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观察论文_丁永斌

调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观察论文_丁永斌

丁永斌 (山西省昔阳县医院 045300)

【摘要】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属咳嗽、喘证范畴。其核心病理机制为肺气虚损,气管不利,痰液阻塞。治疗的关键是扶正,利气,怯痰,敛肺四个环节。临症灵活应用调肺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调肺汤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031-02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中老年人的发病率较高,临症以咳嗽、咯痰或气喘为主要表现。冬春季多发,常有急性发作,进展缓慢,进行性加重,常发展成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肺衰竭、肺心脑病,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笔者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遵循三部六病的辩证规律,以整体协调,突出局部的治疗原则,应用调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选自2000年-2008年门诊或住院病历。诊断符合1979年全国临床专业会议修订“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87例中男性68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0岁,其中30-39岁6例,40-49岁13例,50-59岁33例,60-80岁35例;合并肺气肿11例,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7例。

2.治疗方法

调肺汤:麻黄10克 杏仁10克 石膏30克 栝楼10克

沙参20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5克 粟壳5克

柴胡15克 黄芩15克 党参30克 苏子30克

川椒10克 甘草10克 大枣10枚

用法:上方加水1000毫升,煮取300毫升,将药汁倒出,再加水8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渣,两次药汁混合,煮沸,分早晚空腹服。10剂为一疗程。加减:痰甚者去粟壳加桔梗;痰黄者加鱼腥草;心功能差者去麻黄、党参加苏叶、人参。

二 结果

1.疗效评定标准(自拟)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2年以上未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2年内有复发但症状轻,每年不足一月。

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每年发病不足二月。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病情逐年加重。

2.结果

治愈 67 例约占77%;显效14例约占 16.1%;有效4例约占4.6 %;无效2例约占2.3 %。总有效率97.7 %。

三 典型病例

患者,宋XX,女,50岁。2003年2月13日首诊入院治疗。住院号:34699。患者间断咳嗽、咯痰8年,每年冬春季节多发病,感冒后致病情加重。每次发病或住院或门诊给以抗炎,止咳化痰治疗。病情逐年加重。患者与2003年2月4日感冒后致咳嗽、咯痰加重伴气喘门诊给抗炎,止咳化痰平喘治疗,病情稍好转。2月12日再次感冒致病情进一步加重。2月13日入院治疗。入院表现咳嗽、咯痰、气喘,不能平卧,口唇稍紫绀,痰多黄而粘,不易咯,神疲乏力,纳差,寐差,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查体 T :37.3℃ R:32次/分 P:110次/分 BP:170/120mmhg。精神差,端坐,口唇稍紫绀,桶状胸,两肺可闻及喘鸣音,湿性罗音,右肺较重。心律齐,心率110次/分,各办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余(-)。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5.4×109 HB 110g/L Sg 72% L 28% BS 6.1mmol/L。心电图:心动过速,顺钟向转位,ST段 ⅡⅢAVF及V4-6下移,T波 各肢导及V4-6平坦或低平。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感染,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入院给予抗炎,降压,止咳平喘,改善心功能治疗,同时给以中药调肺汤,去麻黄,党参,粟壳加苏叶10克,人参10克,鱼腥草15克治疗。患者住院治疗4天咳嗽、气喘好转,咯痰减少,听两肺喘鸣音消失,湿罗音减少。随带中药上方10剂回家治疗。

二诊:患者于2003年3月1日再次就诊。自诉服上药后病情日渐好转,咳嗽咯痰明显减少,痰易咯出,无气喘,精神食欲好,二便正常。查舌质红,苔黄,脉滑。听两肺少量痰鸣音。随继服上方10剂。

三诊:患者服完上方10剂后再次复诊。自诉病情明显好转,仅晨起时咳嗽,痰少量,易咯,日常活动时无气喘,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和缓。听两肺呼吸音清。随处以调肺汤原方,嘱坚持再服用20剂,以巩固疗效。

