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作烈女或英雄的时代——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论文_王雨菱 史林洁 王洪杨

不必作烈女或英雄的时代——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论文_王雨菱 史林洁 王洪杨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摘要:《诗经》作为儒家经典之一,是西周至春秋社会的一面镜子,为我们研究女性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材料。本文将从重点描写《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独立自主、自由平等、追求爱情渴望幸福的爱情观、生命本质的自然流露。同时浅析产生的社会原因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读《诗经》。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自由

前言

关于女性的诗篇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是《诗经》所描绘的整个时代画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歌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那个时代女性形象,蕴含了丰富独特的女性思想,这些女性形象与思想背后体现的女性意识,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女性意识”在分析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更为准确地定位女性在整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深入地分析女性的各种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简言之,“女性意识”就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身,观照世界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它包括女性的情感、思维等多种心理活动。”[1]

一、《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一)独立自主

《诗经》中的时期是一个礼制初成的时代,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完善,设立了森严的礼法制度,用以约束和规范两性的结合。然而,面对严格的礼教约束,还有一些女性依然没有放弃对爱情和婚姻的期盼。她们渴望爱情,渴望婚姻,更渴望能够独立自主的选择良人。如《鄘风•柏舟》中的少女,为追求爱情,公开违抗父母,要求婚姻自主,至死不改。“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2]即便在婚姻中受到虐待和遗弃,一些女性在控诉丈夫的薄情行为时,却并不自怨自艾,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尊严。如《卫风•氓》中的女性,丈夫的“二三其德”没有让她怨天忧人,而是诀别时的坚决态度和愤怒的声讨,表现出她自尊自强自爱的性格。同时,她还告诫其她女子在爱情婚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沉溺。

(二)自由平等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展示出女性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现出女性在精神上不受压抑,行为上与男子平等的自由意识。《郑风•褰裳》中就描写了一位自由活泼,追求平等的女性。“子惠思我,寨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2]作为一首男女间的戏谑之词,女子要求男子涉水以表达爱意,语言不卑不亢,态度毫不羞涩扭捏,具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王风•大车》中的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拒绝了父母为其安排的婚姻,大胆的同自己心爱的男子提出私奔,“岂不尔思?畏子不敢”,[2]面对男子的犹豫不决,她却立下誓言,“毂则异室,死则同穴。”[2]她对爱情表现出来的执着和忠贞,表现出其在追求幸福时的自由意识。

(三)追求爱情、渴望幸福的爱情观

提及中国古代的婚恋观,我们往往想到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仿佛中国古代女性的婚姻完全不由自己做主。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有些过于偏激,至少在某些时代,女性在追求婚姻方面还是具有一定自主权的。《诗经》中所表现的爱情就是有较自主性的,《卫风•淇奥》里的少女在仰慕一位君子时,唱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2]她赞美其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充满威仪。这个少女不仅渴望爱情,还希望自己的爱人是一个才华出众、品德优秀的人。《召南•摽有梅》中女子坦然直率地要求男子追求自己。都体现了《诗经》中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以及不畏艰辛的追求幸福。

(四)生命本质的自然流露

《诗经》中的很多女性都具有单纯气质,一举一动发乎本心,一颦一笑任性自由。没有后代那么多顾忌,那么复杂的心态。“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哭而见之于涕,笑而喧之于言,无须什么掩饰,更不必唐婉似地“怕人寻问,咽泪汝欢”[2]地去瞒什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现出女性自身天然的本质,与他们对最原始的人性的大胆表达。即使当时社会男权专制是不可逆转的事实,礼教束缚下的女性地位也较低,但是一些女性仍然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追求所好之人、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诗经》中有这种自由平等的自主意识的女性,不再是低于男性任劳任怨的形象,而是争取平等自由的独立的个体。

二、《诗经》中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礼制形成初期的商周女性相对后世还比较自由

周礼是形成中的礼教,是春秋时期才完整起来的,不像宋代理学有沉重的文化重压。何况社会意识形态不是断裂的,原始意识仍有遗留。《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家者会之。”那时生产力低下,人口较少,人类自身生产还是第一需要。政府要惩罚的不是幽会者,而是适龄不结婚也不一肯约会的人。所以比起之后中国的封建朝代专制不断加强的情况,周代女性还是有很大自由空间的。

(二)女性的地位

1.社会地位

在《诗经》时代,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逐渐被降低和边缘化,参与社会的经济劳动也主要集中在采集、养蚕、手工业等方面,女性劳动的范围也逐渐被约束在家庭中。如《郑风•缁衣》中写道“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诗经》时代的女性在经济社会中处于次位,男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社会的主宰者。但是,女性积极参与了社会生产、从事采集、养殖等手工业,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这种贡献也为女性独立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当时女性形象如此饱满的很重要的原因。

2.家庭地位

宗法制度中,家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繁衍生息成为了人们对家庭中女性的首要要求。《周南•桃夭》《周南•螽斯》等都是对女子多子多孙的吟唱和描写,以此来暗喻女子的生育能力。在生产力低下的《诗经》时代,生育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女性在家庭中不仅是一个家庭组成的基础,还是一个家庭重要的凝聚力。在《诗经》中,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歌,那些离家远行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身处异国他乡,十分怀念家乡和家人。《豳风•东山》就是一篇典型的思家诗歌,以男性的口吻描写了一位远征的士卒在归乡时对家中妻子的思念。“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由于《诗经》时代战乱不停,许多妇女在丈夫远征时独自撑起了家庭的日常生活。由此推断,《诗经》时代女性的独立意识的产生也源于对女性对家庭的贡献。

(三)上古遗风

生殖崇拜最初表现在为女性崇拜,因为女子能够生育,初民还不知道男子在生殖中作用,所以初民对女阴感到特别神圣而觉得崇拜,这也是一开始社会以母权社会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一些原始的上古遗风,这种原始女性意识在进入父权制社会时并没有完全消失,表现在女性身上,就是自信自强的独立意识。[3]

总结

社会没有把《诗经》中的女性造就成重压下奋起拼搏的斗士,却赋予他们自由,醒染出她们的单纯。《诗经》女性没有机会成为贞洁烈女,也没有机会成为反礼教的英雄,没有古老或簇新的桂冠正是她们的幸运。哪一种意义上的英雄都是迫不得已才作的,总是带着太多的泪与血。“与其在崖岸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她们的心没有被供上神坛成为祭品,而是在自己胸中活泼泼地跳动。她们像一块璞玉,没有精工雕琢的细腻文理,也没有因此丧失浑成的天性自然,她们是男性文化樊篱外任性生长的旷野花朵。[4]

参考文献

[1]乔以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1988(1).

[2]韩伦译注.《诗经》.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3]宋书功.《诗经情诗正解》.海南出版社,2007.

[4]魏雅珍.《诗经》中女性独立意识探究[J].吉林工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4).

论文作者:王雨菱 史林洁 王洪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不必作烈女或英雄的时代——浅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论文_王雨菱 史林洁 王洪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