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连锁书店物流模式的选择_连锁经营论文

论连锁书店物流模式的选择_连锁经营论文

浅议连锁书店物流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物流论文,书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物流系统是书店连锁经营的基础

图书商品的特殊性,使连锁书店在经营特点上也明显有别于其他营销企业,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经营品种的多样性。目前,各连锁书店中的连锁总部无一例外定位于图书市场中盘,连接着供货商与各连锁分店,发挥着“蓄水池”的功能,这必然要求连锁总部拥有丰富的备货品种,以支持整个连锁系统的日常经营。

2.经营品种的时效性。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很多图书在销售上不同程度地受时间限制,这一点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3.供货商的分散性。连锁书店的供货商,包括出版社、图书出版公司以及各种图书发行总代理商,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因而所提供的图书在交付时间、包装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

4.连锁分店需求的差异性。受所在地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影响,系统内各连锁分店对图书的需求,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图书连锁经营的优势得以发挥需要有适合高效的物流系统作为支持,以连锁书店经营自身的特点,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提出了要求。

二、物流系统对连锁书店经营的支撑作用

(一)物流系统有力的支持连锁书店的市场营销体系。物流活动是一种服务活动,是商品的生产与消费、进货与销售之间的协调者。物流配送中心如同生产营销系统的延伸,在向门店供货时,可依市场需求进行小包装、小批量、多批次的供应,并且配送中心的多种活动都以满足门店需求为目标,有力的支持了门店市场营销活动。配送中心能够保持一定的库存,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特别是对国庆节、春节等销售量比平日成倍增加的图书销售高峰期间,配送中心的库存对确保销售给与了有力地支撑。

(二)物流系统对各分店节约库存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各连锁分店的主要任务是现场销售,在场地安排上营业场所面积要占70%,用于储存的场地不会太大。而建立在大量采购、快速分拣、配货、快捷运输基础上的连锁配送系统,辅以信息系统对各分店销售库存信息的准确及时反馈,能够解决什么时候送,送多少最好的问题,从而能够使各分店不需保留大量库存,配送中心以集中的库存形式取代以往一家一户的库存结构方式。这种集中库存比起传统的前店后库大大降低了库存总量,增加了供销的调控能力。

(三)物流系统完善了连锁书店经营体系。由于物流活动为门店的销售活动创造了种种优势,从而使整个连锁书店经营体系的成本大大下降,物流活动对于整个连锁书店经营体系的作用表现在:

1.统一进货,有利于严把质量关,降低进货成本;

2.加速商品周转,减少商品损耗,降低流通费用;

3.扩大配送中心的拆零、分拣能力,改善门店的存货水平,有利于实现零星图书种类无库存、少库存经营;

4.保证门店管理逐步向“只管销售”方向发展,企业经营决策权向总部集中,物流活动向配送中心转移,这是连锁书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流系统自身的合成效应支持实现连锁的规模效应,而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经济,物流系统的建设就是不可少的。

三、连锁书店现有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我国的大型连锁书店,70%采用了自营物流,17%采用供货商送货的模式,大多数企业很少或没有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服务。这就使连锁书店的物流活动受到相当的局限。书店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先进的经营模式,在当前应用中却并非想象的那么有效率,原因是其物流模式不适合书店连锁经营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规模小。连锁经营形式本身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获得规模效益,而配送规模的大小对规模效益的取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物流系统作保证,配送中心的规模匹配,就不能适应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甚至制约了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从我国目前来看,连锁经营企业的配送规模均较小,尚未形成规模优势。据调查平均一个配送中心送20个店铺,平均每辆车承担二三个店铺的送货。而国外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一个连锁店的配送中心负责70个分店,只需4~5辆车。可见我国现有的配送中心的发展规模不适应连锁店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除新华书店以外的连锁书店一般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成本压不下来,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体现不出来,这样严重影响了配送中心优势的发挥。

2.配送设施落后。我国现有的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就都是以原有的商品仓库、运输公司、批发站为基础,有的仅保留原有的设备,有的稍做修补便开始运营。多数连锁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的配送概念,物流作业不规范,机械自动化水平不高,计算机应用不全面。没有计算机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盘点、核算、制单和传递信息。国外连锁书店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而我国许多的连锁书店物流缺乏规范,各种编码缺乏标准,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配送中心与外部的接口系统等在大多数企业还没建立起来。连锁书店的MIS系统不完整,致使配送功能低下。

3.配送效率低。我国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分店经营的所有商品进行配送的比率一般为50%左右,最好的也不过90%。各连锁企业虽然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商品陈列等方面的规范化,但是配送体系不规范,配送中心的建设参差不齐,供货、配送不及时,影响分店的正常经营,使不少分店不愿统一配送。没有统一配送也就没有统一进货,而没有统一进货也就丧失了连锁经营的经营优势。

