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论文_邹秋容

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医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经确诊的70例(92处骨折)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进行X线片检查,后采取MSCT扫描,再对所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对创伤性骨折的检出情况。结果:MSCT三维重建检查对92处骨折诊断符合率为100.00%,传统X线片诊断符合率为77.17%,MSCT三维重建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上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MSCT扫描后展开的SSD、VR、MIP等三维骨重建可对微小骨折病变进行直观有效的观察,故可有效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创伤性骨折;诊断价值

创伤性骨折类型复杂,传统X线片多无法满足诊断需要[1]。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MSC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科疾病诊断中,使得创伤性骨折的确诊率得到明显提升。而随着MSCT后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升级,其临床应用价值更显突出[2]。为进一步探讨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我院骨外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经确诊的70例(92处骨折)创伤性骨折患者先进行X线片检查,再行MSCT三维重建技术分析检查,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外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经确诊的70例(92处骨折)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疲惫乏力等。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10~70岁,平均(34.6±5.2)岁;受伤至入院就诊时间0.4~10h,平均(5.05±1.64)h;受伤部位:脊柱16例(22.86%),肋骨17例(24.29%),四肢20例(28.57%),盆骨14例(20.00%),颅骨3例(4.29%);致伤原因:交通意外伤48例(68.57%),高处坠落伤13例(18.57%),重物砸伤9例(12.86%)。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进行X线片检查,再行西门子16排螺旋CT检查与三维骨重建,管电压120kV,管电流28~580mA,层厚、螺距5mm,扫描过程中依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体位,扫描范围覆盖整个骨折部位与骨折周围组织,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在扫描时采取双侧对称扫描法。随后利用原始轴位图像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以及容积再现技术(VR)等进行三维骨重建。三维骨重建方法:保存好原始数据,于此基础上完成图像重建,选取适宜层厚与层距,通常层距是层厚的一半或以上,在进行三维骨重建中发现,层厚越薄,重建效果越好。

1.3观察指标[3]

比较MS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片对各部位骨折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6.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SCT三维重建检查对92处骨折诊断符合率为100.00%,传统X线片诊断符合率为77.17%,MSCT三维重建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对各部位骨折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处(%)]

3讨论

X线片为外伤性骨折传统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其只能单角度对骨折病变进行观察,很难全面清晰地显示出骨折、脱值类型以及关节损伤程度等,对于细小隐匿骨折不易发现,无法对外科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此外,由于创伤性骨折患者多因疼痛难忍及功能障碍等导致拍片位置不标准,故无法显示骨折部位标准的解剖关系。本研究中,传统X线片对于

创伤性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仅为77.17%。

多层螺旋CT检查是连续性容积式采集,可任意间隔重建,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的应用上具有多种优势。该技术能明确诊断解剖结构较复杂,组织重叠较多的骨折,如肋骨、脊柱、盆骨骨折等[4]。上述部位骨折由于组织相互遮盖,传统X线片诊断时伪影较多,很难清晰显示骨折线和骨折情况,三维骨重建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的应用中可为临床医师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因为三维骨重建能全面显示骨折部位,故可帮助医师更详细地获悉骨折部位与损伤程度。在三维骨重建技术中经常使用的重建技术包括SSD、MPR、VR及MIP等。其中MPR可由冠状位、矢状位及不同斜位清晰呈现出二维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且对骨折细节也较易发现,缺点是缺乏立体感。而VR技术可随意分割、旋转呈现的三维图像,可显示出比较复杂的骨折改变SSD则在关节面的显示上具有突出优势,缺点是易受到阀值的影响,造成未移位骨片很难发现,进而导致漏诊。但上述技术合用则可起到满意的效果。本研究中,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使创伤性骨折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00%相对于传统X线片有明显上升。谢志骏[5]等对于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后,196处骨折检出187处,检出率为95.4%,相对于DR平片的72.4%有明显上升(P<0.01)。而耿艳杰[6]对隐匿性骨折患者给予X线平片及MSCT检查,并对MSCT检查获得的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发现.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于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要明显优于X线平片。由此可见,对于创伤性骨折及隐匿性骨折,MSCT三维重建技术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上MSCT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进.多排螺旋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21(12):178 179

[2]吴清武,岳军艳,杨瑞民,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6(9):1688-1691

[3]刘芝美.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27(9):813—814

[4]闵朋,戴冀斌.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601- 604

[5]谢志骏,任永祥,区携乐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j):91-96,99.

[6]耿艳杰.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6,33(6):1074-1075.

论文作者:邹秋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创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论文_邹秋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