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引领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实践探索论文_孙凯明

基于思想引领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实践探索论文_孙凯明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推进,各地高校陆续成立辅导员工作室,整合力量,凝练特色,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和工作机制,创造性、实效性地开展辅导员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全面提升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辅导员工作室成为展示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辅导员名师的摇篮。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大多依托于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对于其思想引领的核心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建设思路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室,思想引领

一、辅导员工作室的产生背景及意义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各高校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而辅导员工作室则是近年来在建设辅导员发展平台上的一种新尝试。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一个以团队协作为工作模式的工作平台,以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的深度辅导为核心功能,以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培养专家型的辅导员为目标,对辅导员岗位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1]。工作室作为辅导员展示风采的窗口,能够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多元作用,激发其更大的发展潜力,建设更多的学生工作品牌项目。

辅导员工作室是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载体,是拓展学生工作新思路的创新尝试。同时,辅导员工作室能够助推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辅导员工作室是一个工作平台,也是一个能力提升平台,它要求每个成员具备某一领域的特长或兴趣并将其充分展示[2]。此外,辅导员工作室能够以共同体的形式创建品牌项目,体现工作效果。工作室成员基于共同的兴趣和特长形成了一个具有创造性而又志同道合的团队,团队成员间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成长、进步,在工作中集中力量抓关键环节,专业不断深化,形成学生工作新品牌。

二、基于思想引领的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意义

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31号文件—《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练就运用“网言网语”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过硬本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辅导员工作室作为高校思想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必须以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为核心,从这个角度说,辅导员工作室就要注重从线上及线下两个维度加强阵地建设,通过不断打造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微思”工作室的建设思路

“微思”工作室以高校学生党支部为主要载体和依托,以党带团,并带动年级、乃至学院思想文化建设。逐步形成以线下“党支部”学习研讨会为核心,以线上主题视频、主题网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不断推进党建成果的内涵和外延。

“微思”工作室定位于高校大学生思想引领核心职能,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移动端打造阵地传播正能量,传播正确的意识形态。“微思”工作室主题视频的制作坚持项目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以“有深度,有热度,有温度,有效度”为宣传思想的主旋律,党支部规划了(1)党史(2)思想政治哲学(3)时政热点(4)人生励志(5)心理学(6)心灵鸡汤(7)专业知识(8)对大学生活的思考等主题,由党支部成员着手,通过主题视频分享正确的思想和看法。演讲主题的确定准确把握舆论导向,突出舆论引导重点,抓“热点”引导、抓“焦点”释放、抓“缺点”补充。

四、“微思”工作室的效果反馈

党支部“微思”视频截止至2018年10月,共上传视频至“腾讯视频”客户端,视频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受到学校乃至社会。同时,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相关视频介绍推送10篇左右,大学生兴趣类推送30余篇。微信公众号及腾讯视频平均点击播放量1000人次左右,最高阅读点击量达到3133人次。

“微思”工作室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设立“读书汇”、“清影尔语”、“音JOY”等兴趣小组,累计发布图文30余篇,同学们积极转发,累计阅读量达3万余人次。同时组建兴趣微信群,为同学们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

在“微思”视频及微信公众内容发布后,网民纷纷表示演讲内容贴合实际,思想有深度,社会反响良好。与此同时,通过“微思”演讲引导网络舆论的设想受到学校学生工作团队的广泛好评,视频在微信中被多所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转发点赞。

“微思”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历经团队的变革,但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初心,以“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有效度”为理念,着力打造有思想的文化作品,项目进行期间获得了校内外的广泛赞誉和好评,为此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指导。

参考文献

李敏,王文杰,黄荟宇.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探析——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 2017(6).

[1] 李凡.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探索[J]. 高校辅导员, 2014(5):41-43.

论文作者:孙凯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基于思想引领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实践探索论文_孙凯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