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后实践论美学的悖立与会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践论论文,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当代美学在经历了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中期的两次全国性大讨论后,目前正处于沉寂和休眠的时期。但这也是积蓄能量的时期。传统的美学观点进一步走向充实和完善,新的美学思想也在不懈地开拓进取,探寻着突破与发展的道路。这期间较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近两年出现的后实践论美学与实践论美学之争。这场讨论的结果目前虽然尚不得而知,但对已陷入相当困境的中国当代美学来说,其积极意义已经有了明确的彰显。目前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正处于又一次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总体的转型之中,美学能不能以这次讨论为契机,将美的思考再次引向深入,通过自身的历史性转型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是美学界应该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在产生的时代背景、逻辑起点上的悖立以及在人文精神上的会同作一些初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学的学科定位和理论前景提出几点不一定成熟的看法,以期为当代中国美学的建设拓展思路。
一
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的悖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上根本不同。实践论美学的思想萌芽于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当时中国的社会特点是任何社会及文化活动都和政治需要捆绑在一起,学术活动则在前苏联和国内极“左”政治的影响下走上了归附某种主义、路线、政策的发展道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实践论美学一开始便带上了很深的政治化倾向。实践论美学的体系完成于第二次美学大讨论,这一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学术研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但十年浩劫中被极“左”思潮推向极点的政治决定论和对经典的简单注疏以及教条主义的应用都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正是在这种影响下,实践论美学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新翻译出版为契机,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现实践这个范畴为出发点,最终完成了自身学科体系的建设。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仅限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并在这个认识基础之上将马克思所说的“类”简单化地解释为人的社会行为,或干脆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作为非马克思主义加以简单否定。所以,沿着这个思路形成的实践论美学思想,其出发点也就先天地局限在人的社会实践行为之上,并以社会发展代替了人的个性发展、以社会理性代替了人的个体感性。
后实践论美学则萌芽于70年代末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时期,当时国内由于“十年动乱”的结束,人们从强迫自己做驯服的工具开始转向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独立思考。在国外,则由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失败,美学理论由科学主义转向了人本主义。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极端强调人的自然生命要求的合理性,充分肯定肉体享乐的价值,个性至上和欲望满足成为人性之常。受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后实践沦美学思想在产生之初便先天地带上了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放纵个性的特点。后实践论美学体系形成于9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中国社会开始加速走向现代化,但市场竞争机制和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驱动下,个人贪欲和肉体享乐也取得了天经地义的合法地位。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后现代主义经20多年的讨论虽然已逐步趋向终结,但其文化无聊感和价值多元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仍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中国文化转型,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与后现代主义合流的现象。其表现便是大众文化的崛起与媚俗倾向的抬头,传统的价值观念崩溃,个人瞬间肉体体验无限膨胀,而建立在个体生存起点上的后实践论美学,正是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其立说的宗旨也正在于“摒弃传统哲学的蒙昧性、非个体性,使中国哲学的人文精神具有现代个体意识的内涵”〔1〕。
