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军学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文_王军

从美军学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文_王军

王军

(空军指挥学院,北京 100097)

摘要:3月12日,习主席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扎扎实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出“要密切关注世界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动向,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军民通用性强、产业关联范围广、辐射带动效应大等特点,是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

关键词:军民融合 科技协同 十九大

3月12日,习主席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扎扎实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出“要密切关注世界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动向,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先进制造技术具有军民通用性强、产业关联范围广、辐射带动效应大等特点,是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也是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发展战略,已经持续实施60余年的美国国防部制造技术规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制造技术规划持续实施六十年,具有良好的战略延续性

1956年,美国国防部按照美国法典的规定建立国防制造技术规划。自此,制造技术规需的制造技术,促进先进技术快速、经济、低风险地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国防部计划。从60多年的实施历程来看,制造技术规划保持良好的战略延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立法保障规划的长期稳定实施,组织体系科学完整。美国法典第10篇第2521项以及国防部4200指令、《国防授权法案》等对制造技术规划的组织、管理与实施均有明确法定要求。制造技术规划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国防后勤局、导弹防御局等6个子规划。

二是实施合理均衡的投资策略,确保“花小钱,办大事”。近年来,制造技术规划年度预算维持在2亿美元左右,约占国防部科技研发资金的1/300。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预算,制造技术规划通过军方与工业界、学术界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广泛合作,明确最迫切的军事需求,聚焦共性制造问题,综合考虑需求级别、技术风险、时间进度等因素,均衡各军种和各技术领域的投资分布,确保回报率最大化。

三是对规划整体布局和重点技术领域及时进行适应性调整。60多年来, 制造技术充分考虑不同历史时期国防和军队的需求,根据变化进行适时调整。比如,2006年,围绕对多军种或多种武器装备产生重要影响的共性关键制造技术,专门设立国防制造科学与技术子规划。为提升军工企业生产效率,快速响应作战需求,2010年,制造技术规划对重点技术领域设置进行调整,新增“先进制造企业”重点领域,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等方向,旨在实现企业内部的全数字化和企业间互联,确保高度互联与协同的工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以国防需求为牵引,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军民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一是为美国保持军力优势提供重要保障。二战以来,美国始终重视利用技术能力保持军事力量优势,为此先后提出三次抵消战略,即用技术优势抵消对手的数量优势,或用颠覆性技术带来的能力抵消对手的军事优势。在第一次抵消战略指导下,制造技术规划通过突破核武器关键技术建立了可靠的核能力;在第二次抵消战略指导下,制造技术规划利用全面质量制造和六西格玛管理原则,聚焦精密制导武器、隐身系统、空间/夜视传感器和计算机网络,大幅提高武器装备的产能与质量,增强国防工业能力;在第三次抵消战略指导下,制造技术规划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等颠覆性技术和新兴前沿技术,为实现下一代军力投放平台和先进武器系统的先期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引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方向。过去60多年,制造技术规划资助研发的多项制造技术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对民用制造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制造技术资助开发的数控机床和自动编程语言、先进微电子制造、光学元件磁流变抛光等技术为当前民用制造业广泛采用,制造技术规划也是增材制造、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等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热点的推动者。

三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效益显著。从上世纪80年代起,制造技术规划通过军民协同的方式,资助建立了11个制造中心,如国防制造与加工中心、海军金属加工中心等,这些中心通过协调国防部、工业界、学术界,提供制造技术研究、咨询等服务,为先进制造技术军民协同创新及技术转移运用发挥了关键作用。制造技术规划在2003~2005年间启动的上百个制造技术研究项目成果在武器装备上获得应用,带来超过63亿美元的投资回报。针对F-35战斗机,投资1450万美元,预计通过成果转化运用,未来30年节省11亿美元采购成本,并且这些技术还可用于其他武器型号研制;针对弗吉尼亚级潜艇,实现每艘潜艇艇体采购成本节省超过2770万美元。

三、制造技术规划与国家制造业发展紧密结合,是军民融合发展重要平台

六十年来,制造技术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几经变化,从最初的军民分离、发展到军转民、民参军,再到充分依靠民用制造的力量,兼顾军民需求,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制造技术规划实施的前十年,先进国防技术以国家安全为由与民用领域完全隔离。接下来的三十年间,技术逐渐从国防领域向民口转移,民用领域获得大量先进制造技术,显著促进国家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后,全球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民用制造技术研发创新愈加活跃。近五年来,民用技术越来越能够满足苛刻的军用环境和寿命要求,军民融合逐渐深入。

在美国国家制造创新网络建设过程中,国防部通过制造技术规划寻求军事需求与民用需求的结合点,牵头组建8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公私联合、成本共担的方式进行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创建可持续的制造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美国国防部挖掘和利用未来制造技术、满足国防工业和装备发展需求的关键途径。比如,国防部牵头的国家轻量化 制造创新中心总部位于美国汽车制造业中心底特律,新型金属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将使未来军用车辆和商用车同时受益;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位于老工业基地扬斯敦,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不仅能够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维护带来变革性影响,同时也将为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复苏带来转机。

四、美军先进制造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启示

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如何立足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大势,科学把握方向,明确战略目标,是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就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借鉴美军60年的发展经验,以下几点思考与启示供参考。

一是以国防需求为牵引,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军民协同创新。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确保面向国防需求的先进制造技术规划的战略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推动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二是国防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国家工业基础、地方经济、区域产业紧密结合。构建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力度,使军民两个方面同时受益。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进程中,在军用技术具有优势的领域,由军方或军工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利于促进军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尽快产生实效。

三是密切关注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动向。对美欧等军事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协同创新活动、创新机制、创新成效等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摸清发达国家推动国防制造协同创新的思路与做法,为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提供方向引导与借鉴。

作者:王军,空军指挥学院研究生

论文作者:王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从美军学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文_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