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论文_严密

严密

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探究放射技术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冠心病患者的CT、MRI、DSA影像学资料,对本次所有患者临床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80例冠心病DSA检查诊断率为100%,MRI检查诊断率为87.5%,CT检查诊断率为80.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临床诊断中予以患者放射技术应用,临床疾病诊断率较高,为临床医师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放射技术;冠心病;临床诊断;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在临床上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组织狭窄或阻塞,导致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最终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为我国人群健康危害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死亡率处于直线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慌、心悸等,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有研究表明,对冠心病患者予以早期预防能降低冠心病发生率、临床病死率[1]。在疾病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技术(DSA)能准确直观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在临床应用中属于有创检查,会对机体带来一定程度疼痛。而无创放射检查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其中核磁共振、CT检查逐渐受到医师与患者的青睐[2]。本文就放射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进行以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1~2017.12收入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予以冠脉造影确诊;无严重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病情稳定者。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不全者;存在精神异常、抑郁症患者;排除先天性心脏疾病。年龄33~87岁,平均56.7(±3.4)岁,病程时间11个月~11年,平均4.6(±1.1)年,其中17例伴有脑血栓,36例有高血压病,18例有吸烟史,9例存在冠心病家族史。

1.2 方法

1.2.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入检测室后,医师指导患者平卧于检测台上,本次试验采用菲利普公司生产FD20型血管造影进行穿刺造影,将心导管经皮穿刺送入至下肢股动脉,直至主动脉根部,同时医师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口位置,将造影位置显影,医师对患者血管病变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以及相应病变位置进行多角度观察。

1.2.2磁共振成像检查

当患者进入检测室后,医师指导患者平卧于扫描床上,采用飞利浦 PHILIPS Achieva 3.0T型超导磁共振机器对患者胸部位置进行扫描。

1.2.3 CT检查

当患者进入扫描室过后,医师指导患者平卧,本次试验采用仪器为GE Revolution CT扫描仪,予以患者心脏冠脉钙积分以及CTA扫描,根据患者心率不同选取不同扫描序列,因此,所得图像采用工作站冠脉分析软件对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的走向方向、狭窄程度、病变范围加以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疾病三种诊断率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CT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率为100.0%,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率为87.5%,CT检查诊断率为80.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将冠心病又称之为冠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疾病后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现临床上对冠心病诊断方式较多,不同类型、发展时期冠心病后期治疗方式不同。对该类患者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有外科治疗和内科治疗等多种方式。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因此早期对疾病进行诊断并采取针对措施干预,能控制后期病程发展[3]。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常用方法,具有安全性、准确性高的特点,属于临床诊断冠心病“金标准”[4]。但该类诊断方式实施存在创伤性,甚至会引起死亡现象,因此并不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手段。同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并不能直接将冠状动脉管壁显示出来,对冠状动脉管壁病变评价存在限度。

随着国内放射技术不断成熟,在冠心病诊断中被广泛应用,主要诊断方式为螺旋CT、MRI,国内外相关医疗组织研究证实,放射技术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对机体无创伤性损害,能满足多个科室检查与诊断。螺旋CT应用能够提高冠状动脉钙化检测效率,特别为积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时,此种检查方式在临床应用效果更加明显。核磁共振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能清晰将冠状动脉成像显示出来,属于临床一类无创、无辐射影像方法,在临床应用潜力巨大[5]。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核磁共振软件技术发展,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发展迅速,能将冠脉整体全貌显示出来。

本文研究表明,冠脉造影技术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而放射技术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临床诊断率较高,其中核磁共振为87.5%,CT为80.0%。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由于其创伤性,为患者心理、生理上造成伤害,因此未应用于冠心病的筛查。而我国放射技术不断进步,现临床上具有高安全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核磁共振属于临床常用一类放射技术,作为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前景较好的辅助检查,能详细将患者冠脉具体状况展示,能依靠冠脉流动状况判断疾病发展。由此可见,临床冠心病诊断过程中,予以患者核磁共振、CT检查能准确对患者病情加以诊断,临床疾病准确性、敏感性较高,能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患者早期准确、有效治疗[6]。

综上所述,冠心病疾病诊断中用用放射技术检查,对疾病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敏感性,能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方式,为临床医师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意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国英,王莎莎,雷辉燕等.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早期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J].放射学实践,2015,30(5):599-602.

[2]王东奎,袁泽,张凌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4):350-352.

[3]高扬,王成英,周艳丽等.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4):246-250.

[4]贾广义.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0):50-53.

[5]彭卫军,陈爱民,张海青等.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5,14(3):50-52,44.

[6]王建花.MDCT与MR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现状与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5):791-794.

论文作者:严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  ;  ;  ;  ;  ;  ;  ;  

放射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论文_严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