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的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论文_邢艳红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论文_邢艳红

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幼儿园 832100

摘 要:溺爱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过得太苦,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再让孩子受苦。父母们尽其所能地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是事实上,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

关键词:溺爱 特殊 方法

现今的社会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为什么呢?有的家长说:“我们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我们挣的钱不就是让他们花吗?”有的家长说:“我们小时候没有经济条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要让我的孩子好好享受享受,不能让他们受一点儿苦。”是的,哪个做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当今父母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起到不良影响,可是大多数家长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一、什么是溺爱及溺爱的几种表现形式 

孩子在家庭中特殊待遇——地位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特殊,习惯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一家人过分注意、无时无刻不关照他、陪伴他,孩子要什么就轻易满足他,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孩子很多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实现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很多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也不会帮助父母减轻负担,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二、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

1.溺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大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天真、幼小和“一张白纸”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经常性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但是溺爱成了家庭教育、引导孩子的障碍。孩子常常是在不知道错还是对的心理状态下干自己想干的一切。同时,溺爱使大人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批评,不能让孩子明白对与错、能做与不能做、好与坏的区别。

2.导致孩子养成不良的性格。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容易养成孩子任性、懒惰的性格。这样长大后就很难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3.使孩子缺乏自信。父母的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习惯于依靠父母生活,没有自己的主意、见地,往往缺乏自信心,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人、对事应有的责任心。

4.溺爱影响孩子人际交往。从小在父母家人的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有很强的优越感和骄傲心理,常常眼高手低,瞧不起别人,不善于与人相处,而当他们看到别人的进步时,又很容易产生怨恨与沮丧的情绪。

三、不溺爱孩子的方法

1.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我们在家要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2.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当好慈祥的父母亲,及时解疑答难,正确引导孩子。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要首先做到。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可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3.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生活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论文作者:邢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  ;  ;  ;  ;  ;  ;  ;  

过分的溺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论文_邢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