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_高永明

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_高永明

海南省儋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房建土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加强对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土建施工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在土建工程的有效应用,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提升,同时使得工程总体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建工程;土建工程;高支模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高支模作为一种大型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避免其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实现房建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要求搭设支撑性模板,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有提升的施工技术,就是人们所说的高支模施工技术。通过长期的应用得知,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其呈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危险性高。由于这一施工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的施工技术,所以其不仅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审核,保证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2)施工难度大。由于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如果安全管理落实出现误差,就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水平方向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大于8.0m,同时横向跨度与垂直方向所搭建的独立支撑的高度必须超过18.0m以及6.0m,才能确保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使得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在科技的支撑下应运而生,实现了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赋予了建筑物更加稳定、坚固的结构,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实现对建筑物外形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整体投入。但需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间的跨度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整体质量展开全面分析和评估,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而让施工技术在严格标的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进行。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探析

3.1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的设计

首先,对梁线的准确位置有一个精准的确定,然后以水平控制线为关键保证轴线与其相平衡,在完成项目工作的时候,要在梁底的位置设立支架,为接下来的项目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安装模板、支架安装等也是需要根据此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另外,楼面安装模板的施工是影响整体施工效果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强化钢筋梁板的捆绑工作,有助于提升其稳定性,还在整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当强度达到标准后,才能将模板等部件拆除。

3.2施工工艺流程

在施工工艺流程中,首先安装梁模板。梁模板安装的顺序:①需要搭设含水平拉杆以及剪力撑在内的模板;②对梁底模板进行标高处理;③开展拉线找直工作;④对梁钢筋进行绑扎;⑤垫块的安装;⑥模板的调整。在安装梁模板时要注意,依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起拱操作,若跨度在4m以上,起拱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然后安装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的安装顺序:①要对各个方向的剪力撑、水平杆、立杆进行搭设;②安装主龙骨、次龙骨;③对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进行安装与拼装;④进行模板的验收。在安装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每个铺设单位在连接时,都是在四周先用梁模板以及阴角模板进行连接,之后铺设再向中央进行转换,起拱部位为中间位置。

3.3外圈框架柱梁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时,应该采取先浇柱、后浇梁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比如,施工房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屋顶采取的是井格梁的结构方式的话,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全框架梁轮的要求选择支撑体系,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全框架与周边框架柱梁之间的稳定性与刚度。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时,应该将水平剪力支撑设置于脚手架的两端或者中间位置,按照先插入钢筋后进行柱梁下端纵向水平杆安装的顺序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外墙框架梁柱的施工质量符合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3.4混凝土浇筑施工

为实现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要确保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科学的配合比,利用实现检测的方式来确保混凝土质量及配比的科学性。浇筑过程需实现对混凝土浇筑工作流程与工作步骤的控制,从而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混凝土通过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实施浇筑时要从梁的中间位置开始浇筑,然后依次是梁的两侧。在浇筑过程要合理控制好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符合相关行业操作规范,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楼面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赶平或铺散。同时要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工作,保证振捣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控制好振捣力度和振捣频率,防止产生漏振或者过振现象。

3.5高支模的拆除

模板拆除:模板拆模申请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有关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检查拆模操作层脚手板是否齐全,空缺部分补全,检查合格后,通知木工班组进行模板拆除。模板拆除程序与模板组装程序相反,即先拆除主龙骨→次龙骨→清理主、次龙骨至周边楼板上→模板拆除→清理模板至周边楼板上→搬运主、次龙骨和模板至指定地点。支撑系统拆除: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向警戒标志,地面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作业;拆除支撑体系时严禁钢管、扣件直接从高处往下扔,防止损坏楼板。

结束语

总之,房建工程土建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检查、安装、验收以及拆除,才能确保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房屋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作为高支模施工的工作人员而言,如果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避免由于操作原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有效的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的积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3):54-56.

[2]张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38+140.

[3]王海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42+144.

