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不断挖掘土地资源价值,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勘察,是土地开发中的必要步骤。伴随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地逐步提升,其环保观念也在逐渐增强,生态环境被损害的问题获得了广泛地重视。此种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地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迅速地熟知其对外部环境所带来的问题,本文将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地质勘查要点分析。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工环;技术流程;地质勘察;要点;解决措施
新时代大背景之下,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切实地优化理念,提高服务的水平,水工环领域的地质勘察技术流程以及要点都需要逐步革新。测绘、观测等手段是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常用方法,经过严格、有序勘察,绘制相应地区的水文地质测绘图,分析岩层、地下水等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是水文地质勘察的最终目标。勘察工程一般跨越周期较长,设备先进程度也很高,因此勘测费用昂贵,为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水文地质管理部门一直在寻求最为合理勘探方案。
1水土环地质勘察的主要难点
1.1勘察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对勘察结果进行评价,是水文地质部门经常忽略的问题,导致此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勘测队伍对勘察参数整理的完整度较低,另一方面则是评价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问题,当地勘测部门也多次修缮评价体系,但对勘察结果的评价仍然浮于表面,只是简单的对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并未对勘察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完善解决方案。多数单位已经意识到勘察评价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勘察数据记录不准确,评价结果也存在较大偏差。
1.2地下水位变化频繁
(1)水位上升。通过对该地区岩层全面分析,总结水位上升原因:岩层性状不够稳定,含水层稳定性较差,地区降雨量较多。通常频繁降雨是导致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农田灌溉水回渗、温度变化等因素也会造成水位上升,局部区域水位上升是由上述三种因素同时导致的。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升高,中层地下土壤极易出现盐渍化情况,严重的会产生沼泽化,长期浸泡在此环境中,岩层结构会出现变化,其质量随之下降,若上层有工程进行施工,上部建筑极易发生倾斜、滑移现象。
(2)水位下降。诱发水位下降主要是人为因素,与自然环境变化并无多大关联。如在进行矿产开发,或者抽取地下水等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层进行堵截,地下水平衡分布状态被打破,局部水位迅速下降,此外地上水库、拦河坝等的修建也会引发水位突降。水位下降后原本处于浸泡环境的岩层裸露出来,长期处于缺水环境,岩层极易出现裂缝现象,岩层稳定性降低,在温度变化作用下,地表会出现沉降、坍塌等现象,影响该区居民的正常生活。
(3)水位升降变化过快。该地区降雨不规律,干旱、丰水期等现象都在该区存在,水位的频繁变化,会使岩层极不稳定,膨胀、盐渍化现象经常出现,严重的会在地表形成裂缝,进而对影响正常施工。尤其是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建筑重量逐渐减轻,一旦地面裂缝出现,将会直接危及地面建筑安全。
(4)流水压力减少。地下水是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一旦水源流动其本身水压就会减少,一般的地下工程不会对动力水压造成影响。若是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等工程,会破坏水源的平衡状态,水分流失导致动力水压失衡,工程建设期间会出现流沙、管涌等现象,这对工程质量、岩层结构的稳定性都会造成影响。
(5)人员因素。优秀的勘察团队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且对勘测数据的记录工作非常到位。该地区已经组建起专门的勘察队伍,勘察人员基本为高校毕业生,满足理论基础要求,但团队中缺乏经验丰富者对勘察作业进行指导,水文地质勘测过程没有方向,且缺乏针对性。
2简述水工环领域的地质勘察的技术流程
现如今,我国在水工环领域的地质勘察期间,通常都会运用新型化的技术手段,比如说GPS技术、TEM技术以及电法技等术等,接下来笔者将从地质勘测的技术流程与技术应用2个层面来予以详尽地阐述。在水工环领域开展的地质勘测工作,所使用的技术范畴宽广,特别是地质勘测流程比较地繁琐。就此,笔者将对地质勘测的技术流程进行详尽地阐述,如下。
2.1评测钻孔静止水位,同时还要开展抽水试验环节。在水工环领域的地质勘测期间,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钻孔静止水位予以谨慎地评测。地质勘测对水位评测所取得的数据精准水平有相当高的标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活动中要求认真地依照条例及规范来予以观察和登记。在钻孔抽水实验期间,通常都是在钻孔静止水位评测结束之后开展抽水实验。一般状况之下,所运用的都是稳定流实验手段,按照深度标准明确实验的整体时长。
2.2简易工程观察评测。对水文地质项目开展观察评测工作的整体周期长。在实际的勘测期间,对于每一个施工钻孔,都需要提供仔细地观测,同时还要完成好数据登记工作。在此期间,如果观测工作者在中途出现状况,或者暂停作业去休息,待再次开工的时候,观测人员就需要对钻孔中的水位予以进一步地精准评测。不仅如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编录钻孔岩芯地质,对岩芯予以谨慎地查验,同时完成好相关的登记工作,其登记的项目涵括了岩芯的结构、名称以及特性等参数,同时还包括基于地下水流动和岩石自身的质量参数等等,一定要再次地明确每种岩组的RQD值。
2.3长时间地观测地表水地下水的实时状况。对钻孔的温度予以评测,特别要留意河流气温水温的观测工作。通常来说,每相隔十分钟观测一次,取本年水位峰值和即时的流量指数。不仅如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岩石物理力学属性予以评测,每一个岩组安排各自的样本,其最终的数量不可以低于20块,保证样品的质量达到既定的标准。
2.4水质全解析。对于将要测量的地段,需要择选较为典型的地表水、泉水来采样,同时按照枯季以及雨季两种季节来各自采样。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水质予以专项的解析,接着再开展放射检验。
3环境保护意识下谈水工环地质勘察要点分析
3.1严密地利用环评机制
环评机制即在正式开展地质勘察活动之前,勘察工程需要完成择选、规划以及勘察完成之后的调查预测工作,同时还需要合理地评估其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提供高效地保护手段,严格依据法定的流程启动报批法律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升整体的环保强度
第一,适当地维护生态环境,在人们正常生活工作的过程之中,生态环境作为关键性的条件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了促使人类可以长期地存活繁衍下去,所以在水工环地质勘察期间,一定不能够恶意地损害外部生态环境,秉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基本准则,制定专业合理的勘察规则,在择选勘察资源的时候,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高效降低地质勘察环节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为达成地质勘察的目标奠定基础。