患者服用40余剂,后随访3年未再复发,病告痊愈。

四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传统中医属咳嗽、痰饮、喘证的范畴,临症以咳嗽、咯痰或气喘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病理机制为肺气虚损,外邪入侵,气管不利,痰液阻塞而发病。治疗不外扶正,利气,怯痰,镇咳四个环节。

1.协调整体是治病之本。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空气中的清气(O2),呼出人体代谢的浊气(CO2)来完成气体交换。同时空气中的外邪(细菌、病毒、微生物及灰尘等),借空气为载体侵袭呼吸道和肺,所以肺不仅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还有抵御外邪侵袭之功能,肺的功能正常与否是发病的关键。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健康,发病的人群中老年居多,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正如古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只有当肺功能下降不能抵御外邪时方可发病。改善肺的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治疗疾病之根本。临床上许多患者发病后应用抗生素,祛痰药对症治疗,疾病暂得缓解,一旦受外邪侵袭,则再次发病,如此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病情日重,这是治病未治本之故也。所以祖国医学称“治病必求于本”。那么如何来改善肺的功能呢?要靠整体协调,整体协调要靠半表半里部气血来完成。我们知道手受血而能握,目受血而能视,肺受血而能司呼吸,全身各组织器官无不受气血的滋养方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肺内有大量的动静脉血管,气血较旺盛,所以气血的盛衰和是否调畅直接影响肺的功能。所以通过整体协调,调畅气血就能改善肺之功能。调肺汤中应用小柴胡汤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里有表真正达到了阴阳并举,上下表里贯通,起到了协调整体,以利各器官的功能恢复,从而增强抗病之能力,使疾病痊愈,不易复发。

2.利气是治病之关键。我们知道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是外邪侵犯,气管、支气管引起的慢性炎性病变,致气管、支气管痉挛,狭窄,痰液阻塞引起气管不利,不能正常呼吸,呼吸功能下降,这些痰液既是病理的产物,又是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所以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排除痰液,是防止病情加重和治愈疾病的关键。调肺汤中选用麻黄以扩张气管,缓解痉挛,杏仁宣肺利气,二药合用使气道通畅,有利痰液排出和呼吸功能的恢复,在防止病情发展,及早治愈疾病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怯痰是治病之核心。前面提到痰液既是病理的产物,又是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的因素。那么及时排除痰液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怯痰又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切断产生痰液的来源。痰液是由外邪侵入致气管、支气管的炎性渗出增多所致,清除外邪是控制痰液的关键。临症一方面通过协调整体,改善肺功能,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另一面应用清热解毒,清热化痰之品以清除病邪。方中应用小柴胡汤协调整体,用石膏清热镇静以减少分泌,加黄芩、栝楼以清热化痰,同时也可加入银花、鱼腥草等清热解毒之品,疗效更佳。再者滋阴以排痰。我们知道肺为阳脏,多燥伤阴,且久咳伤阴,肺阴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所以导致疾病久咳不愈。临症滋阴方能促进排痰,滋养阴液,痰液稀释,容易排出,气道得以通畅,呼吸功能恢复,疾病方可痊愈。故方中用沙参、麦冬以滋阴润肺,起滋阴排痰之功。

4.敛肺镇咳免伤肺气。慢支患者多久咳,必伤肺气,且治疗用药中有辛开之品耗散肺气,故久病者必加敛肺之品以保肺气。然敛肺有留痰之嫌,不利痰液排出,影响疾病治愈。所以痰多时不宜应用。在疾病后期,痰少后及早应用,以保肺气,使疾病早日痊愈。调肺汤中应用五味子粟壳起敛肺镇咳之功。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是在正气不足,外邪入侵引起气管、支气管的慢性炎症病变,以咳嗽、咯痰或气喘为主要表现。其核心病理机制为肺气虚损,气管不利,痰液阻塞。治疗的关键是扶正,利气,怯痰,敛肺四个环节。临症灵活应用调肺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论文作者:丁永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调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87例临床观察论文_丁永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