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当代论文,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07(2011)08-0061-04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活的一种现实境遇,在这种动态环境中,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民族都在经历着价值观的变迁,西方国家也从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进行了调适,创新出许多新颖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与创新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一、隐性渗透的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探索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创新出以隐性渗透为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使公民在游戏训练中接受国家核心价值观。

(一)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道德教育资源整合渗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威特(Witrock.Merlin.C)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1]隐性课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作为专门学科存在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教育影响;第二种是各科课程及教学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第三种是德育的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现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2]西方国家不仅开设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性质的公民教育课程,还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3]还有学者指出,在苏格兰,公民教育能够渗透于组成学校所有科目的课程中。[4]

(二)综合社会力量:教育合力的渗透与熔铸

西方各国在组织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形成辐射全社会的全方位思想道德教育网。美国有学者认为公民接受教育来自许多主体,包括来自家长、同伴、兄弟姐妹、朋友等,公民接受教育的机构也很多,包括家庭、教堂、图书馆、夏令营、慈善组织、农村集市、住宅区、工厂、广播电台和电视网等。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多种教育资源,它们共同作用于受教育者,使他们接受思想教育。[5]也有学者总结苏格兰道德教育的基本经验之一是重视社会参与。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时,是基于课堂传统的主体框架之外,处于中等教育一年级的学生脱离了正常的12天的上课时间表而参与到一系列丰富的任务和体验,包括发展公众活动的文化参观、推动研习会等,每次体验都有相应的公共部门组织和参与。[4]

(三)民间组织的教育与影响:自我组织及自我管理

西方国家注重民间组织的教育导向作用,这样能避免政府灌输教育的直接性和说教性,易使公民自发接受教育并自我约束。西方关于民间组织教育的理论认为公民社会中公民组织的自治性(self-ruling)可以促使公民参与治理(governance),而使得统治(government)更具正当性(legitimacy),而公民结社也是维持公民社会存在所必需的条件。事实上,公民组织的自治性加上自发性(self-organizing)与自主性(autonomy),一直是公民社会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当代政治理论将统治(government)的传统论述发展为治理(governance)的现代论述,正是着眼于公民及公民组织的自治性、自发性与自主性——亦即所谓的公共性(the Publicity)。[5]西方国家的民间组织注重激发公民个人的主体能动性,“在方法上,较为关注教育在发展人的情感、兴趣、个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作用,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使学生‘自由地’发展,反对当时习以为常的对学生的体罚。”[6]

(四)“严肃游戏”的兴起与使用:一种新型的隐性渗透方式

西方学者认为,严肃游戏并非简单的消遣娱乐的数字游戏,它能使学习者经历那些不可能的场景如安全、消费等,但人们在游戏中获取积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严肃游戏逐渐产生,自上世纪90年代经过多次测试,随着2002年美国军方发行录像游戏“美国军队”,严肃游戏掀起研究高潮,Woodrow Wils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 in Washington D.C.建立严肃游戏研究机构,严肃游戏开始普及。在开发严肃游戏过程中,西方国家将可以游戏化的学习内容、理念、模型引入已有的游戏,而不是装饰教学过程,使其在具备娱乐性的同时更具备隐蔽性和渗透性。[7]严肃游戏已经在学校领域应用,“在高等教育方面,与军方组织的原因一样,国外高等教育机构把严肃游戏运用到各种各样的教学中去,如: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演示各种各样神经疾病的状态……”[8]严肃游戏创设出一种仿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工具之一。

二、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强化隐性教育: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渗透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借用现代心理学知识,通过创造各种条件使受教育者进入“无意识”境界,在不知不觉、无意识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注重使用显性方法,经过周密的计划、组织和安排,运用传统的灌输方法,向人们灌输社会主导思想意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这种正面的显性教育方法是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但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逐渐不适合那些越来越具备主体意识的受教育者,甚至一定程度上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渗透性”、“隐蔽性”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凭借其隐蔽性,能有效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情绪。

