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步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发生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鉴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本文就食品检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食品检测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引言
食品安全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的事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巨大影响。进入新世纪来,随着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要求食品检验检测部门进一步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市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保证食品市场秩序稳定。由于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强化质量把控,认真操作,注意每一个检测环节的细节问题,以提高检验检测的准确性和理性,避免不合格的劣质食品进入到市场,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1食品检验检测
1.1食品抽样检测原则
随机抽样原则。在食品抽样检测环节,有关人员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需要对抽样检测的食品提出数量上的要求,与此同时,为了使抽取样品的科学性得到保障,必须遵循随机抽取的原则[1]。第一步是要做好检测工具清洁工作,从而使检测用具能够保持原有的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自觉做好检测用具防护工作。
区别取样原则。因为食品存在固体和液体区别,所以,在抽样检测过程中, 必须将检测对象进行区别取样,例如某一工作人员在检测固体食品时,首先将食品捣碎,然后再进行取样;在液体食品检测环节,取样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将其进行摇晃,保证将其液体摇匀。
2食品检测质量控制
2.1检测方法分析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目前我国有关人员在食品质量检测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例如生物学检测,理化检测,感官检测等,其中理化检测主要包括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电学法;生物学检测主要有聚合酶反应技术,传感器技术[2],芯片技术等。通常情况下,仲裁法是食品检验方法的首选方法。实验室条件无法满足用仪器分析法的时候可选用化学分析法;不同食品中含某种成分含量不同时选用的方法不同,如测定食品中的钙含量,牛奶中的钙含量大概是每100 克牛奶中含钙100毫克,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进行测量,而保健品鹿产品胶囊中的钙含量是20%左右,在不减少取样量的前提下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可选用EDTA 滴定法对这种高含量钙进行测定[1]。滴定法较通常用于测定循环冷却水以及天然水总硬度。在食品检测检验过程中,还可以使用EDTA 滴定法来测定食品中某些化学物质含量。如在一些对于一些高钙食品中的钙元素含量的测定,就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即火焰法来进行测量。如果测定的食品中的钙含量符合标准,即合格。但是,同样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来进行测量,用来检测某些含钙量低于30% 保健品,则会出现很大的误差。所以,在选用EDTA 滴定法进行测量的时候,所需要检验检测的样品中的检测元素应该是高含量的[2]。
2.2实验室环境与检测检验人员素质要求
2.2.1实验室环境要求
食品检验检测中,实验室环境条件很容易影响到食品检验检测结果。特别是食品样品理化检测检验分析对于环境温度控制非常严格的。因溶液对环境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温度过高,液体膨胀而影响到体积。再者当前一些饮料中存在着可溶性固形物,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 30℃,才能够查出校正值。通常情况下,实验室的环境温度最好要保持在20℃。在对样品进行温度校正的时候,校正值达到零。
2.2.2 对检测检验人员素质要求
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结果误差较为普遍,但可以有效避免。食品检测检验人员,除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要有较高职业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目前来看,很多工作人员对仪器不熟悉或者操作不熟练,往往导致了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及检测的准确率,需要适时进行知识、技术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3食品检测存在的不足
3.1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手段落后
国家对食品检测越来越重视,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的地位相对较低,许多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都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而来。因此目前的食品检测技术,往往无法及时、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结果。食品检测技术需要提升和改进。此外,大多数食品检测标准都是基于每个行业自身设定的标准,缺乏国家统一标准,这使得各种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标准不同,这一问题也需要给予重视、解决。
3.2监督环节不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检测监管中存在很大问题,许多监管工作只是存在于形式上,而不能在具体的生产中实施。在食品检测监管中,要完善食品检测机构设备设施,重视对检测人员能力的验证和评价。从地区来看,我国食品检测机构分布不平衡,基层食品检测机构稀缺。从检测主体来看,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与当前的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若检测项目不到位,很可能导致食品检测脱节,出现严重问题。
3.3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
食品检验和检测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泛的技术性工作,产业链涉及广泛,从农业原料的产出到最终产品进入市场,涉及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有食品安全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产生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个完整的食品检验和测试系统,将所有的环节整合在一起,而不是处于碎片状态。但是,在我国的食品检验和检测领域,整合力量明显不足。食品检测与生产企业的利润密切相关,许多企业削弱食品质量检验和检测工作,以追求最大化利润,加上大规模的市场流通渠道,加大了不合格食品涌入市场的可能性。
4食品检测问题改进措施
4.1加强市场的检测力度
首先,我国应根据结合食品检测工作实际,构建全面、系统的质量安全型监管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对食品安全质量进行全方位监管。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公开食品质量信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最后,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对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营业执照进行定期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4.2提升检测人员的素质
相关部门应该定期为食品检验检测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对食品检验检测人员的培训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二是食品检验检测的方法。工作人员通过参加培训,可以学习先进的检验技术、科学的检验方法。
4.3设置更为细致的检测内容
在检测内容的设置中,需要根据目前人们所食用的食品进行细致的分类,做出检测的合理规划。对于不同种类的食品设置更为细化的检测内容,使得检测的结果更为精确。
4.4加大资源管理力度
为确保食品检测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作为检验工作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完善资源管理制度,例如命令某人专门负责药品以及检验设备的出库,入库,调动,记录等任务,要求人员加强对药品的严格管控,不符合标准的药品、设备等坚决不能进入仓库,实验室。另外鼓励有关人员不断创新食品检测技术,并对于提出创新想法的员工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此方式来调动人员工作的主动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切身利益等息息相关,因此作为食品质量的检验人员一定要保证检测工作的严谨性,并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从而在提高自身专业检测水平的同时,促进我国食品检测工作机构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 食品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分析[J]. 科技风, 2017(6):121-121.
[2]韩艳霞. 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3(11):25-27.
[3]朱熠.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探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8(14):54-55.
论文作者:田金燕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食品论文; 工作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人员论文; 含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环节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