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中心学校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较为普遍,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动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单一性的应用限制了学生兴趣被激发之后的有效学习,影响了情境教学的后续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提高效果,并与其它教学方法进行结合,发展综合性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设情境教学法;应用创新
前言: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法设立的初衷,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育目标的改变,单一的情境创设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学生对于单一的情境创设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应用上就需要针对教学法的本身和应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让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发挥效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创新多种创设情境方式,提高学生情境感受
创设情境教学法和应用效果保证就是情境,而情境的创设在小学阶段需要不同的方式,以保证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兴趣激发和情感感受。在方式上需要创新,改变以往枯燥的课文内容创设策略,引入生活、表演和多媒体,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一)生活导入创设情境
生活导入创设情境的方式是教师在备课阶段对于课文有充分的理解,针对课文中的内容和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做结合。然后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生活提问或者实际生活讲述,创设情境来带动学生的生活感受,最大化情感共鸣[1]。例如,在《静夜思》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你们离开过家乡吗?”“有没有自己出门的经历?”,这样就能使学生回忆离家的感觉,使学生建立思乡的情感体会。这样情境的创设就脱离了定性,以学生的自身为基础完成了情境创设,所以情境对学生的兴趣激发更为明显,可以提高对于故事《静夜思》的学习效率,挖掘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小学生对于实际参与其中的事情都有较高的兴趣,特别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是喜欢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来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表演内容形成情感共鸣。同时也增添语文教学的趣味性[2]。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组成小组,进行童话故事的表演,将课文形象的展示出来。学生在其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情境创设的效果也就得到了保证,可以在表演中感受那种讽刺和悲伤。
(三)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就可以信息技术的丰富内容来进行,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认识。例如,在《大自然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音频和图片,然后在教学伊始进行播放,让学生体会大自然,并形象的了解声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学生在其中获得了体会,有兴趣的激发,并在阅读中可以结合所听和所见来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
二、结合多种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要随着教学目标的改变而做创新。以往情境教学的应用都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标,所以在后续上没有过程,而小学生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有效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就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完成知识理解,建立学习能力,得到素养提升。在结合方式上主要是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与微课结合,与读写结合教学结合。
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是利用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情感认识和知识理解,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有个性化的表达,参与到教学中。例如,在《守株待兔》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从中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并建立对主人公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讨论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启示。这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避免了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只能默默接受的情况。
与微课的结合是利用情感教学法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让学生高效的获取知识内容[3]。例如,在《纸的发明》教学中,教师就建立微课资源,然后在情境教学之后开展微课教学,学生可以从中就可以高效的完成知识理解,有效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与读写结合教学结合是教师将阅读教学地进行当做一个创设情境的过程,使学生从中有自己的体会,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基础写作练习,从而完成对知识的积累。例如,在《蜜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将阅读教学变成让学生创设情境的过程,对于蜜蜂有理论的认识,并体会到蜜蜂的勤劳。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组织学生仿写昆虫,或者写读后感,使读写教学可以有效的开展,取得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
三、发展创设情境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阅读理解上肯定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在应用创设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需要发展互动的进行,尊重学生在情境中的体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临时的兴趣转变为习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例如,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学生的个性表达,学生受情境影响后的个性理解,教师需要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去进行阐述。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创新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感觉到新奇,从而带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情境对学生的激发和引导效果。教师还需要发展教学法的多种应用方式,保证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而在应用方法上要发展互动的进行,让情境、教学内容、学生思维建立统一认识和情感,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彦娥.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探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9-160.
[2]周婷婷.关于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50.
[3]尹芳.创设情境,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9(26):102.
论文作者:张桓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法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中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方式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