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第二幼儿园 四川 阿坝 624100)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107-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细致工程,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开展与成效,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直接决定了家长工作的成效。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是有限沟通等前提。
良好的沟通氛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让人产生好的心情,拉近沟通双方的关系,使沟通更加融洽和谐。特别是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年龄、职业、学历层次不同的家长,与他们每天都有着必不可少的交流和沟通,有些价值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关心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而有些家长从不主动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当零食主动与他们交流时,也少数家长没有应答,听完后拉上孩子就走。作为老师一定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二、较高的理论水平时有效沟通基础。
教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关注,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工作认真负责,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家长的认可和尊重。同时要注意用专业知识去引导说服家长。从表面看现在的家长年轻,有知识,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做法,但大多数家长不是专业出身,没有系统的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很强,有的家长不理解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措施,觉得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游戏只不过是玩玩,不重视,没时间就不来,老师要求准备的活动材料也不配合。还有的家长比较粗暴,对孩子的过错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打,久而久之孩子变得胆小内向。。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要用专业的知识,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目的,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孩子,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逐步的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从而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专业人员,一切都是从孩子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良好的教育行为,专业的知识,这是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
三 、适当的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身子女,父母对他们是百依百顺,宠爱有加,家里人围着他转,很难看出孩子存在的不足,但孩子一步入集体,身上的坏习惯就显现出来。在家园交流中,有的家长敢于正视孩子的缺点,有的家长则不喜欢听老师说孩子的缺点,尤其是那种告状诉苦为主的交流方式。但老师又必须要指出孩子的不足,所以适当的技巧是有效沟通的关键。
四、教师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场合。
比如放学接送孩子时,交谈一定要简短,因为许多家长都在等着接孩子,如果你跟某一位家长聊得时间太长,其他家长难免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这时候的交谈,一般以一两句为宜,与家长交谈的内容也应以表扬为主,或以交流孩子的身体情况为主,绝不能以批评为主。因为此时周围有很多家长,教师的批评会让家长觉得丢面子,就算表面上接受了,心里也会对老师产生不满。如果有重要事情,需要长时间与家长交谈,就应该安排在其他时间。
五、谈论孩子缺点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对孩子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全面,既要肯定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在谈孩子的缺点时,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要"多报喜、巧报忧"。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能时不时生动地描述出其孩子在幼儿园某一环节的可爱表现,这样家长自然会从我的言谈中感受到对他孩子的关爱、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并留下了教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双方就很容易沟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面对孩子的缺点时,一次只说一个方面,只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把孩子所有的缺点错误都罗列一遍,这样只会让家长更沮丧,甚至对教师的能力表示怀疑。也不要经常对家长抱怨其孩子给自己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带来多少不便和麻烦,给其他孩子造成伤害或有不好的影响等等,而是要强调孩子的缺点对他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让家长感觉到我的目的是为他孩子着想,而非为了工作上的便利。如果与家长很熟悉,可以说得直率一些。有些家长自尊心强,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感到有压力。所以,教师特别要注意方式,可以说先一些孩子的优点,再慢慢引入其他话题,这样,交流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多报喜,巧报忧",那么大事就会化小,小事就会化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沟通、交流、合作中,家园共育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潜能,幼儿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家长论文; 孩子论文; 幼儿园论文; 缺点论文; 教师论文; 幼儿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