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体系是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基础_管理会计论文

理论体系是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基础_管理会计论文

理论体系是建立管理会计体系的地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基论文,理论体系论文,管理会计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部于日前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此举再一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热议管理会计的风潮。《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起包括理论、指引、人才、信息化和咨询服务在内的“4+1”管理会计体系,这其中的第一项就是理论体系的建立,这意味着,理论体系的建设将成为整个管理会计体系搭建的地基。

       突破发展瓶颈

       现阶段而言,我国实务界对管理会计运用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我国整体的管理会计发展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瓶颈。在实务层面上,有的企业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理解,有的企业在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有了不错的尝试。而在这些不可否认的成绩背后,是企业目前尚未将诸多管理会计工具整合在一起并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来为企业战略或经营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另一方面,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发展滞后于实务发展,企业一直存在诸多生动的“管理会计”实践,却尚未形成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和系统理论。同时,理论的发展存在一定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往往不是问题导向,而是相对抽象的概念,既难以解释管理会计现象,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当前一个重大的局限在于“就管理会计论管理会计”。正是因上述原因,我国的管理会计仍处在持续突破状态,而突破管理会计发展瓶颈的基础就是尽快建立起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有甄别地“拿来”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多是由西方引进的,并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借鉴吸收西方理论,更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切不可简单地“拿来”。

       目前,西方对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也仍处在探索阶段。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刘俊勇在研究了美国有关组织发布的《管理会计公告》后告诉记者,事实上《管理会计公告》并没有在体系建设上提出一个明确的框架性方案。从最近的一个例子来看,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发布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主任毛洪涛表示,这份全球管理会计原则究竟有多大的认同度,在业界能起到多大的影响力,需要时间来慢慢观察。

       在研究方法上,刘俊勇认为,目前尚有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打破。“从国外的一些成果来看,国外运用较多的是调查的方法。而管理会计的个性化程度较高,研究者从公开资本市场获取大数据的难度相应较大。所以,产学研的有效互动是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的关键所在。”

       尽快达成管理基本概念等的共识

       《指导意见》在理论体系建设这一部分指出,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导意见》将管理会计定义为:“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事实上,这一定义充分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定位、服务对象、工具手段以及作用。从理论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下一步要尽快就管理会计边界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目标等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为尽快建立起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打好基础。刘俊勇表示,财务会计的研究有概念框架,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建立并完善了起来。同样,管理会计也需要有概念框架。毛洪涛认为,导致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到目前为止理论界都未构建起一个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那么具有公信力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当前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概念框架,以指导管理会计新理论、新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标签:;  ;  ;  ;  

理论体系是建立管理会计制度的基础_管理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