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试题阅读生命系统的方法与技巧_短文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试卷阅读试题的命制方法与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试题论文,语文试卷论文,小学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试题命制的优劣是衡量试卷优劣的最具有分量的指标,也是衡量命题者理念、思想与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不仅仅在于它比基础题更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它比基础题更难命制,还在于它能否引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现行小学语文试卷中,阅读一般分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种。课内阅读主要针对段的理解,材料来自于教材内精读课文的优秀语段;课外阅读则是针对篇的理解,材料来自于课外,篇幅较长,学生较陌生。

翻阅目前小学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很严重的命题误区:一是阅读试题中,基础题大行其道,音、字、词的积累、辨析、单一理解充斥其中,占据绝大部分篇幅;二是对重点句的理解、文本的深层次挖掘或少之又少,或浮于表面,甚至难觅踪影;三是题目类型单一,多是填空与简答题,特别是简答题,并没有涉及诸如作答方法的引导;四是延伸拓展性题目少且质量不高。

一篇优秀的高质量的阅读试题要具有且担负起引导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功能。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文本选择

阅读文本选择很重要,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背景知识不宜过多,文本的句子比较简单,生词要少。更重要的是要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产生共鸣。因此,低年级、中年级多选故事类的,高年级则选叙事类和简单的说明文。课内语段则主要选择精读课文中的优秀段落。

二、题型设置

填空题、表格题、选择题、判断题、笔答题均可。选择题与判断题阅卷方便,误判的可能性小,好的选择题和判断题思辨性强。表格题不多见,但却是考查学生理解整个文本绝好的方式。笔答题分简答和分析叙述两种。一份试卷至少要有两种题型。

三、测试点分布

一篇文本的阅读测试要有三个以上的测试点。低年级一般测理解能力,要有信息的检索确认、信息的解释和信息的分析概括。高年级除测试理解能力外要有鉴赏评价或发散延伸题。在理解能力的测试上要有信息推断的测试点。

四、题干与选项

题干的语言要简明,不绕弯子,不设陷阱。选项的编制要注意难易度的搭配。要有一个强干扰项(错项),这个干扰项编制要合理,要和文本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说明,现举两篇阅读示例分析。

第一篇:课内阅读《最后一头战象》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________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嘎羧走了________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________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________地发亮,一双眼睛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________跳出水面。

1.根据语境,选择下列叠词的序号填写在短文的横线处。

A.喇喇 B.整整 C.绷绷

D.悄悄 E.炯炯 F.哗哗

参考答案:D B F C E A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词语的积累与语境的判断。短文中叠词分两种:一是普通叠词,如悄悄、整整、哗哗,需要根据情境判断填空;二是习惯搭配的叠词,如紧绷绷、扑喇喇、炯炯有神。本题采用选择,而非书写填空的原因在于降低题目难度。

2.嘎羧来到打洛江畔后,做了三件事情:(1)嘎羧________,(2)嘎羧________,(3)嘎羧________。(每空不多于4个字)

参考答案:(1)凝望江面 或望江 或望江面(2)亲吻礁石 或亲石 或亲礁石(3)仰天长吼 或长吼 或仰天吼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文段的理解与句意的概括能力。

3.嘎羧“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最可能是为了什么?(

A.寻找救了它的命的龟形礁石

B.向战友们深情告别

C.回想当年浴血杀敌的激烈情景

D.看看临死前的自己

4.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的吼声最不可能在诉说着什么?(

A.亲爱的战友们,26年了,我一直想念你们啊!

B.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到底埋葬在哪里啊!

C.亲爱的战友们,我又来到了当年我们浴血搏杀的地方。

D.亲爱的战友们,我就要来陪伴你们了!

参考答案:3.C 4.B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与人物形象的理解、训练通过前后文联系推断和想象说话的能力。短文是写嘎羧临死前凭吊战场的情景,它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对当年惨烈战斗场景和战友的怀念。根据后文,嘎羧并没有走向人们准备好的墓冢,而是来到了埋葬战友的百象冢。综上,可以对题目进行判断。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我和波农丁________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中“究竟”的意思是“结果,原委”。(

(2)“()——()——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递进。(

(3)短文抓住了嘎羧的神态、动作、外貌、心理来写的。(

(4)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是因为嘎羧非常喜欢这块礁石。(

(5)“一片唏嘘声”告诉我们嘎羧离开村子时,很多人都曾哭过。(

参考答案:(1)√(2)×(3)×(4)×(5)√

题目分析:五道题目依次考查了词语理解、标点作用、描写方法、句意与词意。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了短文内容,是否把文本读细、读深、读透了。

