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比较起来,不仅仅是知识面的拓宽,还涉及到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调整与改变。作为数学教师,在与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时候,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顺利地进入学习状态,并能很快跟上教师的思路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精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能圆满完成数学课的学习目标,这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境界,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策略一:设置悬念,导课新颖,创设期待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学生有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只要学生能认同、接受,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是好的方法。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时,笔者先给学生讲述“棋盘上的学问”这样一个故事来制造悬念: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国王为了奖励聪明的大臣,答应满足大臣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棋盘上放一些米,第一个格放1粒米,第二个格放2粒米,第三个格放4粒米,第四个格放8粒米,第五个格放16粒米,以此类推,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点儿米。”国王哈哈大笑。于是,国王命令手下满足该大臣的要求。但是放到后来,即使把国库里的米都拿来也不够了,这时国王才知道上当了,只好把该大臣杀了。当学生迷惑不解时,笔者不失时机地问大家:“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今天的数学新知识会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于是引入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又如,亦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把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32次,有多厚?有的说一尺厚,有的说一层楼高,……,学生兴趣盎然,争论非常激烈。此时,笔者明确指出,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依次为 2, , ,……, ,递增的速度非常快,最终厚度约有107公里,学生很惊奇,他们能更相对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如此之玄妙,学生的兴趣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于是,笔者抓准时机引入课题:有理数的乘方。学生也带着兴趣在笔者的指导下开始了学习。
策略二: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设疑、布谜、创设悬念等灵活多变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掌控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既不能故弄玄虚,也不能让学生一下子就想到问题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线段”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出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又如,初中数学教材中的“鸡兔同笼”问题,通过这个生活情景的创设,马上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会针对题目中的鸡和兔进行讨论,而且还会联想到:如果笼子里面是鸡和鸭,鸭和兔又会怎样?这样,学生就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其他动物,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样是这个问题,如果不是通过生活的情景把数学知识融入其中,那么学生就不能对这一数学知识有很好的理解。
策略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直观的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初中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
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的画面,让学生把海面的远处看作一条直线,这样,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就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鲜艳的色彩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再如,在学习图案设计课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片。有苏州园林的漏窗、江南古镇的桥孔、中国结等,使学生赏心悦目,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图案构造,了解图案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又如,在《图形与坐标》这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软件,为学生展示某一个地区的坐标位置,加强学生对坐标的直观理解。随后教师可以随意找出一张电影票的图片和电影院座位的图片,组织学生按照电影票图片中的座位,在大屏幕中找到相应的在电影院中的座位。在学生积极发言和寻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图形与坐标》这节内容的预习情况,进而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策略四:利用数学史话创设趣味情境
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以及他们的治学态度。如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更接近和了解数学,打消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和生疏感,在心理上愿意亲近数学。
再如,在讲“勾股定理”这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这样一则故事:如果宇宙中除了人类文明以外还有其他文明,人类应如何同他们交流呢?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勾股定理最能代表人类的文明。如果宇宙中还有其他文明的话,接受到这个信息,就会向人类发出回应。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会急切地想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从而为学习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和数学史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到发展。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究和总结实践。当然,教无定法,情境教学还要与学生的具体实际紧密相连,希望情境教学真正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大千中学 150400)
论文作者:王春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乘方论文; 有理数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