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园高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市 523128)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气化高速铁路发展迅速,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随着鸟类活动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区域的增多,其对接触网运行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增大。本文通过研究鸟类活动对接触网运行的影响,结合输电线路中防鸟罩的使用经验,提出一种新型的硬质绝缘防鸟罩,并介绍其在接触网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硬质;绝缘;防鸟罩;腕臂;接触网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技术的发展,现有高速铁路的运行情况良好,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然而,随着电气化铁路沿线鸟类活动的增多,特别是鸟类在接触网上的行走和筑巢行为,容易造成接触网短路、跳闸停电,更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接触网断线或设备烧损。针对这个情况,传统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安装鸟刺、光片、驱鸟风车、声波驱鸟器等方法进行治理,但效果不太理想。本文通过对输电线路防鸟技术的借鉴,开展专项研究,提出了一种硬质绝缘防鸟罩,旨在提出更有效解决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鸟害问题的方法。
1.硬质绝缘防鸟罩的设计
1.1硬质绝缘防鸟罩的结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硬质绝缘防鸟罩由两个罩体组合而成。其中,两个罩体的接缝处设计了螺栓组装机构,通过螺栓将两个罩体牢靠的组装成一个完整的防鸟罩。当两个罩体完整的组合在一起时,防鸟罩中间有一个与接触网腕臂绝缘子套接的套孔,与腕臂绝缘子组合成防鸟型绝缘件。同时,为了加强防鸟罩的机械强度,防止防鸟罩弯曲变形,防鸟罩的底面还设计了若干个加强筯结构。该加强筯沿防鸟罩的径向延伸,可有效增强防鸟罩的抗变形能力。
1.2 硬质绝缘防鸟罩的材质设计
本文所介绍的硬质绝缘防鸟罩采用的是ABS树脂材料,其中A代表丙烯睛、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该材质性能优异,采用该材质制成的硬质绝缘防鸟罩在耐老化、耐酸碱、耐电弧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并且,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其成本更低、重量更轻。
2.硬质绝缘防鸟罩的生产工艺、检测方法和安装方法
2.1硬质绝缘防鸟罩的生产工艺
本文所介绍的硬质绝缘防鸟罩采用的是整体注射成型工艺,其过程是:根据防鸟罩的结构,设计制作相应的注射模具,然后在注射设备中,选用ABS树脂,通过科学设定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在模具中整体注射成型。
2.2硬质绝缘防鸟罩的检测方法
由于本文介绍的这种硬质绝缘防鸟罩是运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环境中的,根据其运行特点,主要对其展开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性能检测。
机械性能方面,主要对其材料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邵氏硬度、比重进行试验,确认其可满足运行环境的机械性能要求。
电气绝缘性能方面,主要对其体积电阻率、击穿强度、阻燃等级、工频闪络电压、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进行试验,确认其可满足运行环境的电气性能要求。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TB/T 3199.1-200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 第1部分:棒形绝缘子》、《GB/T 19519-2014 架空线路绝缘子 标称电压高于1 000 V交流系统用悬垂和耐张复合绝缘子 定义、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以及相关的材料试验类标准。
2.3 硬质绝缘防鸟罩的安装方法
如上图所示,本文介绍的硬质绝缘防鸟罩在现场安装时,先将两个罩体通过中间的套孔组装到腕臂绝缘子靠近接触网立柱一端上,经螺栓组装牢靠后,再与腕臂绝缘子一起安装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上。
3.硬质绝缘防鸟罩在接触网应用情况介绍
通过对实际挂网运行的硬质绝缘防鸟罩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应用了本文所介绍防鸟罩的试点,由于防鸟罩的存在,影响了鸟类的行走路线,有效阻止了鸟类在立柱和腕臂绝缘子伞裙表面之间随意走动。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鸟类出现在腕臂绝缘子伞裙上的频率,使得腕臂绝缘子的伞裙上不容易留下鸟粪,从而减少了腕臂绝缘子伞裙上的鸟粪量,降低鸟粪对腕臂绝缘子绝缘性能的不利影响,保障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正常运行。
4.结论
本文所介绍的这种硬质绝缘防鸟罩结构设计创新,材质性能优异,通过研制厂家厂内检测结果、第三方检测结果和实际挂网运行情况可知,其在解决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鸟害问题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更大运行范围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俊防.复合绝缘子防鸟害关键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电气技术,2015,(11):125-127+131.
[2]苗树楷.鸟粪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子电场影响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3]王彪.输电线路鸟害分析及对策[J].河北电力技术,2008,(04):14-15+51.
[4]党镇平,彭青宁.输电线路用防鸟罩结构及运行分析[J].电瓷避雷器,2003,(03):3-6+10.
作者简介:
许文荣(1982-),男,工程师,工学学士,从事外绝缘研究及质检工作。
论文作者:许文荣,李梦园,杨庆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6
标签:绝缘子论文; 电气化铁路论文; 鸟类论文; 鸟粪论文; 本文论文; 性能论文; 组合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