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丰利医院检验科 江苏如东 226408
【摘 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诊断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至2015 年3 月收治的2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本次探讨的实验组,另外选取20 例体检健康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照组,比较其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含量,并对比其阳性检测率。结果:两组检测患者经过检测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检测患者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结果能够有效的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依据,并且具有准确及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Ⅰ;心肌损伤;临床;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367-01
在心肌损伤中,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多发性急性,并且该病的起病较急,发展速度也快,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早期诊断在抢救中有着重大的意义。有相关研究证明,心肌出现损伤时,患者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能够被检测出来【1】。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对两种类型患者进行心肌肌钙蛋白Ⅰ检测,并比较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 年5 月至2015 年3 月收治的2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并将其作为本次探讨的实验组,另外选取20 例体检健康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照组。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3 例,女患者7 例;年龄为53 至72 岁,平均年龄为(62.53±9.72)岁。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15 例,女患者5 例;年龄为54 至74岁,平均年龄为(64.23±10.09)岁。两组检测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检测指标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出现心肌梗死症状时,对其静脉血进行抽取;对照组患者则直接抽取静脉血。两组检测患者待抽取好血液后,对其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进行检测,其中运用免疫法对两组检测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检测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检测结果,并进行对比。在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中,若血清中的含量大于1ng/ml 时则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检测患者进行检测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 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进行检测的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检测患者经过检测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见表1),两组检测患者之间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并且其死亡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心肌梗死制定的标准为:①患者的胸部会有持续性的疼痛感;②运用心电图进行检测时,ST 段会有升高,并且会出现Q 波;③心肌酶的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2】。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只能诊断约5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搭配标志物进行检测时,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在临床中,当患者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会破坏心肌细胞本身的完整性及通透性,使心肌细胞中的化学物质侵入至患者的血液循环中,在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心肌出现损伤后,通过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能够准确的将其损伤状况反映出来。在本次探讨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含量均高于正常患者,并且阳性率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充分证明了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有效性。
综合以上所述,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检测结果能够有效的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依据,并且具有敏感性高、准确以及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军.心肌酶与肌钙蛋白在诊断心肌损伤时的价值比较[J].医学信息,2014,36(9):393-393.
[2]崔文章.正确应用心肌肌钙蛋白判定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3,32(17):174-175.
论文作者:王宇峰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蛋白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含量论文; 损伤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