4.经营理念落后。配送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产物,专业化很强。管理配送中心,更要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思想来指导,才能使它真正出效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配送中心,仍沿袭传统的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的管理方法。配送中心的各环节系统相互独立,各自追求效率的提高,最终可能造成利益冲突。不但难以发挥配送中心应有的配送服务功能,而且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制约连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原因分析

1.缺乏对专业化第三方物流的重视。现有物流配送系统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是书店在连锁经营中明显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书店自身努力解决的同时应该利用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加以弥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电子商务和产供销各业对物流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供需双方的物流成本,使客户觉得比自己做要好得多。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如美国的物流量57%是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欧盟国家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10%~35%,而日本搞的最好,达到80%左右。我国在第三方物流应用方面却低得多,我国商业企业的物流配送,有74%是由供货方完成的,企业自营物流占13%,企业依靠第三方物流服务仅占13%。

2.配送中心建设和管理有待完善。

(1)配送基础设施缺乏,目前仅有辽宁、北京、广州、四川、上海、江苏、 浙江在建或已建有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

(2)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较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

(3)配送比例不高,图书库存较大,离零库存的要求差距甚远。

(4)配送的盲目性较大,退货率较高,配送成本高。连锁书店现有配送中心,大都是对原有储运部门或现货批发部门仓位、人员进行部分调整后设置的,场地、人员素质、信息对接、运输工具等都与连锁经营的快捷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且连锁店越多,7~15天的发货周期更难保证,分店图书的上架速度也就滞后于其他发行渠道。

3.信息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信息交换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操作比较普遍,数据资源无法共享,浪费严重。

(2)信息数据统计失真,书号不唯一,出版物分类标准不规范,导致采集、汇总的信息数据与实际状况出入较大。

(3)连锁门店的商品实时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完善,出版物的销售和库存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送到总部。

四、建立连锁书店物流新模式

(一)选择适合于连锁书店的物流模式——“中间模式”。

通过对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大物流模式进行对比,发现了两种模式各有千秋。连锁书店应该如何加以选择呢?结合连锁书店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特点以及连锁书店物流难以克服的缺点,不妨采取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模式”,即对两种模式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在适度发展自营物流的同时,积极借助第三方物流的力量,以达到物流的合理化和效益的最大化,其理由可概括为三方面:

1.发展自营物流的必要性。对进货及批销渠道强有力的控制既是书店连锁系统的优势,又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因此,单纯从降低物流成本、费用的角度考虑而废弃自营物流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主张。开展自营物流对于连锁书店巩固市场地位、拓展经营空间而言具有难以替代的战略价值。

2.发展自营物流的可行性。书店传统的教材储运体系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为其开展自营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如果能以此为起点,再加以适当的投入、建设、培训,引进并掌握有关的先进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那么,进行有效的物流活动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借助第三方物流的意义。鉴于自营物流所固有的弱点,在有些方面或特定条件下,积极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节省费用,而且对于优化企业整体的物流活动也大有裨益,如委托第三方物流参与物流流程的设计、大宗单品种图书的代理储运等。另外,引入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竞争效应,可提高连锁书店自身的物流运作水平和效率。

所谓的中间模式,其实质就是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有机结合,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它对于连锁书店而言,不失为一条发展物流的有效途径。

(二)“中间模式”的两大支撑点

1.完善物流配送系统,提高业务经营集中度。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高效运作的关键环节,从书业连锁经营的配送实践看,目前主要是解决配送中心的功能及配送原则两大难题。

(1)合理定义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是汇集连锁门店的订货信息,进行采购,从供货店手中接受多品种、大数量的出版物,进行储存保管、配货分拣、流通加工,按众多连锁书店的要求,配齐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迅速、及时、准确、安全、低成本地进行配送的物流设施。由此可见,配送中心的功能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集合,是配和送的有效结合。

(2)建设书业配送中心的基本原则。 书业配送中心的建设必须符合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的两个需要。因此,配送中心的规模应以书业连锁店的数量多寡以及辐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依据,实施合理配置、规模适度的原则。此外,书业配送中心的物流设备既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又要注重经济、实用;既能保证配送的效率,又能避免浪费。连锁经营实施试点时期,总部改造了原有储运部门或批销中心,将原有的设施和装备进行改造,为连锁分店进行配送活动,但是待连锁经营走上轨道后,总部应该注入资金,扩充场地,添置先进配送设施,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配送中心,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使其储存的每个品种在多个货架中都有一个惟一的仓位、货架、货位,同时对整个物流作业流程——收货、编目、储存、接受订单、分拣、出货、退货、运输等实行有计划有效率的运作,大范围降低生产成本,为书店的连锁经营提供坚强有力的货源保证。

