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园林绿化管理所 湖北省十堰市 442700
摘要:丹江口市区域绿道的规划应遵循“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便利化、可行性”六大原则,结合丹江口市的地域条件、人文、历史及生态系统等基础条件,建设“以山为脉,绕山成环;以园为核,独立绿道;以水为媒,串绿成网”的水都特色绿道网络。
关键词: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区域绿道;丹江口市
1、绿道的概念:绿道,是一种线型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铁路、沟渠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内设可供游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线路,连接主要的公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居住区。绿道分为城市绿道、区域绿道和小区绿道。城市绿道是以整个城市为骨架,在城市周边和部分城市道路形成的环形绿色通道。区域绿道是分类型而进行的局部绿色通道,小区绿道,是以小区为单位形成的绿色通道。
2、绿道建设的背景:
丹江口市“十二五”规划明确: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安全保障区城市独特的政治优势,以及城区“一江两岸”独特的滨江资源优势,以大坝为核心,统筹桥、江、城、岸、滩各景观带,规划建设城市中央休闲区及水体旅游体验区;紧密结合公益性生态健康示范区建设,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提升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的人口聚集力和产业吸引力,努力把丹江口城区打造成能源节约使用、经济良好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内著名的宜居城市。
3、丹江口市区域绿道建设的意义
3.1、绿道建设能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建设绿道,打通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态廊道,有效缓解了开发强度高、人口密集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遏制了城市的无序蔓延,通过大量培“绿”,点缀开花植物,种植高大乔木,使丹江口市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旅游城市。同时,绿道建设充分利用太阳能、光能、风能等生态能源,游径铺装尽量使用环保透水材料,贯彻低碳节能理念,确保生态环保,为“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绿道为丹江口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注入新的内涵,促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了丹江口市招商引资力度,有效地开发了丹江口市的旅游资源。
3.2、绿道建设能明显提升了人居生活品质:通过绿道建设,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环库公路长走竞赛等,让绿道逐渐成为丹江口市民户外活动的主要空间,以及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便捷途径。通过广泛的宣传和体验活动的开展,绿道传播了低碳理念,倡导了全新的绿色生活方式,在绿道上慢行、休闲、骑车成为一种时尚,“慢生活”引领新的时代潮流,居民生活品质、休闲方式正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
3.3、绿道建设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丹江口市绿道依托库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把多年形成的旅游资源串联整合起来,形成“景观相连、景随步移”的饱满格局。绿道游应当成为时下市民休闲游和外地人来丹江游的热点。为了充分利用丹江口市山水资源,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一是低碳出行都市游。二是休闲健身郊野游。三是亲近自然生态游。把丹江口市优美景观和人文文化融入游客和市民的潜意识中。
3.4、绿道建设能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绿道建设直接带动旅游、运动、休闲、餐饮、商贸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周边经济发展。特别是绿道建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城郊一体化的发展,推动了基础设施向农村、郊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郊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郊区传播,吸引大量的城市人到乡村休闲健身、旅游消费,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创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游客到绿道周边的“农家乐”旅游消费,带动旅游收入,沿线的村集体经济增长比非沿线村集体经济增长快,绿道为沿线居民带来绿道维护、卫生管理及治安联防等直接就业岗位,带来农家乐、自行车租赁、商业小摊等间接就业岗位。
4.绿道网规划设计原则:
4.1生态化
充分结合丹江口市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避免大规模、高强度开发,保持和修复绿道及周边地区的原生生态功能,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和改善重要生态廊道及沿线的生态功能与景观。
