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对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论文_汪楼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治疗对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偏瘫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24例对照组予以康复常规治疗,26例治疗组予以康复常规治疗+心理治疗,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SDS评分(31.6±4.1)分、SAS评分(32.2±3.5)分,均优于对照组(38.7±5.0)分、(42.8±5.5)分,(P<0.05);治疗组偏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瘫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施以康复常规+心理治疗的应用效果,比单一康复治疗更有效,可在促进患者偏瘫功能恢复的基础上,改善心理状态,可推荐。

【关键词】心理治疗;康复治疗;偏瘫;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184-02

脑梗死、脑出血等颅脑疾病属于临床较危重的疾病之一,患病后易伴发以偏瘫为主要症状的肢体功能障碍[1]。若偏瘫严重且未得到有效治疗,则对患者生活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再加上突发疾病的加重也易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伴发各种应激反应,如生活信心下降、情绪较为悲观以及易伴发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对康复疗效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临床对偏瘫患者需提升重视程度,积极治疗。本院用康复常规+心理治疗,为了解治疗效果,选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偏瘫患者,分别予以康复常规治疗、康复常规+心理治疗,现将效果作如下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偏瘫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24例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55岁~65岁,均值(60.50±1.26)岁;26例治疗组,男18例,女8例,年龄55岁~66岁,均值(61.26±1.50)岁。两组以上信息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展开比较。

1.2 方法

1.2.1 24例对照组展开康复常规治疗:第一,患者入院后,对病情展开全面评估后予以综合治疗,对于脑出血病例需合理控制血压,避免持续出血;第二,康复常规训练:为确保患者肌肉、关节功能得以正常活动,需纠正其神经改善肌肉痉挛,并于每日上/下午指导其作一个康复训练,训练时间保持在大约1h。如通过康复医师指导患者作平衡站立、迈步、行走等训练,保证手部、眼部协调;第三,关节功能按摩:对患肢肌肉按摩,而后按摩关节,按摩时可慢慢推拿其颈椎与上/下肢体,时间控制在大约10mim,1d/次,按摩时间10min左右,每日按摩一次。

1.2.2 26例治疗组展开康复常规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常规方法与治疗组相同,心理治疗方法为:第一,构建和谐的医患关节,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并耐心告知其具体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以增强其治疗自信心,从而提升临床治疗依从性;第二,告知患者家属多关心、鼓励患者,在治疗时予以其更多的支持,从而较好的改善其心理状态;第三,医务人员可依据患者康复常规治疗各阶段的病情发展情况,予以其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以帮助其缓解各种消极情绪,多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鼓励及暗示,确保其在治疗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1)偏瘫功能评分:治疗前后,选Brunnstrom[2]方法对两组偏瘫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分,主要涉及: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手部功能,得分越高,表明偏瘫功能改善越良好;(2)SAS、SDS评分:治疗前后,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心理康复情况展开评分,评分越低,表明心理康复情况越好。

1.4 数据处理

选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研究中涉及计量资料偏瘫功能评分、SAS、SDS评分,选(x-±s)表示;经对比两组以上指标变化,(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偏瘫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偏瘫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展开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偏瘫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对两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

治疗前,两组SDS评分、SAS评分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评分、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比对(x-±s)

3.讨论

有资料[3]显示,肢体功能障碍是偏瘫的一种主要症状表现,为此,临床对偏瘫患者展开专业康复治疗时,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其肢体运动功能很难自动代偿,但经后天的学习、训练均可获取,严谨、科学的康复训练可充分发挥脑组织代偿功能,确保运动功能异常明显减少,避免伴发各种综合征。但单一的康复常规治疗仅对暂时性的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很难彻底改善因突发疾病打击而致使心理状况突变的情况,所伴发的心理疾病会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影响预后[4]。对此,予以偏瘫患者展开专业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时,配合心理治疗就显得很关键。

此次主要从偏瘫患者各个康复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展开专业治疗,予以其全面、细致的心理调节。该疗法重点依据心理学原则、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其心理、情绪、认知、行为等有关问题,从而帮助其改善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消极心理。而且心理疗法的目的是缓解其在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痛苦,从而增强其对环境的耐受性,提高心理承受力。本研究发现,治疗组SDS评分(31.6±4.1)分、SAS评分(32.2±3.5)分,均优于对照组(38.7±5.0)分、(42.8±5.5)分,(P<0.05);治疗组偏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对偏瘫患者积极选用康复常规+心理治疗方案,可明显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快速康复,改善其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魏思坤.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4):221-222.

[2]陈绪江,黄平强.康复功能锻炼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57-58.

[3]凌云,荣根满.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0(17):254-255.

[4]谢家洋.应用社区康复治疗改善脑出血偏瘫患者整体功能、生活质量[J].特别健康,2017,25(20):44-45.

论文作者:汪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  ;  ;  ;  ;  ;  ;  ;  

心理治疗对偏瘫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论文_汪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