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论文_李一民

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论文_李一民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电力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电力电气设备的运转正常,是保证用户用电需求、推动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提高电力电气设备的检修水平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里将对电力电气检修水平提升的意义及目前电力电气检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措施,希望能够对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策略

1.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

由于当前我国的传统电力电气检修工作中存在着不足之处,检修工作难以贯彻落实,所以严重影响着电力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正常运行情况。因此,必须要针对传统检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提出科学的完善对策。在检修工作中,应当以科学理论为发展前提,有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电力电气检修可能是应用诊断性检修技术以及预知维修法,从而提高检修水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检修方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导致管理人员难以有效实现电力检修工作的先进性以及科学性。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确保电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贯彻落实好设备的检修工作,从而提高检修工作水平,引入科学完善的先进理念与检修工作才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助于降低电力企业由于电力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而产生的人力和财力消耗。

2.电力电气检修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工作责任感方面的问题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一线人员没有意识到检修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以福建地区某电力企业为例,该企业的一名检修人员在一次完10kV的开关柜之后,由于本身安全意识的缺乏和工作态度不严谨,将使用的工具遗落在开关柜中,致使开关柜刚开始送电,就有故障出现,只能再次停电进行检修。从这次该企业发生的故障的根本原因来看,是由于检修人员不具备应有的责任心,引起的故障出现。对于企业来讲,轻则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而且,如果经常反复停电,一定会激起用户的不满情绪,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声誉。

2.2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从传统的电力检修制度上来看,主要是采用计划性安排方式进行,也就是在设备出现问题后再进行维修,灵活性较差,在方式上也都是生搬硬套,长时间在这样的固定模式下工作,工作人员的思维会受到限制,也就无法进行创新。仍然以上述电力企业为例,该企业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由于建筑群,具有高可达性、高密度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等。暖通空调系统在服务于商业综合体时,既要适应各业态的需求,同时也要合理参考人员、物业等的需求。因此对暖通空调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电力电气设备检修现状我国电力电气设备检修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足之处:(一)传统检修工作方式滞后传统的电力电气检修方式主要是结合制定的工作计划时间表进行定期检修,此种方式过于固定且古板,严重消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工作效率较差。由于工作人员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检修,久而久之便会丧失责任心,难以在检修工作中发现隐藏问题。即便出现问题,也无法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此种潜在性问题如果难以预料即便出现也无法进行有效解决,会让日后的工作难上加难,也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部分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责任心,管理意识薄弱,之后并不愿意承担责任,导致电力电气设备检修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二)检修工作缺乏针对性传统的电力电气检修工作主要是全面统一地进行综合性检修,电力电气设备体积较大并且检修项目较多,在全面检修过程中,由于范围检测项目缺乏主次以及先后之分,所以检修设备缺乏针对性,操作员工只是进行大面积的盲目检修,难以及时找到隐藏的问题,严重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缺乏针对性检修,隐藏的工作问题难以及时梳理,检修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严重妨碍着设备的运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其他问题对于传统的设备检修工作而言,其缺乏科学完善的依据,大部分的企业检修工作间隔时间通常是四年或者是六年,由于间隔时间较长,所以检修人员并未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检修,只是进行表面性检修。检修时间通常控制在一周至三个月,此种检修方式缺乏科学性,如果存在临时状况难以进行及时解决。如果存在各项问题,就会威胁电力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专业人员检修技术难以结合设备的发展速度进行及时有效的更新,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久而久之便会严重降低检修工作质量,无法确保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策略

3.1科学设定设备检修方式

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相关部门应科学设定设备检修方式,为检修作业提供参考。在实际检修中,由于电力设备有所不同,相应的检修方式应有所差异。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制定检修方案时,应充分考量电力设备的设备类型、使用性能等因素,并综合分析该设备在电网中的主要作用,进而明确该设备发生故障后所产生的后果。在电力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应依据设备运行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检修方式,如定期检修方式、事后检修方式、设备状态检修方式等,切实提升检修水平。在实际检修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故障,相关人员应立足电力设备的检修难度、检修安全性等因素,选择适用的检修方式,切实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强化电力设备数据处理

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相关人员应明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基本要求,并做好相关数据的处理工作。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检修人员应做好相关设备参数的检修作业,尤其是电力设备的物理参数、电力参数、化学参数、机械参数等。在各项参数检测后,相关人员应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与标准参数,进而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所在。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相关人员应明确检测内容,其中就包括离线检测、在线监测、带电测试等。在电力设备数据状态检测中,相关人员应明确检测数据内容,其中就包括设备状态数据、电网运行数据、动态数据等。同时,针对设备状态数据,相关人员应明确该类数据特点,可将之划分为两种数据形式,即动态数据及静态数据。在电力设备状态检测中,相关人员可采用实时监测方式,致力于获取设备运行特征值。在此期间,若电力设备存在严重故障,应获取设备故障模型,进而促进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

3.3综合评估设备运行状态

在电力电气设备检修中,检修人员应综合评估设备运行状态,进而有效促进设备检修作业。在电力设备检修中,设备状态评估作为重要内容,直接关系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实际检修中,相关人员应明确设备状态评估的重要性,进而保障设备运行质量。在电力设备检修中,依据检修数据、事故信息、缺陷信息、故障频率等,相关人员可综合评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设备检修措施。探析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可将之划分为设备状态正常、设备状态可疑、设备状态存在问题、设备运行系统瘫痪等。以此为基础,相关部门可针对电力设备故障,进行故障等级的划分。如此,在实际检修中,相关人员可明确电力设备故障等级。在电力设备检修中,依据电力设备故障等级,检修人员可进行设备故障评价,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检修措施。

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电力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拥有高素质的维修人员是十分重要的,以人为本加强管理,增强电力电气检修人员的责任心、使用先进的电力电气检修技术、加强电力电气检修的工作管理、提高电力电气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多方面提升检修水平,以此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留波.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J].决策探索(中),2019(05):64-65.

[2]吴家杰.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70.

[3]韩钱茂.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提升策略的浅析[J].河南建材,2018(05):355-356.

[4]黄勇.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05):178.

论文作者:李一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0

标签:;  ;  ;  ;  ;  ;  ;  ;  

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水平的提升途径探究论文_李一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