测;数据处理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高楼林立,但是高层建筑常常面临着变形等风险,加大了其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变形监测。近年来,GPS动态监测技术基于其精度高、数据处理快等优势,在高层建筑变形监测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相关数据,可以进行变形情况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进而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动态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1. 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工程测量逐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在工程测量过程中,由于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施工特点,需要在测量中科学选用测量技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使得测量结果可以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数据参考。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工作量大,因此,工程测量的任务多,需要在测量过程中科学确定建筑物的高度,测量其垂直度,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些建筑结构较为特殊,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垂直度、高度不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就会造成结构的不稳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工程测量工作应该多次进行,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测量,要首先注意墙柱平面放线工作的质量,从而据此判断钢筋绑扎的牢固性,如果在放线以后发现其不符合工程要求,需要进行建筑的细微调整,保证其建设质量。反之,如果对工程各个细节不重视,在后期施工中就会导致工程误差越来越大,最终造成建筑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影响其他环节的施工进行。建筑标高的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该指标可以确定建筑模板的基准点,从而保证楼板施工的平整性,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2.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势
2.1 定位精准
GPS作为一种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在进行测量工作时,效率高,尤其是静态基准线的定位上,精度与准度极高,可以精确到毫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为相关工序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保证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各个观测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
GPS测量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测量方便,且各个观测站之间的通视状况、测量控制网的图形结构都没有严格的要求,而传统的测量技术对这些的要求较高。GPS技术在进行测量时,可以直接应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各个施工关键点位置的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的精度、效率等都大大提高。另外,控制站点的确定上灵活性较高,测量工作的进行极为方便。
2.3 观察时间短且能全天作业
传统的工程测量中,一般都需要借助于光电设备进行测量,这种设备的使用容易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比如在极端天气,如雾、雨等情况下设备不能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而GPS测量技术则不会有这种问题,这种测量方式不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可以克服气象因素对于测量工作的不利影响,突破了传统测量方式空间、气象等因素的限制,可以进行全天候测量,并且测量的效率极高,耗时很短,节省了测量时间,保证了建筑工程其他工序施工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3.1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准动态测量
GPS技术的准动态测量在工程测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准动态测量主要在开阔区域的线路、剖面测量中。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需要在观测站安装相应的GPS接收机,这台接收机设备可以对卫星进行追踪,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该接收机还可以根据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从而达到连续、实时的测量目的。这种测量方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可以将流动性测站加以初始化,随后有效实现了流动性测站的连续运动。近年来,该种测量方式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未来还将具有推广应用的可能性。
3.2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实时动态测量
GPS技术还具有动态监测功能,可以实时动态测量工程所需要的数据,并且这种动态测量的精度极高。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需要在已有的测站上安装相应的GPS基准接收机与数据链,随后,该接收机可以对卫星运行情况进行追踪,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数据,数据链负责所获得信息与数据的传递,通过数据链,数据可以直接到达移动站,在移动站内部,相关人员可以进行数据的高效处理,通过对这些动态数据的最终处理,相关人员可以得到最终的动态测量结果,并将该结果用于工程建设中。RTK技术是动态测量技术发展的成功应用,该技术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可以实现数据处理结果的优化,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实际效果,保证了测量的精度,从而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极大。因此,近年来,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4 工程测量GPS动态监测数据处理
GPS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主要是对获取的数据加以转换,从而提高数据的精度,具体来说,动态监测数据需要建立相对精度较高的坐标系,用该坐标下来计算工程测量坐标的坐标系,通过控制坐标之间的参数转换,可以建立相对精度坐标系与工程测量坐标系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而通过一定的计算来提高测量的精度。对于测量中涉及的没有准确坐标的参数,需要通过一定的计算来获得,如果转换中参数范围较大,则需要在转化过程中使用点数较多的已知点数,来保证测量的精度。因此,GPS动态监测精度的控制必须通过控制网测量精度的控制来实现。在使用了GPS动态测量以后,需要将获取的测量值在坐标系中进行必要的处理,一般是无约束平差处理,随后,再利用其它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计算,进而进行求解,得到控制网中的三维坐标,进而计算其空间坐标,最后,在相关坐标系中进行无约束平差处理,得到最终的数据处理结果。在此数据出来过程中,需要保证GPS控制网的精度符合要求,否则就会在测量与计算中产生较大的误差,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
在经过一系列的转换、计算与数据处理以后,GPS动态测量的数据精度较高,可以对工程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该种技术优势,多将GPS动态监测用于高层建筑变形的管理与控制中,以保证监测的效果,进而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提高高层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GPS动态监测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实现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提升了建筑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GPS动态监测技术在未来具有推广应用的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周大山.工程测量GPS动态监测应用与数据处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00253.
[2]张润鹏.浅谈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1):237.
[3]魏波.GPS技术与数据处理在水利水电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5):68-69.
[4]田倩.工程测量GPS动态监测应用与数据处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19.
[5]李磊,裴媛媛.GPS变形监测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3):125-126.
论文作者:李秋云,覃远,赖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测量论文; 工程论文; 动态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处理论文; 精度论文; 数据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