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过渡模式的分析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模式论文,中国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已有研究的视角和内容
80年代末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从这一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就具有了国际比较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17年的历程,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具体标志有二个方面:一是改革促进了发展。在改革时期中国的GNP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9.5%,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二是在实现改革的目标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道路上,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据测算,目前中国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力量整体上已达到60%左右。这两个方面的进展和变化是在十几年来政局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的,与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况相比较,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成功经验,由此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模式”这一概念。
从国际范围来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实践中存在着二种方式:一种是渐进式,即通过改革的逐步推进,用市场机制代替计划体制,从而实行运行方式的逐步转换;另一种是激进式,即通过出台“一揽子”实施的措施,以放开市场价格和实行私有制为主要内容,在短期内切换运行机制,实行运行方式的快速转换。在实践中,中国的改革选择了前一种方式,原苏联东欧国家选择了后一条道路。二种方式孰优孰劣目前还在争论之中,但绩效不同则是肯定的。由此,以探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规律和过渡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过渡经济学”,正在国际上迅速发展。[①]
90年代以来,国际上一些经济学家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东欧和原苏联国家的体制转轨,但又发现“激进战略”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之后,又把视野转到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成功的转轨和过渡的“样板”。[②]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在肯定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改革战略是否具有国际普遍意义在认识上有分歧。他们认为中国改革的成功,不是由于“渐进战略”的采用,也不是它的先试验再推广的模式,而是取决于中国在改革初期面临的“初始条件”与其它国家不同。中国改革的“初始条件”包括,有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较少的国家补贴人口(仅存在于城市中的全民企业),以及相对来说较分散经济体制(相对于原苏联、东欧国家)。这一切都对中国渐进改革的成功提供了现实基础。[③]这些因素由于是特殊的,是中国特有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改革不能被其它国家所仿效,中国经验因此也就没有普遍意义。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由于改革时面临的“初始条件”与中国不同,不可能走与中国相同的道路,而必须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选择“激进”战略。[④]
在国内,大部分经济学家充分肯定中国渐进改革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⑤]近年来有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东激进式改革的根本性差异在于中国渐进改革的实质是一种“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即在改革前期,对旧体制因改革阻力过大而“改不动”的同时,先在旧体制外发展市场经济的体制(如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市场定价机制和对外开放所需的市场环境),并在旧体制较薄弱的领域先行突破(如农村改革)。在这部分体制逐渐生成,并不断压迫旧体制的情况下,改革才直逼原体制的核心部分——国有企业改革和宏观调控体系改革。[⑥]这种“增量改革”或“体制外改革”在改革前期表现为一种“外围战”,先扫清“外围”再直逼“核心”。这种战略的好处是,由于国有经济部分在前期仍在维持运转,可以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但这种战略长期延续会带来双轨体制并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腐败加剧、收入分配差距加剧等问题。[⑦]对改革本身来说,把最难改的旧体制核心部分放在最后也存在着由于这部分的改革难度,而最后导致整个改革不成功的危险。因此,在改革中期,还很难对“渐进战略”和“激进战略”作出谁优谁劣的最后评判。[⑧]此外,还有人从另一角度分析中国改革经验的适用性,认为中国的传统计划体制源于中国建国初期所采用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因此,中国的改革经验对那些采取类似发展战略的国家具有普遍意义。[⑨]这些理论探讨构成了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国际比较的第一重含义。
更重要的是在改革实践上,中国渐进式改革由于已经设立了在本世纪末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表,一系列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亟待在近四五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因此要进一步汲取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解决中国完成全面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系改革、要素市场发育和宏观调控体系与政策体系完善等。这样,中国的改革就有必要择取国际上适合需要的理论供给,中国的改革理论就有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进行国际比较的另一重含义。
以上大体概括了以往国内外对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主要内容,也为我们进一步分析中国市场经济改革过渡模式提供了一个理论背景。
二、从目标看道路:对中国改革模式的另一种比较分析视角
中国市场经济过渡模式的比较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中国的改革模式是否可以归结为采用渐进战略,这种渐进战略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应该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三个问题也是对中国改革经验进行新的研究中要突破的核心内容。
回答这三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改变一下分析视角。从“改革目标”即改革终点这一角度反视中国改革的道路,就有可能更好地揭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模式的本质、特色和实质,从而能够更好地从理论上说明中国经验的适用性和中国借鉴其他国家改革经验的必要性等问题。
国外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一个典型地进行改革的经济必须在六大领域作出重大变革:即宏观经济稳定化、价格自由化与市场改革、企业改革、贸易自由化与货币自由兑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创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与制度框架。”[⑩]
