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有机结合;策略
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德育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需要与各学科进行有效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找到小学数学和德育的结合点,积极开发小学数学德育课程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1数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由于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信心,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学心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这一门学科的来源,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1.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缺乏自制力的现象,这样一来,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小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名人的案例,鼓励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2.1深入挖掘素材,渗透德育思想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辩证法的学科,如数学概念中的已知和未知,正比例和反比例等都揭示了矛盾的存在,另外,四则运算中的加减乘除也都蕴含着事物的对立统一。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数学也不例外。因此,要善于分析数学中隐含的内容,将单纯的数学知识与德育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教师对教材做到深入分析和挖掘,找到教材中与德育相关联的点。首先,要在教材基础上做好知识点的扩展阅读,结合知识点产生的背景做好德育的渗透工作。如,对于数学发展史以及相关学者的故事等,都可以作为德育工作的素材,通过对这些背景资料的介绍,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对数学中圆周率的介绍,就可以通过祖冲之对数学的研究和贡献说起,让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另外,要结合中西方知识,知识是不分国界的,数学知识也是一样,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全世界数学家对数学做出的贡献。
2.2结合数学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理应承担起德育这一任务。而德育只有从理论走向实践才能真正向前跨出一大步。所以德育的渗透不应该只局限于小学数学课堂,还应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数学实践活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配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选定数学实践活动的主题,点出德育的方向,组织观察、实验、合作交流及社会调查等课内外实践活动,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受到最直接的品德教育。例如,在“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节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即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统计一个班中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借此让学生了解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接受了环保教育,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2.3灵活选取目标,针对问题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低端、中段、高段,而每一阶段的学生又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学习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应该针对两个阶段,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小学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有大局意识,先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做出总的梳理,明确每个阶段的学生最应该掌握的知识有哪些,然后落实到每个阶段的教学。然后,根据大阶段的教学学习目标,确定该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此时就需要精确到某一册书的某一节的一个知识点,设置教学目标。如,在对二年级下册《除法》一章的学习时,教师就要先明确小学低端的学生处在什么样的数学学习发展要求之下,然后根据这个要求,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针对数学学习较为吃力的学生,可以设置较低一点的知识性目标。如,掌握数字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置较高一点的教学目标,如学习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较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已经进步了很多了,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就应该更加灵活,注重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正比例与反比例》一章时,在课堂上先采用直观的案例,为学生梳理比例的直观印象,然后再通过抽象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学习,挖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之情。
2.4通过故事形式妙用情境图,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融入
由于小学生本身心理不够成熟,在知识学习上主动性不足,通过合理的引入故事教学,让小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可以实现德育教育的融入,充分践行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比如在比多少一课知识的学习上,教师引导小学生通过对课本中展示情境图的理解,进行故事的创作。小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讲出自己对教材画面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创造出小动物相互帮忙建造房子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不仅让小学生通过思考,掌握多少比较的技巧,而且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也融入了互帮互助的思想。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结合小学生的故事讲述,适当的进行思想引导,让小学生明白互帮互助是一种传统美德,不仅完成基础数学知识的教学,同时也更好的达成数学教育中德育融入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规划和布局,引入更多创新理念和方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让教师在完成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育思想认知,促使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德育水平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黄绍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2.
[2]周成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五)[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2.
[3]邓巧玲.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论文作者:程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