二、在学科的逻辑起点上分立对峙,实践论美学的逻辑起点是实践。把美学的出发点由物质、存在或自然转移到实践,这是实践论美学的一大创造,但实践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实践要以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物质手段为基础,因而具有客观性;实践又是人或人的社会组织所进行的活动,因而又有主观性。实践论美学要从实践出发,应该以何者为自身的出发点呢?如果仍然坚持物质决定论,以实践的客观性内容为建构美学的基础,那么将难以摆脱反映论美学的思维模式。如果偏向实践的主观性内容,片面高扬人的主体性,又会否定物质的客观决定意义,走上与主观论美学合流的道路。为了摆脱这种二难选择困境,实践论美学又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即主客观统一论。这种观点强调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的统一。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作为对立的两极,是人统一于世界?还是世界统一于人?这个传统的理论难题又一次使实践论美学陷入逻辑困境。在这种三元起点中,实践论美学最终选择了实践的主观性内容,即所谓的主体性原则,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和社会及一切社会存在物的本质”〔2〕。这样,实践论美学的学科定位便是人的社会实践行为,并以此为社会和人的本体,在否定物质存在的决定意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实践一元论或实践本体论。
后实践论美学的逻辑起点是人的生存。强调生存的决定作用,是对理性的绝对支配力的反抗。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美学对个体自然性要求的重新思考过程,也就是对传统的理性主体美学的批判过程。理性主体性美学以理性作为人的本质,但是当历史在理性的主宰之下进入现代社会后,人的感性需要在理性的束缚中却日渐变成被征服、被认识的对象,这正是理性主体性美学的迷误所造成的恶果。它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立,人与世界的背离,并最终导致了人与自身自然的分裂。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所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一迷误,回复到对人的自然本性的研究,并在揭示这一本性的基础上,培养“性本能彻底解放”的人,建立理想的“爱欲与文明”,后实践论美学所看重的正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的这一超理性原则,其所建立美学的基础也是三 个具有明确内容的超越,即超越实践美学、超越理性规范、超越现实生活。超越实践美学是因为实践美学“仅仅从社会活动的角度考察审美,从而忽略了审美的个性化特征”。因此这种超越要以“生存作为逻辑起点”,建立“充分个性化的对象和意义”的美学思想体系。超越理性规范是因为“审美发源于非理性(无意识)领域,并突破理性控制,进入到超理性领域”,所以“审美不是理性活动,而是超理性活动,它突破理智,获得了对生存意义的终极领悟”。超越现实生活是因为“人的生存不附着于现实”,“生存的意义问题不是现实努力所能解决”的〔3〕。所以“审美的超越性主要不表现在非功利性、形式性上,而在于它对现实的否定、批判、升华,它成为超现实的生存方式和意义的创造”〔4〕。三个超越归纳为一点,就是对个人生存要求的回归。由于“生存非他人生存,乃自我生存”〔5〕。所以,后实践论美学形成了以自我生存为基本内容的美学逻辑起点。
二
后实践论美学追求人的感性自然本性,强调审美活动中主体的绝对个性化特征,用自我生存来解释人与审美的本质。这些恰恰同以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为立足点的实践论美学形成了对立,但二者也并非没有会同之处,这个会同就是对人文精神的重新发现和对人的主观决定作用的本体确定。
实践论美学是建立在对反映论美学的否定基础之上的,之所以否定反映论美学,是因为反映论美学把社会仅仅看作是实体观或物质观的简单推广,把社会看作是与人、与人格完全无关的客体性存在,在关于人类文化和人类行为的探讨中,形成了一种僵死的思维模式,物质反映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方法。实践论美学提出实践的范畴,将人的能动性、人的价值观、人的理想追求提到本体论的认识高度,这就在传统的被机械化了的反映论面前、在教条化了的唯物史观面前,凸现出一个迫切需要美学作出回答的问题: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后实践论美学是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美学思想的中国化,西方人本主义作为理性至上和技术统治所造成的人性失落的补偿,认为仅靠理性远不足以认识整个世界,尤其是对人类丰富多彩的心灵活动,理性认识更显得无能为力。因此,要在人文科学领域确立生命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反对把心灵当作科学实验的场所。这样,现代人本主义通过把目光由理性转向感性,由科学转向人,突破了抽象思维狭窄僵硬的模式,把人类鲜活的自然生命解放了出来。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后实践论美学思想,所发现的正是人的个体性、感性和自由性对人和人的存在的积极意义,认为“只有在这个‘历史的终点’,人的存在的本质才真正显现出来,而在这之前只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状态”〔6〕。这样,后实践论美学也在社会理性和科学理性的强大势力面前,将人的感性生存内容凸现了出来。
实践论美学与后实践论美学的另一个会同点是:两者都认为美决定于人的主观性,实践论美学以实践的主体性内容作为美学的逻辑起点已如前所述,其与主观论美学的不同只是:主观论美学将美定位于人的“心”,实践论美学将美定位于人的“行”。后实践论美学也认为“审美不是物质活动,而是纯精神性的,美是精神性的对象而非物质实体”〔7〕。其与实践论美学的区别只在于:实践论美学偏重于人的社会性主观精神,后实践论美学偏重于人的个体性主观精神。