无须讳言,这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主要领域(尽管在个别内容的程度上有区别)。同时,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心目中,这六大变革是要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实行私有化成为一些国家进行改革的一个必要条件。由于这一推行私有制的基本特征,也就构成了理论上所说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这一体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目标的话,那么改革理论分析所做的工作,就仅会局限在探讨目标一致条件下的改革路径选择及其优劣比较问题。到目前为止,原苏联东欧各国家的改革就基本可以归为这一类。尽管在近年来在实行“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过程中,俄罗斯等国也出现了“回渡”等问题,但无论是东欧国家“回到欧洲去”的口号,还是原苏联国家90年代以来的改革目标,都清楚地说明这些国家改革的终点何在。
与之相比较,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恰恰在目标上与苏东国家不同。尽管中国是在实质上进行改革十余年后,才在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但是在此之前的全部改革目标设计和实际取向,都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意图。尽管这中间也有反复,但这一主线从来没有改革。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最后确立,只不过反映了人们对这一改革目标不同程度的认识过程。这一点在邓小平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中得到了更高层次概括和反映。因此,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可以归结为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用市场机制置换计划机制,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目的。显然这与苏东国家的“推倒重来”的做法有巨大差异。因此,中国改革与苏东改革最大的区别在于改革目标的异同。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选择何种具体方式,涉及到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民族等特点,固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改革目标的特定性出发,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有其本身的一般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十余年来已呈现二个重要特点:一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性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经济运行方式的转换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改革的方向是以市场化为取向,通过逐步扩大和加强市场机制作用的范围和力度,使市场最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到位”,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二个特点制约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一般只能选择渐进式的道路。
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但在基本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与进行制度变迁根本性革命的改革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前者必然要考虑改革的进展要以保持制度的基本内容为重要条件,要以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政治基础和依托。在这种基本规定制约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必然在实践中选择“渐进式”的道路。(1)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生产力和达到共同富裕的本质规定,需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条件。而这二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特征,在脱离开原有的计划经济载体之后,如何寻找到它们在市场经济中的有效实现形式,需要大量的长时间的摸索。改革实践证明,这是目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从改革具体措施来看,由于中国改革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在改革中必须承认和消化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留下的问题,以保持基本制度内容的连续性,如职工就业、住房、退休保险、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内容在新的体制下必须有新的方法得以承认和解决,企业的历史债务等问题也须在改革中采取妥善手段予以解决。这样,这种探寻和试验就比那种一夜之间实行私有化和由市场自动决定收入分配的做法困难得多。这是构成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选择的一个经济制度原因。(2)经济改革在实践中走“渐进式”的道路,就能够给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行调整,并进行社会的全面整合留出一定的时间余地,防止和消除由于急剧改革而对社会带来的剧烈震荡,保持社会结构和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这既是维持基本制度运转的要求,又是保证改革成功的条件。这就构成了中国渐进式改革道路选择的政治制度原因。因此,改革的渐进式道路的选择首先是由改革目标规定的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2.改革渐进式道路的选择与改革的具体内容有关。实践已经证明,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可以比较迅速,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却需要时间。如果说,在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后,可以通过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手段,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中国大陆用了7年)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计划经济体制的话,那么,市场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从机制形成的技术要求和配套条件上,则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长期排斥市场作用的历史条件下市场机制的形成并综合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要比计划体制的建立和总体发挥调节作用困难得多。这具体表现在:(1)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由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充分发育为条件,而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自然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2)在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适应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进行改革,从过去的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这就需要改革原有宏观调控体系,调整调控的对象,探索一套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方法,也需要一段长时间的探索;(3)在市场经济改革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市场信号做出积极反应,要以本身的经营机制转换和组织结构改革为条件。这种机制转换和组织机构改革是在原有的企业机制和体制基础上进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市场经济改革这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与社会主义建立时的由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过渡不同,需走渐进式改革道路。
