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开始培养创新精神_升学考试论文

从小开始培养创新精神_升学考试论文

从小抓起,培养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本学者乾侑的研究表明,九岁以前是儿童的创造力的启蒙阶段。美国学者托兰斯的研究结论是“从幼儿期到小学三年级儿童创造力发展最快。”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

一、游戏比赛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学生的注意力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

兴趣浓厚时,也正是学生思维想象最丰富之时,其创造的灵感最易迸发。为此,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开展了“巧记字形”的比赛。其目的就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如学生用“武人不带刀”巧记住了“武”字不带撇,避免了书写的错误;再如“抢”这个字,学生很容易将右边的“仓”写成“仑”,而且多次纠正也收效甚微。这时,我发动学生集思广益,想办法如何巧记。有一位学生想了这样一种方法,他说,左边的提手旁表示用手去抢,右边表示粮仓的仓,抗洪抢险时,解放军叔叔只有到粮仓里才能抢运到粮食,去昆仑山哪儿有粮食呢?”听了这话,全班同学都会意地笑了,自然,那些写错字的学生也记住了。造句练习更是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创新的好机会。我鼓励学生造与众不同的句子,学生在比赛造句的过程中,兴趣极为浓厚,求异思维尤为活跃。此时,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质疑问难 敦促思维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创造的关键是思维”,而质疑问难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也必须重视质疑问难。

如教学《美丽的公鸡》,我先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提出好多问题。这样,学生有疑而读,动机强烈,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当学完描述公鸡的外形美这部分后,我又启发学生:“读到这儿,你们体会了公鸡外表的美丽,同时一定感到公鸡虽有美丽的外表,但却很骄傲,很得意,你们再看看题目,有什么想法吗?”学生马上就提出,题目不妥,应该换一下,叫《美丽骄傲的公鸡》。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换,可以吗?”学生各抒己见。于是,我再让他们看书,直到弄清问题。由于学生是带着探究心理进行学习,因此思维异常活跃,极易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三、弹性作业 显示自主

“主体性就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给学生布置抄生字和抄词练习时,可以搞“弹性作业”。学生已经会写的字,可以少写甚至不写,而不会的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多写几遍。再如,我们安排了“A、B、C套餐”等, 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分门别类地布置作业。A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 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套餐的题型较A套餐要低一层次;而C 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既避免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克服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不下”的现象。陶行知先生说的“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这个道理。

标签:;  

从小开始培养创新精神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