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24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论文_骆宝玲

玩转24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论文_骆宝玲

骆宝玲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清燕小学5113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对运算的算理进行更好的理解,使其学会寻找简单又合理的运算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快速解决。算“24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关键词:算“24点”提高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学会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和交流,以及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由于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使得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很大困难。小学生较为好动,没有耐心,想要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可引导学生改革传统的学习形式,将游戏活动带入数学的学习中,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可见游戏的应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力。“24点”数学活动是一种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4点”数学活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弥补了长期从事大量运算给学生带来的数学学习负面影响。在一系列的活动程序中,学生的思维亲历了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24点”数学活动把活动和学习进行了有机融合,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了数学学习的成功,在数学学习的空间找到了乐趣,很大程度地给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提升平台,“24”点数学活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现实的实践研究意义。所以,我们以“24点”数学活动为载体,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发挥能动性,充分获取由活动所带来的成功感,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算24点”是生活中的一种益智游戏,是一种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它不仅能极大限度地调动眼、脑、手、口、耳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算24点”还是一种解题思路,常常练习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数学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技能与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思维方法是数学思维的导向器、思维方法越灵活多样,解决数学问题越顺利通畅。数学思维方法还体现出思维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形式、数学思维品质及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逻辑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演绎、归纳和类比进行推断;能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表述。二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三是运算能力。四是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进行“24点”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24点”这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寻找、探求多种答案的方法。这种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而不只是套用某个计算公式或运算法则。

1.可以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在算“24点”游戏中,由于牌的点数不同,所以运用的方法也不同,学生的思维也处于高速运转状态。在小组比赛中,要求在5秒内就要回答出算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得出24,才能赢,所以算“24点”游戏能够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2.可以训练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算“24点”游戏对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的要求很高。计算时对加、减、乘、除、括号等各种运算及运算顺序都有涉及,其实也就是四则混合计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在运算时不能发出声音,且不准移动牌,要求学生只能通过口算和心算在心中算出结果,甚至要在心中构思综合算式或不同的算法,对乘法口诀也是一种训练,所以说可以训练学生的口算和心算能力。

3.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算24点”,涉及到很多方法及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大的好处:

(1)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2)可以让学生健脑。俗语说:头脑经常不用会生锈,而且时间长了,反应也会更慢。“算24点”这个小游戏由于是调整思维,所以在游戏时脑部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并且循环加快,所以说对脑部也是一种保健。(3)可以训练学生在数学解题中的推理能力。有时常规的方法不一定会得出24,所以必须学会尝试从各种角度去推理。

4.可以看到别人的解题思路。由于人的思维是不同的,所以在解题中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在别人说解题方法的时候,可以去听、记住并予以借鉴,然后理解并用于实践中。

三、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力和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这一点对学生的发展很重要,它有利于学生克服迷信和盲从,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算“24点”活动过程中,先要出示一个牌组,就是在出示4张扑克牌后,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经过头脑加工,运用加、减、乘、除、括号等运算符号计算出24点。在这个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了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说出结果计算的过程。“24点”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由2个或4个人组成一个组开展竞赛,以最快速度算出24点。这种竞赛活动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学生把计算结果告知其他学生,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对于错误的思维,学生能够在组内进行反思。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

“24点”活动除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还能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基于“24点”游戏规则的易掌握性,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都能够轻而易举地算出答案,甚至算得并不比成绩好的同学慢,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活动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领悟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和独特的体验。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常规的“24点”活动,并以“智慧卡”的形式进行奖励。每天中午饭后3-6年级轮流在智慧乐园参与“24点”PK活动。“PK”活动时以4人为一小组,采取8盘5胜制。每天参与活动的同学都可以获得“智慧卡”1分作为奖励,当天记录员至少当3轮,然后凭记录表的记录可到登记员处换取“智慧卡”1分;晋级的同学可以参加每周五的周赛;每周的第一名还可参加每月的月赛。进入最终决赛的同学,根据名次分别奖5分、4分、3分、2分的“智慧卡”。获得的“智慧卡”还可以到老师处换取不同的益智玩具奖品。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学生不仅习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体验了成功带来的愉悦,同时还可以启发心智、激发兴趣,也能够融洽师生关系,实现学中乐、乐中学的目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最终使学生爱上数学。算“24点”活动能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探索、总结的过程中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运算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运算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都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24点”活动其实就是教师为学生创造的一个激励性的环境,让创造思维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丰富、人格得以完善。

总之,玩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其特有的学习载体,让孩子可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以释放情绪;玩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玩什么和怎么玩,不同的玩具和游戏会让孩子得到不一样的锻炼。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算“24点”数学活动,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金发 玩转数学智慧乐园[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何雪松 浅谈如何发挥数学中的“游戏”功能[J].小学教学参考,2008,(24):70-70。

论文作者:骆宝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玩转24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论文_骆宝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