第二篇:课外阅读《风雨中的菊花》

风雨中的菊花

①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②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③“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光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④“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地失望。

⑤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⑥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黑手:“先生,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⑦“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了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⑧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⑨“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⑩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11)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12)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想到的。

(13)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缓缓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个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14)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男孩在三个不同的场所做了三件不同的事情,多尔先生由此对小男孩产生了三种不同的情感与态度。请依据短文,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参考答案:①站前广场(广场)④乞讨(讨钱)⑥难过(同情)②鲜花店(花店)⑤买花⑦惊讶(惊奇)③公墓(墓地)⑧感动(震撼)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采用表格式题目,可以用较少的文字说明题目的要求,一目了然。

2.短文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下列句子采用了哪种描写手法?分析句子并完成填空。

(1)第③自然段中“一个衣衫褴楼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和第⑦自然段中“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成了一个板块”均属于________描写。“鹰爪般的小黑手”不仅写出了小男孩的指甲长,更突出了手又小又黑又脏又____(不超过两个字)的特点;“头发都成了一个板块”说明了小男孩的头发____(不超过两个字)。

(2)第④自然段中“可怜可怜我吧,我三天没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属于________描写,朗读这句话时,应该使用________的语气。

(3)第④自然段属于________描写,“每一枚硬币”之所以“都磨得亮晶晶的”可能是因为________,由此说明了____。

参考答案:(1)外貌、瘦、脏(粘)(2)语言、哀求(3)动作、钱放在口袋里的时间长、钱是长期乞讨积攒起来的,得之不易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句子的描写方法和表达的含义。短文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将小男孩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3.第⑩自然段中多尔先生认为“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是因为什么?(

A.小男孩竟为死去的妈妈过生日。

B.小男孩用讨来的钱买花献到妈妈墓前。

C.小男孩买花献给过生日的妈妈。

D.小男孩即使饿着肚子也要买束万寿菊。

参考答案:C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根据前后文对有效信息的推理。多尔先生认为小男孩蛮有情趣时,只知道他要送花给过生日的妈妈,并不知道他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这一信息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4.第(13)自然段中小男孩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缓缓前行”,甚至“忘记了身外的一切”,下列针对这一现象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小男孩在风雨中漫步缓行是因为雨下得小,他又三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快步走。

B.小男孩因沉浸在对妈妈的哀思与怀念中,因此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包括下雨。

C.小男孩“一步一步缓缓前行”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敬重与思念,反映了他沉重难过的心情。

5.下列关于第(14)自然段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A.火车与铁轨的撞击声让多尔先生的胸膛感到不舒服,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让他流泪了。

B.多尔先生之所以“眼前模糊”是因为他被小男孩的一系列行为深深感染而禁不住流泪了。

C.多尔先生感到胸膛“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也包含着自己对误解小男孩的自责与愧疚。

参考答案:4.A 5.A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语句的深层次理解。两道题目都要在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析得出答案。

6.下列关于短文题目《风雨中的菊花》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A.“菊花”寄托着小男孩对妈妈的哀思,“风雨”渲染了气氛,更能表现出他对妈妈的热爱与怀念。

B.“风雨”暗示小男孩恶劣的生活现状,突出表现了他在风雨中茁壮成长。

C.题目暗含着对小男孩坚韧、执著的品格和对妈妈深沉的爱的赞美。

参考答案:B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对短文中心思想的理解。题目有两重含义:一是那束来之不易的菊花,二是对小男孩行为和美好心灵的赞美。本题主要考查对后者的理解。

7.小男孩手捧菊花,会向妈妈诉说些什么呢?请根据前后文提示,分别以“思念妈妈”和“生活艰辛”为中心,在下列横线处各补写两句完整的话,使之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注意语句要连贯。

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来看您了!

这些日子,我非常想念您!(1)________(2)____。

这些日子,我过得很艰辛!(1)________(2)________。

妈妈,祝您生日快乐!我永远爱着您!

参考答案:围绕“思念妈妈,生活艰辛”来写。

题目分析:主要考查围绕中心写话的能力,是与文本密切相关的发散延伸题。通过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围绕“思念妈妈”“生活艰辛”两个中心,分别写话。

标签:;  

浅谈小学语文试题阅读生命系统的方法与技巧_短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