4.2本土化
充分挖掘和突出丹江口市地方人文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并结合地方特色优先选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植物品种及铺装材料。
4.3多样化
结合丹江口市的地方资源环境等基础条件,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绿道,展现不同的目标和主题,体现多样化,让绿道呈现“多样的精彩”。
4.4人性化
突出以人为本,以慢行交通为主,尽量避免与机动车的冲突,同时充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应急救助系统,以及与游客人身安全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让我市绿道洋溢“人文的关怀”。
4.5便利化
充分利用现有的山体、水系和道路,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将城市绿道、区域绿道、社区绿道贯通成网布局。加强绿道网与公共交通网的衔接,完善换乘系统,方便居民和游客进入。
4.6可行性
根据丹江口市的实际,尽量结合现有的滨水路径、环库公路和道路两侧等设施进行布置,既要易于施工建设又要方便日常维护管理。
5.绿道规划设计:
5.1.总体规划内容
丹江口市绿道的规划设计应严格遵循“生态化、本土化、多样化、人性化、便利化、可行性”六大设计原则,结合丹江口市的地域条件、人文、历史及生态系统等基础条件,确定了丹江口市绿道网规划设计的概念为:“以山为脉,绕山成环;以园为核,独立绿道;以水为媒,串绿成网”。
以山为脉,绕山成环:以金岗山、西城山、以及城郊山头等为主要脉络,布置重要的绿道骨架,形成环路。
以园为核,独立绿道:以金岗山公园、西城山公园、湿地公园为核心,独立打造内部绿道。
以水为媒,串绿成网:以大坝上下水体以及静乐湖、沙沟河等水体为主要媒介,布置沿江、沿河、沿边绿道。
5.2我市区域绿道的分类建设:
根据我市城市环境特点和人文景观,我市区域绿道可分为五大类型:
5.2.1、环库型绿道:主要以环库公路为基础,设置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慢行设施,沿途可欣赏蓝天、碧水、青山,四个主要景点可提供休憩场所。在适当地方可植大树,在绿荫环抱中充分展现我市的山水之美,让人在繁忙的工作后得到心灵的慰藉。由于地处郊区,必要的网路设施、安全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应是必需的。
5.2.2、一江两岸型绿道:主要在已形成的左右两岸滨江公园上建设,由于基础条件好,只是对游道系统进行绿道标识,路面铺装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采用环保生态,透水性强自然材料,并应保持风格协调。
5.2.3、山地型绿道:主要以植被较好的金岗山、西城山的公园道路沿线建设,建议设置独立自行车道或综合慢行道,在视野开阔、对借景条件良好的段落建议设置步行外挑栈道、平台;在满足市民远程骑行休闲娱乐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高山远足、登高望远的健身、观景需求。
5.2.4、湿地休闲型绿道:主要以湿地公园的环形游路为基础建设,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和必要的辅助设施及标志设施,道路铺装、颜色搭配相协调,材料均应环保透水,观景平台、游乐设施、商业服务设置合理,大量种植水生植物,适当引进鸟类、禽类等飞行和浮游动物,增添游客亲近自然、放飞梦想的心态,设置植物科普基地,便于市民更好地了解自然。
5.2.5、绿色通勤型绿道:是老城区最近的绿道,主要以沙沟河生态修复为主线,把整个沙沟河污水沟修复成绿色通道,从出口处汉江边沿沙沟河到静乐湖,可延伸至王家庄,直至松涛山庄,沿线绿树成荫,设置多条过河通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让市民在家门口体会到绿道的正真意义所在,方便市民早晨练,晚散步,方便河两边市民通行。
由于丹江口市历史文化除了静乐宫在城区内,其他都在乡镇,建设历史文化型绿道从长远来说是城市绿道的更深层次的延伸。
5.3设施配套
按照区位条件、现状设施情况等分为三级:
一级为环库绿道、一江两岸绿道、湿地公园绿道,目前道路系统已经建成,在道路上设置人行道和慢行道,再分别配套停车、出租车停靠点、自行车租赁点、公交站点、厕所、售卖点、医疗服务点、管理点、治安消防点、网路覆盖点等公共服务和交通换乘设施。
二级为金岗山公园绿道和西城山公园绿道,目前绿化已形成,道路系统不健全,要规划道路系统,再按照绿道地面铺装材料和配套设施进行建设。
三级为绿色通勤绿道,目前正在实施,要结合沙沟河生态修复,按绿道标准建设。
图片
环库公路:
5.4.近期建设主要内容
①绿化系统
环库公里栽植庭荫树,沙沟河整体绿化,金岗山公园和西城山公园栽植彩色苗木等。
②慢行系统
所有绿道设置慢行系统,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残疾人专用道)、综合慢行道、水道等非机动车道。
③交通衔接系统
包括公共接驳站点、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停靠点、自行车租赁点等
④服务设施系统
包括管理中心、治安点、消防点、公厕、售卖点、医疗急救点等
⑤标识系统
包括信息标志、指路标志、规章标志、警示标志、教育标志等
⑥照明系统
包括空间照明、绿化照明等。
参考文献
[1]肖紫薇,许大为.谈长沙市都市区绿道建设现状[J].山西建筑,2016,06:197-199.
[2]黄文胜.绿道建设促进低碳旅游发展[J].科技广场,2016,02:150-156.
[3]刘瀚洋,陈勤.对我国绿道建设中几种不良现状的反思[J].中国园艺文摘,2016,04:80-84.
论文作者:高岸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丹江口市论文; 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设施论文; 系统论文; 西城论文; 公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