3.3科学处理废弃物
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之中,噪音、污水、废气和废渣等废弃物都是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的,而且在现实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实时地节省水资源,降低废水的整体排出量,最终对人们产生的各方面废弃物予以科学地处理。那些没有经过净化处置的污水是不可以直接排放在外的,由此避免出现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致力于减少土地的占用率,防止人们随意地放置废弃杂物,在排放之前务必要高效严格地把控废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尽最大程度地减少烟尘产出量。不仅如此,为了更好的防尘减噪,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种植一些绿化隔离带。
3.4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
通常而言,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对外部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此种状况之下,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工作就不得不投入许多的物质资源和成本费用,所以,亟待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逐渐落实到勘察环节之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因为各个参与主体都有责任去积极参与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
3.5完善法律条例的规定
水工环地质勘察过程之中,还需要对我国《自然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条例的完善工作予以足够多的重视,仔细地审查和评估影响自然环境及造成生态失衡的地质勘察工程,对有关的施工单位进行法律上的限制约束。不仅如此,还需要主动地引入先进的勘察技术及科研成果,与现实地质勘察任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此前提上,尽最大程度减少水工环地质勘察环节对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
4水土环地质勘察优化对策
4.1健全勘察评价体系
首先要将原来勘察体系中的多余制度去除,比照现有法律体系,结合地区水文地质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情况的评价体系。采样、测量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内容进行,在制度规范下提升勘测标准程度,进而减少勘测中的误差,并提高测绘精度,由测绘仪器等设备导致的误差,需要单位不断提升设备的先进程度。其次,当地勘察部门要结合实际,对自身勘察技术加以改进,并对探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减少设备工作过程中的故障次数,定期维护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勘测精度,有利于勘察者得到准确的地质参数。此外,制度体系要明确规定岗位职责,确保勘察工作者各司其职,并健全相应的问责制度,对岗位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一旦触碰制度界限,管理部门有权直接问责,
4.2清楚勘测的具体内容
具体的勘测内容能为勘察队伍规划大致的探测方向,保证勘察作业的有序性。此次勘察作业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地貌形态进行全面勘测,分析地貌成因,并探究地貌单元的内在联系,其次勘测地下水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岩层、土壤等结构中含水量都不同,接着追溯底层形成历史,对其成因、底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分析清楚,并深入分析各层性质,如透水性、富水性等,然后精确测量底层厚度并记录。再次,统计地下岩层存在的断层及泉井,最后对地表水面积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类型和所在位置。
4.3合理选择勘测方法
勘测地质水文时,主要用到下述五种方法,该地区勘察期间,针对不同地形选择最佳的勘测方法,勘探结果的准确程度会大大提升。
(1)测绘法。此方法是勘察的基础性方法,工作者利用水平尺、航拍机等设备对地貌进行扫描测量,然后利用计算机绘制精度较高的地貌地形图,为后期有针对性的进行地质勘察奠定基础。
(2)钻探法。测绘、物探是钻探法实施的基础,钻探是为得到准确的岩层结构、水量等基础性参数。钻探过程将探测作为主要手段,探采作为辅助手段,钻孔点的选择必须符合抽水成井的相应原则,且钻探前必须对岩层进行清洗,避免松散泥沙大量堆积,进而影响钻探质量。钻探点杂质较少,岩芯成分相对纯粹,提取时必须保证岩层完整,且岩芯纯净度至少为70%。
(3)物探法。浅震、声波探测都属于物探法范畴,单独使用物理探测方法,对岩层信息的提取比较单一,若将上述两方法结合使用,勘测效率会有所提升。
(4)监测法。利用仪器深入地下对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探测,即监测法,水位线、水温等参数都能被仪器分析出来,地下监测对地质水文情况的了解比较详细,且参数准确度较高。
(5)实验法。室内模拟和室外鉴定是常用的实验方法,室内实验是对样品的侵蚀机理、力学性质等进行分析,并对水质中的颗粒物进行鉴定,室外实验种类较多,如放水、流速测定等。
4.4加强对勘察团队的人员控制
首先合理配备勘察对人员,既要有经验丰富的工作者,又要有理论基础扎实人员,且定期组织勘察者培训,让队伍成员在多次模拟训练中提升默契程度。其次做好勘察监管工作,约束勘探者行为,确保其按照流程完成勘测任务。此外对勘察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考核,确保其技能水准没有下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生态环境产生即为突出性的作用。在现实勘察过程中,要想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施工单位要予以深入地探讨和践行,采取切实可行的勘测管理机制,通过机制的联动来规范勘察工作。
参考文献:
[1]罗伟.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J].低碳世界,2017(36).
[2]徐倩.浅谈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5):157-157.
[3]吴洁琰.环境保护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09):256+257.
[4]姜南.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和对策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8(7):29.
[5]唐才志.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及其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8(26):248.
[6]唐宗鑫.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中的地位及意义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6):182-183.
[7]李剑超.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技术创新,2017(5):1-1.
论文作者:马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地质论文; 水工论文; 水位论文; 岩层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