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溶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江西等地,在这些区域岩土受岩溶作用,土体结构出现变化,变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洞穴,严重影响岩土整体性及强度。在这些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必须重点考虑岩溶地基作用,做好岩土工程勘察,采取有效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关键词: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及措施
引言
就岩溶地区工程而言,施工人员应该将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当做是建设目标和重点的关注对象。而作为岩溶地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工程勘察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工程所在位置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以及水文条件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将分析结果当做是选择施工机械和工艺的参考依据。
1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在岩溶区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中,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完整的监管方案,对实际地质条件进行集中约束和监督,从根本上提高勘察工作的实效性,有效落实具体的施工规划。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对除了地层外的结构进行构成成分、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要对岩溶的分布效果、形态以及岩溶大小等基础参数进行综合判定,能在落实流动参数、分布参数等工作的同时,有效评估场地的适宜程度和地基的稳定性,为提升岩溶地区岩土工程项目质量和整体稳定性提供根本保障。
2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
2.1忽视勘察工作盲目设计
以某县的某一小学教学楼施工为例,其平面结构呈现出“Z”字形,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都并没有相应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作为依据,只是盲目的套用以往的图纸开展设计,进而导致实际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楼体倾斜及墙体、地表开裂等问题,并进一步延伸到了室外的地坪部分,最终采取了局部降低与地基加固的手段才解决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工程相关的设计人员,在下到工程现场进行初步勘察后,普遍会将以往类似结构与规模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套用到当前工程设计过程中,但实际上工程环境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任何两个工程,其岩土工程勘察资料都必然会有信息差距,即便无法发现明显的差距,实际上也可能相差很大。除此之外工程场地的部分表面现象,也会掩盖真实的地质与水文信息,不经过进一步的勘察是很难发现的。例如某工程的施工现场地形平坦,且地表有硬壳层,现场的地下以往是深坑,随着时间的推进,深坑当中累计了许多松散的垃圾,在工程施工结束后,深坑内外的沉降差便很大,进而出现了沉降问题,这便是勘察工作不落实导致的结果。简而言之工程勘察工作是必要的,其被忽视的问题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2.2粗放的工作方式
例如某单层厂房工程,其所处位置在丘陵地区,地基的基岩起伏幅度大,但勘察相关的文件当中并未给出精准的数据,实际设计过程中,将基础依照相同的深度埋设于土层上。鉴于基础的底面以下可压缩土层厚度出现明确变化,进而导致厂房的基础部分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砖墙部分出现了长达5m的裂缝,因勘察过程中钻孔的深度不足,而相关人员并未查明地基深层的情况,只是简单的根据勘察文件所给出的地表与基础以下深度较浅的地基相关的数据去开展基础设计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如果工程地基较深的部分存在暗浜、软弱层与孔洞(溶洞)等,必然会导致建筑出现沉降与开裂等问题。例如某厂家的属宿舍工程为五层的砖混结构,并且采用不埋板式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后续的实际施工推进到五层时则出现了基础断裂,经过补充勘察,企业发现宿舍西部的地表杂填土1.4m以下存在厚度约2m的淤泥层,上层结构便安置在了软塌的地层上,这是导致基础出现沉降及断裂的核心问题,鉴于企业的勘察手段粗放,最终提供的土性指标信息与地基承载力信息是不够精准的,勘察工作成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3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优化措施
3.1做好准备工作分析
工程勘察钻探前的技术准备不仅仅需要符合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同时还得找寻快速过渡到基岩地层的有效措施和策略,结合工程场地岩溶发育的具体情况来预测钻探施工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各种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钻探方案,同时还得针对钻孔结构、堵漏等制定出相对应的预案对策。除此之外,还得加强重视钻探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技术交底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3.2制定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案
为了提升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行质量,就要编制具体的管理方案和管控流程,确保能在工程项目开始前就对施工方案制定过程进行监督,对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监督,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监管措施,以提升项目的处理水平。基于此,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开始之前,涉及施工项目的所有部门要进行技术交底,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保证能对具体操作进行监管,利用规范运行监督机制对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项目安全性和施工进度等都能满足施工部门的管理要求,从而完善施工规划管理结构,为管控项目的全面升级和进步奠定基础,真正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流程,为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施工部门要和设计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结合施工部门的施工经验和现场勘察工作量表对具体技术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要求进行监管,在完成相应检测工作后才能投入使用。
3.3现场问题及时性处理
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运行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现场临时性变更问题,这就需要施工部门对其进行集中监管。
首先,要对岩溶地区岩土工程进行平整处理,确保能减少杂物对实际施工流程的影响,有效提升施工监管模式的综合价值,落实加固处理工序。只有建立完整的平台加固控制,确保能利用打桩的方式固定钻机设备,确保能维护勘察技术和工程项目质量,减少钻孔因为倾斜造成的质量失衡问题。
其次,在运行套管施工的过程中,要关注连续性和塌孔问题,建立质量监督管控流程的基础上,就要维护岩溶监管模式,确保能从岩层中夯实管理模式。
最后,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项目中,若是遭遇溶洞裂缝较大的问题或勘察机制和技术运行不畅的问题,就要利用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处理机制展开控制处理,有效提升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运行实效性。
3.4积极使用各类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勘查
在当前岩土工程勘察活动中,相关勘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积极使用各类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勘察工作。特别是岩溶区域的地质情况本身就比较复杂,借用各类高科技手段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先进技术有很多,比如高密度电法勘探、激发极化法等,最好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先进勘探方法,能够保证最终的勘察活动具有较高的深度,并能够提供较为全面的地质信息,集中展现区域地质结构情况。
结语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其所得结果是后续各个施工环节的主要依据,对于施工结果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岩溶区的施工勘察亦是如此。因此上述文章针对技术问题与措施展开了分析,给工程施工改革提出了建议,以确保施工勘察成果更加真实精准。
参考文献:
[1]吴刚,肖霄,卢海,等.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9):216.
[2]李先圳.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6,(1):134.
[3]谢皓.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技术的应用[J].大科技,2016,(34):210-211.
[4]黄建.岩溶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与岩溶地基安全性评价[J].居舍,2018(17):166-167.
论文作者:杨元周,程绍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岩溶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地基论文; 地区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