上述分析表明,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都是建立在人本基础之上的美学,进一步都是建立在人的主体精神之上的美学。但接下来的问题便是:美学要以人为本,具体应该以人的何种属性为本,美学要重建人文精神,这个人文精神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则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否则,美学的人文精神重建又会和历史上数次人文复兴活动一样,因不能最终解决人的本质问题而又一次流于空谈。另外,由于人的属性具体又有“个体属性”、“群体属性”、“族类属性”之分,所以即便是人本主义美学内部也会出现不同的逻辑起点。笔者之与实践论、后实践论美学的分歧,恐怕正是在这一层面上的分歧。笔者认为,实践论美学是建立在人的“群体属性”之上的思想体系,这从实践论美学所主张的“美是一种社会属性,即美是人类社会中才有的一种价值,美是随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8〕论述中可以得到佐证。后实践论美学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属性之上的思想体系,这从后实践论美学所主张的“生存非他人生存,乃自我生存”,美是“充分个性化的对象和意义的世界。因此,不是共性而是个性成为美的本质”〔9〕的论述里也可以得到佐证。但人的上述两种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为人的本质作为人性的反映,应该既能反映出人的特有本质,也能反映出人的共同本质。特有本质是说,这种本质只能为人所有,而不能为人之外的其它任何事物所有,共同本质是说,这种本质应该是人类每一分子的本质,而不应该只是其中部分成员的本质。后实践论美学通过对人的“个体属性”的重视,看到了人性中的共同性要求,但这个要求由于同时也能为人之外的动物所拥有,所以还不是人的特有本质。实践论美学通过对人的“群体属性”的强调,看到了人性中的特殊性要求,但由于这种属性仅仅在社会集团内部成员中具有共同性,所以又不能是人的共同本质。那么,如何才能确定出人真正本质呢?历史上,曾将人定义为“长着两条腿没有羽毛的动物”、“政治动物”、“人是能制造工具的动物”,这些看法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由于不能跳出属性抽象的形式逻辑视界,所以都不能解决特有属性和共同属性化一的问题。但在历史上,对人也有与上述思维完全不同的认识思路,例如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人是通过“道”之体悟(道家),“乐”之境界(儒家),“禅”之本心(惮宗)体现出来的;在西方,不少思想家也努力探讨了人性如何从个体情欲出发,超越理性规范上升到神性存在的可能性。今天看来,这些都是对人的类本质、类属性的有益探讨。
三
“类”的概念是德国古典美学对“人”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前此由文艺复兴所萌生的近代人文主义美学,在用“人道”反对“神通”,提倡人的尊严和个性解放的过程中,形成了单纯突出人的“个体性”的倾向。德国古典美学为了突破对人的这一认识局限,不但提出了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思想,还提出了个体与“类”的见解,在康德、费尔巴哈、谢林等美学家那里,人必须组成“类”并按照历史规律性活动才能存在和发展,而历史的规律性,又必须通过人的“类”来实现。“类”就是指人的“类”存在。个人只有在与别人的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是人——属于“类”的人。人类生活以爱为前提,组成社会,从而实现人的本质。但德国古典美学关于“类”的认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这就是“类”作为社会性的代表对人的个性的制约,因此,“类”还是与感性、个体性对立的存在。这与真正意义的“类”,还存在着本质的差别。马克思对“类”的理解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他认为“类”就是人“自己本身的类”,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的类”,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10〕。在马克思关于“类”的认识里,己经洞见了“类”的不少本质特征。但由于马克思研究人更多地偏重于阶级性,对“类”并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许多人便把马克思所 说的“类”误认为是对人的社会性的一种解释。受西方古典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影响,中国当代美学也是将“类”作为个体性的对立面来加以认识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从人的类本质看,人具有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类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实践;从个体看,人的个体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本质是两方面的统一,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视另一面”〔11〕。对“类”的这种认识结果,自然使人难以看到“类”与人的社会属性之间的区别并最终将“类”与人的社会行为混为一谈。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人的“类”属性和“类”本质呢?“类”应该是人对自身终极本质的超验性领悟。所谓终极本质是指人所能实现的最高本质,所谓超验性领悟是指超出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意志范围,而对人的族类性艺术需要内容的心领神会。诚然哲学也会思考人和人的本质,但哲学评判人凭借的是理智,对于经验和逻辑以外,非理性所能表达的领域,哲学的方法就无能为力了。金岳霖先生说:“治哲学总会到一说不得的阶段”〔12〕。哲学说不得的东西正是感性和理性到达不了的“类”的领域,这个领域其它学科无法过问,因此就成为美学的专属领域了。