2.发展网络技术,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加快标准化进程。(1)建立统一,规范的出版信息交换标准。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要求总店与各分店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这就要求必须有一套适合连锁经营的信息采集、传递和处理系统,其前提是信息交换的标准是统一的,而我国的连锁书店系统目前的标准并不统一,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给物流配送现代化带来了巨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做到出版物特征信息唯一化,标准化。由于国内出版物尤其是书号的大量重复,图书本身没有可以作为唯一编号的信息。各书业连锁店只能依靠电脑系统重新编号,但不同的店录入同一种书或同一店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录入同一种书,因为录入编号不统一,使得数据信息难以传递,而无法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必须统一出版物特征信息标准和分类标准。现行的连锁书店的出版物分类标准,基本上参照《中图法》,依据各自的经营规模和管理习惯自定的,并无统一分类标准,这就给出版物销售数据的统计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销售数据的严重失真。因此,必须制定连锁书店统一使用的规范的出版物分类标准,以保证销售数据的真实性。目前各地连锁书店使用的信息软件并无统一版本,这样就失去了数据互通的可操作平台,数据信息资源自然无法共享。因此,书店要发展连锁经营,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数据库,并研制出一套既能满足当前业务需要,又具有良好升级性能的管理软件。

(2)完善网络系统,建立安全、快捷、低成本的网络连接。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书业连锁企业的网络系统可采取E——供应链的模式,即通过Intranet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支持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通过Extranet实现与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换,以保证信息的互通,通过Internet保持与社会、公众及消费者的联系。连锁经营中总部和门店的信息数据交流是依靠网络连接的,连接的方式要安全、快捷、低成本。由于连锁店的地域分布较广,可采用最新的网络连接方式——虚拟专用网(VPN)技术,该技术可通过特有的加密手段在Internet网上提供一种可以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业网络进行实时远程访问的连接方式。

(三)建立“中间模式”需妥善处理的问题

1.“中间模式”的侧重面。采取“中间模式”并不代表要平分秋色地采用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书店连锁系统属于相对封闭的营运系统,其计划性远高于随机性,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作业。同时,考虑到书店对进销渠道控制、物流配送质量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宜形成以自营物流为主、以第三方物流为辅的格局,通过对两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取得理想效果。

2.物流建设的规模。连锁书店开展自营物流需要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但必须把握好“度”。对于这项投资巨大且影响深远的工作,既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未来经营业务的发展,又要避免好高骛远、盲目赶超,应在综合考虑自身需要、财务状况、发展前景、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慎重决定。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图书发行市场存在地方政策性壁垒的状况下,连锁书店的物流建设更要紧紧围绕自身的总体经营战略展开,切忌好大喜功、相互攀比,只有适度的建设规模才能使物流运作趋向合理。

3.物流技术与设备的采用。物流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有关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对其加以运用可使物流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时也会让企业付出不菲的采购成本。然而,衡量一项物流技术或设备采纳与否的标准,应该是看它的应用能否使物流活动达到最佳效用比。必须摒弃脱离现实情况、一味追求先进的引进思路。例如,根据我国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人力成本相对低廉的状况,对于某些价格高昂的自动包装设备,就应当在进行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取舍。而像信息管理这类能够极大促进物流水平的技术及设备,则要在确保企业能够消化吸收、运用自如的前提下进行购进。

4.物流部门在连锁书店中的组织关系。基于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的考虑,连锁书店中的物流部门应被给予相对独立的地位,即使其成为独立的利润核算主体(甚至是物流子公司),以增强物流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同时,对于企业所属物流部门与连锁总部及各连锁分店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制定合理、明确、详尽的合作协议和费用分担规则,此举有助于促使整个连锁系统的各业务职能部门自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事日常工作,以达到优化物流的效果。

5.物流部门对外承接业务。对外承接物流业务,不仅能够解决自营物流所带来的人员和设备的闲置问题,而且也是企业向多元化发展、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物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是业内人士的共识,而一些大型连锁书店所拥有的仓储及运输网络,为其进军物流市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在不妨碍完成自身物流任务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考虑向外发展。但是,要清醒地意识到,在当前方兴未艾的物流市场中,存在着投资建设过热、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隐患。因此,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应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物流能力,另一方面以需求为导向逐步同市场接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争取相应的份额。

五、结语

图书连锁经营的物流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会不断地出现新技术,也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方法,不断解决新问题,连锁书店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标签:;  ;  ;  ;  ;  ;  ;  

论连锁书店物流模式的选择_连锁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