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邓计妹论文_邓计妹

邓计妹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手术部 陕西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前准备,实验组予以个性化术前访视,其他的手术临床护理方式相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4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44%。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术前访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关健词:个性化术前访视;手术室;临床护理

随着个性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工作的中小断实践及应用,其逐渐成为一块重要的工作内容,其对于保持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的身心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1]。现本文特选出2016年3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对其行个体化术前访视,发现护理效果良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1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44.3±1.7)岁。实验组61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9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5.2±1.9)岁。经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61例患者,给予常规术前准备,不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实验组61例患者,予以术前访视,具体内容有:(1)术前评估。巡回护士在术前1天下病房,阅读两组患者的病历、了解病情及具体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护理记录,详细了解患者情况。记录患者的一般信息、身体状况、健康史、手术相关信息、患者对手术的知晓程度。(2)个体化术前访视。个体化术前访视控制在1小时左右。通过个体化术前访视,详细了解患者睡眠状况、心理状况、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和社会支持状况;对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差异分别给予心理疏导;从手术室护理层而详细介绍手术口的、术前注意事项、手术体位以及手术体位的特殊要求及其训练方法、麻醉和手术大概过程、术中可能感受、备血重要性、输血相关风险、手术室工作流程等,让患者为配合手术和适应手术室的环境做好心理准备[2]。(3)手术室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除做好一般护理,仍需做好以下工作:①摆放体位时,支腿架与大腿在仰卧屈髓时的高度相等,外侧垫上软垫,以免压迫肢体出现压疮;腿托应与小腿平行并托在小腿肌肉丰满的部位以免直接压迫胭窝和胖骨近段;维持膝关节屈曲90°~100°、双下肢分开80°~90°;注意保护隐私。②手术中,尽量缩短头低足高位的时间;不要将器械堆放在病人的上腹部,提醒术者减少前臂对上腹部的直接压迫,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及时提醒手术助手和洗手护士不要压迫病人的膝关节,保持上臂外展小于90°,防止外力压迫给患者造成额外损伤;定时按摩肢体,以减少血栓形成等体位并发症。③手术结束后搬运病人时,应做到轻、柔、稳,切忌动作粗暴[3]。(4)术后回访。于术后第1天、第3天回访病人,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色泽、温度、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提醒患者如有异常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时间及其护理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后,调查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满意:护理评分≥90分;基本满意:护理评分70~90分;不满意:护理评分<7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61例患者中,满意25例(40.98%),基本满意21例(34.43%),不满意15例(24.59%),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41%。实验组61例患者中,满意41例(67.21%),基本满意16例(26.23%),不满意4例(6.56%),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44%。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很多患者来说,在手术前都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为了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状态最优,有效缓解患者的手术情绪,就需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可以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病情进一步了解,为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相关问题,如术前准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及术后护理等等。通过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访视,使得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并保证患者的手术状态达到最佳[4]。研究证明,个体化术前方式能够对患者术前的应激变化有效减轻,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室的相关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方式,与患者进行直接沟通,从而让患者了解了有关手术的具体情况,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及相关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对患者的手术认可度也进行了有效提高,进而对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进行了减轻。

本文选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对其行个体化术前方式,发现护理效果良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1%。

综上所述,个体化的术前方式可以通过与患者的及时沟通,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反应给手术医护人员,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从而减少手术中风险,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汪玉瑛.手术室开展系统整体护理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16,2(8):215-216.

[2]刘均娥.与病人沟通的重要技巧一同感心[J].中华护理杂志,2015,9(5):39-40.

[3]李晶.术前访视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的浅谈[J].当代医学,2016,5(2):127-128.

[4]杨昊.以人为本的术前访视在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医药,2017,3(2):37-38.

论文作者:邓计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的作用邓计妹论文_邓计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