“类”是人的特有本质,同时也是人的共同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3〕。这就使我们认识到,为了生存而追求肉体利己的目的是人低级的生物性本质,人类分裂成社会以后,又形成了狭隘的集团内部的社会性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则是对人的单个性生物本质和集团性社会本质的超越。所以马克思研究人,是从个人性出发,但不是从孤立的利己主义的个体生存性出发;马克思研究人,也从社会性出发,但不是从作为异己力量对人的支配的社会集团性出发,而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掌管他的全面本质”〔14〕。因此,马克思对人的“类”本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说:“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5〕。从这种认识出发,马克思把人的生物本质和人的社会本质仅仅看作是揭示人的“类”本质的历史过程,即人的“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产生活动”〔16〕。那么,经过这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过程,实现了自己“类”的存在本质之后的人是什么样的存在状态呢?马克思说:“人在他的物种意识里证实了他的真正的社会生活,……因此,人,纵然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正是他的特殊性才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个别的具有集体性的存在,他毕竟还是一个整体,一个理想性(或观念性)的整体”〔17〕。这就告诉我们,实现了“类”的本质觉醒的人,虽然不丧失个性,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但同时又表明自己是具有能与同类一起生活,与同类融为一体的“类”存在物。“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那个对象同时既是他自己的为旁人的存在,又是旁人的存在,而这旁人的存在也是为他的存在”〔18〕。所以,人虽然是个体的具体的和社会的集团的存在,但他要成其为人,还必须是“类”的存在。“类”作为人的特有本质是人超越生物需要后实现的只能为人所有的本质,“类”作为人的共同本质,是人类的每一分子都可以具有的本质。因此,由于个体的目的便是整体的目的,整体的目的便是个体的目的,二者便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即“类”的化一境界(不是统一,统一是暂时的矛盾平衡,一俟这种平衡消失,对立便会重新上升为主要矛盾)。这就是人的“类”本质和“类”特征的实质。
人的“类”本质和“类”特征是美之为美的真正原因,是美赖以形成的基础。美由人的“美”本质向物质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多方位进行探讨的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但其总体的物化规律,则可简单地概括为:当人把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运用到对象身上来制造,便是美的制造,即“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19〕。
综上所述,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定,在学科定位的问题上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一个将美定位于人的社会属性,即人的社会实践行为,一个将美定位于人的生物属性,即人的个体生存需要。但二者也有会同之处,这就是对人文精神的重新发现。本文的结论是:将美学定位于人学,既符合美学本身的实际,也是美学应该确定的发展方向。因为从以往美学的发展经验看,离开对人的思考,单纯从物的属性抽象美的本质或单纯从客观精神规定美的内容,都不能最终解决美学的根本问题。美学是人学,美永远只是相对于人的存在。美所具有的超功利的欣赏性、超自然的创造性都只能从人类生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但对美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需要作更加深入的探讨,对人的本质也不能只做简单的生物学或社会学的属性抽象,而应该从“类”的高度去界定人的本质,并从这个高度探讨美之为美的根源和本质〔20〕。只有这样,才能弥合后实践论与实践论美学的分歧,使美学站在共同的出发点上为其理论发展作出共同的努力。
注释:
〔1〕杨春时《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学术月刊》1995年第3期。
〔2〕张玉能《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3〕〔5〕〔6〕〔7〕〔9〕杨春时《走向“后实践美学”》,《学术月刊》1994年第5期。
〔4〕杨春时《再论超越实践美学》,《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8〕张玉能《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11〕斯为《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
〔12〕转引自冯契《智慧的探索》,《学术月刊》1995年第6期。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14〕〔17〕〔18〕〔19〕朱光潜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载《美学》第2期。
〔15〕〔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页、169页。
〔20〕详见拙作《略论美学的逻辑起点》,《学术月刊》1996年第8期。
标签:美学论文; 实践论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社会属性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