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论文_卢振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论文_卢振云

卢振云(广西岑溪市南渡镇杨冲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情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通过情感教育教学改变了以往语文教育的枯燥性,促使学生可以有效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逐步扩大情感教育的应用范围。本文从情感教育教学入手,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7)09-0191-01

1. 引言

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理性的思维,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容易从理性考虑事物转变为感性思考事物。当前,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情绪化。因此,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发挥的作用尤为巨大。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感染性教学,而感染教学就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本篇文章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及其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2. 情感教育教学概述

每个人都拥有情感,是人类在面对不同类型事情中引发出来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除此之外,情感也是不同的人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自身对于事情的认知,对某种事件或事物的判断与情感反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思想、意识是相当关键的,合理的情感反应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意识是最适宜的阶段。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情感教育,可以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意识。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合情感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种教育方式,通过上述方式的融合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如果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案的设计的过程中,要在教学的所有阶段渗入情感教育,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情感。在情感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感情,进而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 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3.1充分对教材进行挖掘与拓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情感教育。而大部分小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拥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通常体现的都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还要其对人生的思考。因此,在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语文教材,举例来说,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其体现的就是童趣和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具有感染力的肢体及个性化语言促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童趣,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朗读练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对课文情感进行理解,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而《再见了,亲人》中,则体现的是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其重点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在进行抗美援朝时所建立起来的感情,尤其是课文中的这些句子:“用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充分描述了中朝人民的友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这些语句作为切入点,提前准备好有关的抗美援朝资料,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引入,促使学生经由资料了解文章的内涵,理解文章的主旨、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进行深入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进行情境教学。

在开展情感教学的时候,创造教学情境是相当关键的。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语文教师可以经由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内进行语文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推动实际教学,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举例来说,在《七颗钻石》这篇文章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篇文章。在创设情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久旱情境图,由此可以让学生联想到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促使其对“水”和“爱”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当语文教师对画面进行展示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后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效的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创设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共鸣,进而促使学生在后期学习中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体会与理解。

3.3加强交流,实现情感共鸣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法:首先,在课堂上,教师要抛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沟通,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创设出轻松舒适的教学气氛。其次,教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些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不要对学生自由发言进行批评,充分尊重与重视学生。再次,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在进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由此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

3.4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

语文教育的主要趋势就是生活化教学。当前大多数文章中作者都是对生活的观察及体会,因此,如果学生想要获得情感教育,就要进行生活观察与探索,由此才能积累生活经验,获取生活情感。举例来说,在进行“理想”这篇文章的写作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询问亲人、查找有关资料或自我观察发现的方式对各行各业的特点进行了解,同时结合自身兴趣爱好、个性及志向明确自身理想,这些理想不是学生单凭想象形成的,而是经由相关的生活经验及体会获得的。因此,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个性及情感代入到文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热情及想象力,进而获取生活体会。

4. 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人文美

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有多种类型,也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加以渗透。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教材,进行合理的设置与安排,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文章的具体特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对于优美的文章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人文美,促使学生深入教学文章中,体验人物性格特征及故事情节,由此可以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这一过程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5. 结语

本文重点剖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薛猛.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吴迪.小学语文诗歌“立体化”教学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3]尚明英.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秦春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新课程学习(下),2014,01:136-137.

论文作者:卢振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论文_卢振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