隐性教育的开发和实践符合马克思主义环境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改变与人的改变是统一的,环境改变人,人可以通过环境改变来改变自身,“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9]无产者“非常清楚地知道: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10]“物质环境一般以具体的物质形态去感染人、引导人、启发人。精神环境一般以精神因素激励人、陶冶人、教育人。”[11]思想道德教育开发、利用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有效感染熏陶人们的思想品德。

(二)建构综合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充分发挥各种教育主体的作用,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起各自的思想教育职责,使思想教育社会化、综合化和系统化。我们应当借鉴这种综合教育方法,调动一切因素和手段,充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教育资源,注重营造思想道德教育氛围,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为产生综合效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每个机构及部门都有各自发挥教育的资源优势,同时具有自身缺乏的资源劣势,联合其他领域的教育者及教育机构,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产生教育合力。

思想道德教育综合方法的应用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即综合发展的社会环境从不同层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反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出现的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发展……社会综合化发展决定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决定人的发展的个性化、特色化。”[12]这些综合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丰富图景,构成了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应使用综合性方法。教育者为了顺应这种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方法制定与实施的综合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

伴随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点、活动方式深刻变化,主体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应强化“以人为本”意识,增强主体性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表现在教育者充分认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受教育者人格和尊严。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要明确主客体,指明谁在实施“以人为本”,这是主体问题;“以人为本”中的“人”具体指谁,这是客体问题。这明确说明作为主体的教育者以广大受教育者为客体。但作为客体的“人”具有特殊的主体性,他们不像一般客体那样只具有被动性、客体性,而同教育者一样具有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受教育者自觉主动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作出判断和选择,自觉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规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13]

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表现为教育者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引导,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性。随着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和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人们将会把越来越多的客观力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10]在今后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者更多地承担起管理、服务、指导职责,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格。

三、坚持“马中西”相融合的路径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创新既离不开对传统精神的继承,也离不开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交流和融合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容低估。有学者在谈到中国核心价值建设基本路径时提出“‘马中西’融合”概念,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为重要知识借鉴”,[14]它同样适合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发展,面对西方先进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在继承发展我国传统优秀方法基础上,吸收人类优秀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成果,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一)方法融合创新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9]它为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具体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提供科学指导。“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整,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10]因此,它给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科学性的深层理论基础。在继承前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许多科学的方法理论体系,使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更具合理性。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理论品质促使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不断吸收借鉴现代科技方法,使之永远保持合理性。

(二)方法融合创新应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根基

有学者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型思想理论系统,它是中华民族的母文化,以民族价值信念、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语言和民族生活方式为基础,是民族生存的根,也是民族的标识系统,只能批判地继承、发展和现代化,而不能脱离,更不能抛弃。[14]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教育方法思想,即使在当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仍有强大生命力。随着全球性的交往的普及,个体的自由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于是,个体道德修养就具有了支撑全球性的人类生活的意义。在教导自我修养的问题上,儒家君子“反求诸己”的修养方法,显然是对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重大贡献。“反求诸己”在道德教育上的特色在于,它指示了一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的内在修养的方向。自我主动和内心体验是这种方法的两个重点: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来自于“他律”的道德教育;它也不是一种向外寻求“他律”的道德教育。这种方法的采用,将带来道德教育方法的根本转型。[4]

(三)方法融合创新应吸收借鉴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也是一个巨型理论知识系统,包含丰富的知识财富,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创造了巨量的知识和技术。二是建立了“个人本位”的西方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一般而言,文化系统大致有三个层次:知识层面、方法层面、价值信念层面。在知识和方法层面,可采取“拿来主义”,但在价值信念层面,问题既多又复杂,只能采取“批判地吸收”政策。[14]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创新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以宗教教育为手段的方法阶段、以权威教育为手段的方法阶段和以隐蔽教育为手段的方法阶段。[15]在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涌现出许多教育方法,我们应坚持“综合创新、为我所用”的原则,对这些优秀方法进行吸收借鉴。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应放弃中西对立的僵固思维模式,摒弃盲目的华夏中心论与西方中心论观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开放的胸怀和眼界对待西方教育方法,积极吸收西方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元素,逐渐创建出既具有国际性、普遍性和科学性,又具有民族性、本土性和独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标签:;  ;  ;  

当代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