以上二点,一个是中国改革的特殊性,另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普遍性。它们既制约着中国改革模式的选择,又提供了对各国改革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因此,从改革目标所决定的改革的具体要求和历史过程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选择渐进方式有其客观必然性。
分析到此,可以提出一个概括性的论断: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质,是要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上,完成经济运行机制到计划机制的置换任务;这一实质规定了改革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一目标又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的市场改革渐进方式的选择。这一渐进方式由二个要素决定,一是由市场机制置换计划机制本身的困难和复杂性决定;另一个是要在社会经济基本性质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这种置换的制度要求和约束条件决定。而且这种渐进式改革模式,也不宜用“增量改革”和“体制外改革”来代替。事实上,无论是“增量改革”,还是“体制外改革”,都是渐进改革战略在前期实行中的一部分内容,而“存量改革”和“体制内攻坚”也是成为渐进式改革在中后期中实行的主要内容,因此不能简单地用部分来代替总体,进而否定总体。渐进式改革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时间长度,而且也是一个包括丰富内容的改革范畴。正因为如此,在分析改革目标异同对改革方式带来的影响之后,还要加深对中国改革过程本身的理论分析,以目标的确定性为基础,对改革路径、改革方式、改革中的利益分配和成本、改革的动态配套和具体措施、出台时机、监测与反馈调节等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建立改革理论模型的抽象形式,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从目标到途径的基本特征。
三、国际比较的重点领域
把中国改革的特例(case)扩大到世界范围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中国改革与苏东改革的实质性区别。苏东的改革也是一种运行机制从计划到市场的置换,但由于在改革实质和改革目标上与中国不同,它们并没有改革的制度约束,因而不存在特定改革目标对特定改革战略的规定性,他们的困难仅存在于用市场机制置换计划机制过程中本身出现的问题。由于低估了这一过程的困难,特别是配套条件的要求,他们在选择“激进战略”后产生了一些社会经济问题是必然的,由此而产生的“回渡”现象也仅仅是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需经济、社会条件的必要补充。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共性内容的存在,各国改革有一部分内容可以互相借鉴。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改革目标的不同,而否定中国改革模式进行国际比较,并进行国际经验借鉴的意义。由于市场经济的共性,决定了有一些改革的共同内容:(1)构造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微观主体是各国在改革中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构造和发育一个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发展市场体系也是一个普遍遇到的问题;(3)改革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实行市场基础上的宏观调控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4)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实现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条件。在这些领域中比较各国的异同,对丰富和完善中国的过渡模式,最终完成过渡的任务,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中国在这方面所具有的成功经验,也可为其它实行不同改革目标的国家所借鉴。这部分内容将构成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具有制度变迁的普遍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道路对具有同中国一致的改革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由于要解决的过渡的过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一致,他们改革所须的时间要求也基本一致。反之,对与中国改革目标不同的国家来说,中国的改革道路只是具有特殊意义。因为道路的选择是服从于选择的目标的,目标迥异,道路当然可以不同。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改革共性内容的存在,中国改革经验与其它各国的改革经验可以互相借鉴。通过比较与借鉴,探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在未来几年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就逻辑地成为研究中国市场经济过渡模式的另一个基本内容。
注释:
①Lavigne,Marie,"The Economics of Transition:From Socialist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London:Macmillan,1995.
②Perkins,Dwight H.(1992),"China’ s Gradual’ Approach to Market Reforms",paper presented as a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Experiences of Economic Reform and Post-Socialist Transformation",July 6-8,1992,elEscorial,Spain.
③Sachs,Jeffrey D,and Woo,Wing Thye(1993),"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Vn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Economic Policy Panel meeting in Brussels,Belgivm october 22-33,1993.
④瓦.库德罗夫:《是回到激进改革的时候了》,《俄罗斯经济杂志》1995年第3期。
⑤中国改革七大课题组编:《中国改革大思路》,沈阳出版社1987年版。
⑥樊纲:《渐进与激进:制度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9期。
⑦吴敬琏:《中国采取“渐进改革”战略吗》,《经济学动态》1994年第9期。
⑧Fan Geng,"Incremental Changes and Dual-track Transition:Understanding thd Case of China",Economic Policy,December 1994,Grent Britain.
⑨Justin Yift Lin,Fang Cai and Zhou Li,"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Have Been Successful:Implications for Other Reforming Economies",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论文(英文版),1995年。
⑩[美]斯坦利.费舍尔,《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前三年经验教训》,原载《美国经济评论》1993年5月号,中译载《经济社会比较体制》1994年第3期第34页;Lipton,David,and sachs,Jeffrey(1990),"Privatizationin Eastern Europe:The Case of Poland",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ies,2∶293-341.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机制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