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高一新生跨过物理学习“高门槛”论文_薛介忠

如何帮助高一新生跨过物理学习“高门槛”论文_薛介忠

薛介忠 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在高一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一现象,某些学生中考物理能考95分,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往往变成了59分,甚至更低。老师难以理解,学生难以接受,这就自然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出现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高门槛”。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跨过“高门槛”,尽快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门”,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究其原因

1.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学的学习,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应用,都需要对逻辑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对这种个性思维的准确了解和把握,对高一学生来说,显然难度较大。 

2.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建立各种物理模型时显得困难较大,然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模型又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对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需要我们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建模过程就是对复杂事物进行合理的简化,也是人脑对事物的思维加工过程。

3.初高中教材的不同特点,也是新生产生物理学习“高门槛”的原因。初中物理由于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容易理解,不需要过多的思维的加工,一般不需要建立复杂的模型。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还没有高中这么明显。

进入高中学习后,学生往往感到模型抽象。进入高中后,由于未深入理解,即使背得定义、公式,因不解其意,不注意适用条件,便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而对万花筒式的题型变化,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失去了信心。从教材内容来说,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这五部分内容中最难的部分“力学”放在高一起始阶段,也就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造成障碍。这是目前课程体系让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存在。

二、如何帮助高一新生跨过物理学习“高门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更需要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门槛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动力,从而克服学生的相关思维障碍,迈过这一学习门槛。

2.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和模型,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和模型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

3.对于初高中教材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的应该采用相应策略。

(1)通过表格对比法整理易混概念与规律。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时,可引导学生列表进行对比,该方法适用于类似容易搞混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2)框架示意图法适合整理关系复杂的概念与规律的关系。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特别是有些交叉关系的,用语言表达很难讲清楚,而用框架示意图则一目了然。当然这种图与上面两种情况相比要困难得多,只有对物理内容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画出理想的框架示意图,而框架示意图又使我们在识记知识方面更加轻松。

(3)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树形结构图法和框架示意图法适合在一章或一个板块学习之后,因为这个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零散概念,它们互相影响,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觉得自己越学越糊涂。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整理这些知识,用一条或几条线把这些概念串起来,构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树,把所有概念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物理概念。

(4)流程图示法适合对概念和规律形成的思维过程进行总结。流程图示法有点类似于框架示意图,在解题时流程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题目快速定位,并确定使用何种手段处理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论文作者:薛介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如何帮助高一新生跨过物理学习“高门槛”论文_薛介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