海南省儋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房建土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加强对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为满足市场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土建施工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在土建工程的有效应用,不仅实现了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完善和提升,同时使得工程总体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建工程;土建工程;高支模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对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高支模作为一种大型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避免其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实现房建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

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要求搭设支撑性模板,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有提升的施工技术,就是人们所说的高支模施工技术。通过长期的应用得知,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其呈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危险性高。由于这一施工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的施工技术,所以其不仅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对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审核,保证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施工。(2)施工难度大。由于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在施工中如果安全管理落实出现误差,就会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应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水平方向混凝土模板的支撑高度大于8.0m,同时横向跨度与垂直方向所搭建的独立支撑的高度必须超过18.0m以及6.0m,才能确保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2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使得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在科技的支撑下应运而生,实现了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赋予了建筑物更加稳定、坚固的结构,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实现对建筑物外形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整体投入。但需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间的跨度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整体质量展开全面分析和评估,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而让施工技术在严格标的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进行。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探析

3.1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做出合理的设计

首先,对梁线的准确位置有一个精准的确定,然后以水平控制线为关键保证轴线与其相平衡,在完成项目工作的时候,要在梁底的位置设立支架,为接下来的项目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安装模板、支架安装等也是需要根据此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另外,楼面安装模板的施工是影响整体施工效果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强化钢筋梁板的捆绑工作,有助于提升其稳定性,还在整合工程实际需要的基础之上,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当强度达到标准后,才能将模板等部件拆除。

3.2施工工艺流程

在施工工艺流程中,首先安装梁模板。梁模板安装的顺序:①需要搭设含水平拉杆以及剪力撑在内的模板;②对梁底模板进行标高处理;③开展拉线找直工作;④对梁钢筋进行绑扎;⑤垫块的安装;⑥模板的调整。在安装梁模板时要注意,依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起拱操作,若跨度在4m以上,起拱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然后安装楼板模板。楼板模板的安装顺序:①要对各个方向的剪力撑、水平杆、立杆进行搭设;②安装主龙骨、次龙骨;③对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进行安装与拼装;④进行模板的验收。在安装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每个铺设单位在连接时,都是在四周先用梁模板以及阴角模板进行连接,之后铺设再向中央进行转换,起拱部位为中间位置。

3.3外圈框架柱梁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时,应该采取先浇柱、后浇梁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比如,施工房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屋顶采取的是井格梁的结构方式的话,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全框架梁轮的要求选择支撑体系,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全框架与周边框架柱梁之间的稳定性与刚度。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时,应该将水平剪力支撑设置于脚手架的两端或者中间位置,按照先插入钢筋后进行柱梁下端纵向水平杆安装的顺序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外墙框架梁柱的施工质量符合房屋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3.4混凝土浇筑施工

为实现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有效控制,首先要确保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科学的配合比,利用实现检测的方式来确保混凝土质量及配比的科学性。浇筑过程需实现对混凝土浇筑工作流程与工作步骤的控制,从而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打下基础。混凝土通过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实施浇筑时要从梁的中间位置开始浇筑,然后依次是梁的两侧。在浇筑过程要合理控制好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浇筑高度、浇筑速度符合相关行业操作规范,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楼面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赶平或铺散。同时要做好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工作,保证振捣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要控制好振捣力度和振捣频率,防止产生漏振或者过振现象。

3.5高支模的拆除

模板拆除:模板拆模申请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有关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检查拆模操作层脚手板是否齐全,空缺部分补全,检查合格后,通知木工班组进行模板拆除。模板拆除程序与模板组装程序相反,即先拆除主龙骨→次龙骨→清理主、次龙骨至周边楼板上→模板拆除→清理模板至周边楼板上→搬运主、次龙骨和模板至指定地点。支撑系统拆除: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向警戒标志,地面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作业;拆除支撑体系时严禁钢管、扣件直接从高处往下扔,防止损坏楼板。

结束语

总之,房建工程土建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规定,对其进行检查、安装、验收以及拆除,才能确保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的同时,促进房屋土建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作为高支模施工的工作人员而言,如果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要及时的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避免由于操作原因导致出现质量问题,有效的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48(03):54-56.

[2]张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38+140.

[3]王海山.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142+144.

论文作者:高永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_高永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