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急性胰腺炎采用不同方式诊断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确诊病患,均实施CT诊断与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结果差异及准确性差异。结果 MRI诊断下,患者局部胰腺增大以及胰周渗液诊出率明显高于CT诊断方式,且准确率达到96.67%,远高于CT诊断的86.67%。结论 相对于CT诊断而言,MRI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可更准确判定疾病类型,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MRI诊断;CT诊断;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属于急腹症的一种,较为常见,发病时患者存在明显腹部疼痛,临床诊断数据可显示脂肪酶升高、尿淀粉酶升高、血淀粉酶升高[1]。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胰腺坏死程度以及形态的改变,对于患者病因的判断也有所帮助[2]。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了两种诊断方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性差异。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共3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处于31-54岁,平均年龄为(42.37±2.89)岁。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相关标准[3]。经患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后,30例患者均接受MRI与CT两种方式诊断,且两种检查操作间隔时间控制在1天内。
1.2一般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CT诊断与MRI诊断,两种诊断操作如下。
1.2.1CT诊断
CT诊断仪器使用多层螺旋CT机,令患者在诊断前八小时禁食、禁水,在诊断前半小时令患者服用温水,确保十二指肠处于充盈状态,一般饮水量为800ml左右[4]。实施常规腹部平扫,选择最佳灌注扫描层以及适合的层面,展开CT灌注成像扫描。将参数设定如下:5秒扫描延长时间、512*512矩阵、120kV管电压、5mm层厚、16cm*16cm视野、60mA管电流。选择300mg碘海醇作为注射对比剂,总剂量控制在50ml,速率控制根据患者体重和循环情况加以针对性速率调整与总量调整。选择肘正中静脉为注射位置,行灌注扫描后在实施普通扫描,观察患者胰腺组织,截取图像进行后期分析。
1.2.2MRI诊断
MRI诊断仪器使用超导磁共振(1.5T)成像设备,诊断前禁食禁水[5]。将参数设定如下:1mm间隔、8-9mm层厚、4次鼓励次数,行呼吸触发快速自旋回波(横断位)扫描。完成扫描后再展开二维快速扰相梯度扫描,参数设定如下:每秒2.5ml增强扫描速率、80°翻转角、1mm间隔、8mm层厚。选择20ml的Gd-DTPA为对比剂,在肘正中静脉为其注射。
1.3观察指标[6]
在两种诊断方式下均观察患者胰腺是否存在液化或坏死情况、是否存在胰周积液、是否存在胰周筋膜或肾前筋膜增厚情况、胰周边缘的轮廓是否存在病理性变化、胰周是否存在弥漫性改变或局部改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诊断结果
比较通过CT与MRI诊断下患者疾病类型,分为局部胰腺增大与胰周渗液两种。对比显示,MRI诊断下两种疾病类型诊出率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出现大多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相关,指的是以胰腺为主要发病位置的炎性反应,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其他器官功能受到影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起病较急,必须及时诊断并及早治疗。
胰腺炎的确诊标准现阶段主要遵循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相关标准,包含三条,分别为急性胰腺炎特征性CT表现、脂肪酶或血清淀粉酶处于正常值三倍以上、存在急性胰腺炎特征性腹部疼痛感。符合上述三个标准中的其中两条即可判定为急性胰腺炎。这一疾病可分为轻、重两种类型,轻度患者表现出胰腺周围水肿情况且预后效果较佳,通常患者一周左右可恢复正常;但重症患者则可能并发胰腺囊肿、假性囊肿和胰腺坏死等并发症,严重者存在器官衰竭危险,病情凶险,死亡率达到15%以上。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在传统上大多需要结合血常规及尿常规检验结果综合分析并定义疾病,但由于该疾病起病急且病情进展较快,很可能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出现病情突然加重引发危险,导致患者在12小时内死亡,因此应避免多种联合检查下的时间浪费情况。在临床诊断中,必须确保诊断的及时性、科学性与有效性,保障最佳治疗时机。随着CT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该诊断方式在影像学中往往被视为金标准。但现阶段在使用CT诊断急性胰腺炎上存在一定争议,主要是对于重症急性期患者,若通过CT诊断,碘的使用可能造成病变程度加剧。MRI诊断并不存在辐射暴露,在诊断过程中敏感度较高,对于胰腺相关疾病的病因诊断上将更为明确。MRI诊断可明确显示患者胰腺是否存在狭窄、梗阻和扩张之类的病变情况,存在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明确反映胰腺形态以及胰周渗液状况。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CT诊断与MRI诊断均可诊断出急性胰腺炎的疾病类型,但对比之下MRI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因此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赖新波,洪竞华.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v.25 06:1125-1127.
[2]柳飞华,桂冰.探讨MSCT扫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v.25;No.141 01:16-17+26.
[3]徐智勇.CT诊断与MRI诊断104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v.16 49:103-104.
[4]刘金生,陈建民,叶贱辉,钟荣明,方世忠,林玉玲.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MRI与增强CT诊断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v.9 03:63-64.
[5]姚尧,张慧敏,杨红,钱家鸣.腹部B超 CT和超声内镜对不同临床分期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v.35 12:1031-1033.
[6]安利香,李燕辉,韩洁,侯晓英.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v.9;No.252 10:119-120.
论文作者:李为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胰腺炎论文; 患者论文; 胰腺论文; 两种论文; 疾病论文; 是否存在论文; 价值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