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在编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探讨_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在编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探讨_科学论文

编辑学研究中的自然科学方法论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探析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编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科学体系,有着自己特定的结构形态。编辑学是社会历史、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已有不少编辑界的前辈和同仁对编辑学的科学体系和结构形态进行过探讨并给出科学的定义,且探讨了编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归属问题,指出编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任何一门学科,其体系的建立和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都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从编辑学的科学体系、结构形态、研究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来看决定了编辑学属于社会学领域的一门新学科,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编辑学研究习惯于靠引经据典或根据国家方针政策的演绎和抽象思辩,而未能真正地立足于编辑实践,认真地把“取之不尽”编辑实践经验上升为编辑理论,因而这种理论显得空乏。再者,由于编辑学研究缺乏实证精神,一些所谓的理论实际上还只是一种假说,并未得到实践的验证;有些结论甚至在根据不足、事实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贸然作出,至于结论所依赖的条件以及可以推及的范围就避而不谈了。诸如此类问题不同程度也影响了编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此类问题的存在与编辑学研究缺乏实证精神和方法密切相关,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编辑学界未能认真地探索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最佳结合途径和方法,未能建立起编辑学理论与编辑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而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方法论的角度认真借览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以及一些实证方法,加强编辑学研究。

1 理论来自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但是, 当理论研究不能圆满地解决实践问题时,该作出调整的应当是理论研究而不是实践。因此,编辑学只有不断地根据编辑实践在现实中的新发展而加强应用研究,解决编辑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实际上,如果从科学研究成果带来的直接影响的角度而言,编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一样,也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应用研究是编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应用研究“常常构思为用来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它更多提供的是活动、行为、操作的基本模式。因此,应用研究的成果具有实践性、操作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对编辑实践更能发生功效,更受编辑工作者的青睐。

我国的编辑学研究历来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但是笔者认为目前的编辑学研究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联系及其转化问题,未能建立起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机制。如果仅从方法论上加以分析,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对于编辑学本身的方法论未作认真的探索,另一方面是我们仅仅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而忽视甚至否定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其它层次和门类的科学方法论价值,未能有效地借鉴其行之有效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使得编辑学研究的思路难以拓展,研究方法难以完善。

2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在当今时代已成为热门话题,人们不仅谈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同时也谈论从社会科学奔向自然科学的潮流。历史和现状表明,当今时代的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已领先社会科学,由于这种落差,社会科学类的很多学科已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并产生相应的新兴学科。从编辑学来说,它理所当然的应该接受自然科学潮流的冲击,接受它的渗透和冲击作用。这种渗透和冲击作用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直接运用自然科学的具体方法来研究编辑学问题,更不是机械地把自然科学的原理原则照搬到编辑学研究中去,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对编辑学的影响和渗透、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向编辑学的合理可行的移植。笔者并不赞同那种以为编辑学只要向自然科学看齐就能成为真正的科学的观点,因为编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但是编辑学如果能够在充分注意自身研究对象特殊性的同时,充分地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移植并改造自然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为编辑学研究所运用,特别是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这对于建立编辑学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发展编辑学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处于现象描述、经验总结和猜测性的思辩阶段。今天的编辑学研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还与之相象,但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很快摆脱了这种状况,上升为系统的观察、精确的实验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形成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应该说,生产上和技术上的需要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当时的技术发展中,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发明又直接服务于生产,同时,技术发展的需要又推动着科学理论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建立科学假说,然后通过科学观察或科学实验验证科学假说,然后发展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确立以后还要沿着实际应用的方向继续发展,这一方法使科学理论能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反馈信息,以便修正、完善;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已建立的科学理论实际应用的可能、途径和条件的应用研究,揭示出相应的技术原理,应用到社会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去。在整个过程中,实证精神是贯彻始终的,从科学假说的建立来看,它总是以一定的、确实可靠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事实资料为基础的,而这些确定可靠的事实资料主要来源于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而且对科学假说的形成提出了应具有原则上的可检验性的要求,即科学假说的客观内容应具有可直接观测性,以便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验证。从科学假说的验证来看,它总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直接地观测科学假说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以对假说作出直接的证实和证伪,或者通过观察和实验直接地观测由科学假说引出的逻辑推论,以对科学假说的逻辑推论的直接观测结果去间接地验证科学假说。在验证假说的过程中,随着新的确凿事实的出现,不是让这种新事实去服从原假说,而要使原假说符合新的事实,从而进一步修正、补充原假说,或者放弃已被新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原假说,建立新的科学假说。从科学观察和实验验证的结果来看,它总是可重复的,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会出现相同的结果,否则,这个结果或结论就会被否认,从而剔除那些错误的结论,保证自然科学本身的可靠性。

自然科学研究的上述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由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和自然科学相比较,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编辑学是研究编辑活动发生、发展规律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编辑工作、编辑规律、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编辑方法,它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较多,所以我们不可能幻想在编辑学的研究中,也可以同样反映上述这些特征,从而强求编辑学也要象自然科学那样纯实证化。但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机制,自然科学研究中确保科学性的那种实证精神是值得编辑学研究借鉴的。自然科学理论所依据的事实如果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等实证方法得到确证是正确的、全面的、必然的,而不是错误的、片面的、偶然的,那么自然科学就不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同样,编辑学理论如果不是以编辑实践中那些确凿的事实为依据、为基础,那么也是站不住脚的。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创造、形成的实证方法有实证、观察等等,自然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靠实验发展起来的,总结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应强调对变量的控制,并通过对变量的控制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有效地找出编辑的客观规律。过去在编辑学研究中只对某一编辑现象作一般的定性分析,并设有定量的分析,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缺乏必要的据数。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发展我国的编辑科学,就必须把编辑实践提高到相当高的地位,如果说,在自然科学中,从产生实践到科学理论的相互转化依靠了应用技术这一中介作用的话,那么,在编辑学研究中,编辑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这种中介作用,编辑实践不仅是形成编辑理论的基础,而且通过编辑实践所取得的科学理论成果更容易解决编辑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其应用性、操作性都比较强。

3 尽管编辑学的研究目前已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但是由这项工作刚开始,研究力量比较单薄,所作的工作较为肤浅,就整个编辑学研究方法这个大系统来说,编辑实践研究只是其中一个子系统,在编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在验证性研究、应用研究中,编辑实践才显示出它的优势,而不可能用编辑实践代替其它一切。

总之,编辑学要发展,编辑理论要有效地指导编辑实践,则在编辑学研究中应使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得以分化,目前,在编辑学还处于落后状况时,首先应加大力度加强应用研究,而加强编辑学的应用研究,则很有必要性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精神,以促进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相互转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标签:;  ;  

自然科学在编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探讨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