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例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论文_谭晓晖

广东开平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社会需求的不断上升,使得建筑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支模施工是在建筑工程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而且其具有大荷载和大跨度等特点,也是建筑工程中难度非常大的一项工作。高支模如果在施工中发生坍塌的状况,就会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给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高支模施工的要点,探索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支模;设计;搭设;拆除;安全;实例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形状、空间等要求越来越高,大跨度、大梁截面的建筑日趋增多。在进行这类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稳定性好、足够强度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才能保证其施工质量和受力要求。

图1

图2

一、高支模的定义:

根据住建部的建质[2009]87 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说明:

①搭设高度 5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0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 10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15kN/m 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②搭设高度 8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8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 15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20kN/m 及以上的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高支模施工危险性极高,稍有不慎,极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在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前,应先进行论证,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预控措施,才能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二、某商业大厦高支模工程简介

某办公楼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18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75.0m,总建筑面积72098㎡,其中地下室面积为37419㎡。首层6.4m,二层高度为4.6m,三层以上层高为4.0m;较大柱有800×800㎜、750×650㎜。最大梁跨度为:13m,主梁最大截面为:500×1600㎜、500×1400㎜。楼板厚度以120mm为主,混凝土强度要求柱、墙为C40-C30,梁板为C30-C25。

本工程支模顶架主要采用钢门式脚手架。楼面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泵送,柱混凝土浇筑为泵送辅以人力传送浇筑。

本高大支模方案是对二楼面的最大主梁(KL10)范围的支模进行编制并需通过专家评审,最大主梁位置:(3)轴-(4) 轴×(A)轴,其梁跨度为13m,主梁截面为500×1600㎜。其另一主梁截面为500×1400㎜,跨度为13m也按此支模方案进行施工。(见图1、图2)

三、高支模施工步骤

高支模施工步骤如下:

1、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保证高支模搭设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构高支模设计及搭设要求,在楼板上进行排尺,定好立杆位置,并标注好,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搭设有序开展。

当结构施工进入到高支撑模板架附近时,根据高支撑架搭设程序,

在浇灌混凝土时埋设好预埋件,待高支撑模板架搭设到该位置时,

要及时和框架连接,增强高支撑模板架整体稳定性。

根据施工要求确定高支撑模板架剪刀撑位置,设置剪刀撑时,要连续布置,不得中途断开,如布置剪刀撑过程中,受到结构部位影响不能

连续布置时,要尽量避开,如不能避开时,剪刀撑断开部位应与结构作水平连接。搭设高支撑模板时,要从一个位置开始,向四周延伸搭设。进行搭设施工时,应根据搭设场地实际情况,在现场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包括连墙件、搭设构造要求、安全等进行交底。

2、高支模搭设

搭设高支撑支模架时,要从一端开始向四周辐射搭设,先将平杆两端立杆固定,设好抛撑,再安装中间立杆,然后搭设垂直于90°方向的支撑架,架体稳定后,就可向四周辐射搭设。

立杆底部垫δ=18mm 厚木胶板,楼板立杆顶部设可调支座,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空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 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 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梁底小横杆与立杆采用十字扣件连接。

3、模板安装

(1)柱模板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侧模模板制作,制作时,应保证外侧板宽度要比内侧模板厚度大两倍。按照放线位置,装钉压脚板,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柱模板安装,要在四周采用48×3.5钢管作斜拉顶撑上,每侧两根,用槽钢作柱箍,用Φ14钢筋螺杆收紧,每隔500mm左右设一道。要检查垂直度和顶对角线,保证符合施工要求。

(2)梁模板安装

按照预先已在标上标明的轴线及平水线,安装柱头模板。调整支顶标高,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完成上述工序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控制。安装梁底模板要做好以下事项:

1)如梁底板跨度达到或超过4m时,梁底应按跨度的3%起拱。

主次梁底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2)梁侧斜撑为450,间距为300mm,各梁侧模均要通线安装,确保顺直及梁侧垂直,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3)梁高≥700的梁,梁中设置φ12对拉螺栓。截面高H≥1000MM的梁采用就位绑扎,先安装底模板及一侧模板,钢筋绑扎完后才安装另一侧模板。

(3)楼面模板

1)模板下的模楞间距为350mm,排列支架时要整齐顺直。

2)要保证模板面平整,如模板跨度超过4m时,应在板跨中起拱L/400。板面高度要根据图纸要求而定,注意标高不同的位置。

(4)钢门式架的搭设

严格按照门架搭设平面布置图进行搭设。基础上应先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板安装位置。门式脚手架底层脚底部铺设20厚木垫块,垫块面积不少于0.1m2。门式架之间(即门式架两侧)用斜拉杆固定,门式架架脚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门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伸延,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搭设每一层门架后应按要求检查并调整水平度于垂直度。对于本工程门架的搭设,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6mm。水平度偏差不大于20mm。门式架地面上200mm设纵向扫地杆一道,水平拉杆与门式架立柱用直角扣连接牢固。每列门架的头、尾设置横向水平拉杆一道。

四、混凝土施工及模板系统安全控制措施

1、预先制定严密的浇筑方案,浇筑时要从中部开始,再向两边扩展进行,以达到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架均衡受载。

2、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先浇墙柱,再浇筑梁、板,梁柱浇筑速度控制在2m/h高,梁、板的浇筑由两侧向中间平行推进。

3、施工荷载必须控制在低于设计荷载范围内,否则要采取措施处理,严禁在支架上安放钢筋等材料。

4、在楼面模板安放钢筋等时,要充分考虑其负荷能力,严格超载,避免模板支撑出现偏心或过大冲击,产生安全隐患。

5、未经同意,不得随意拆卸水平交叉撑卸,如因施工需要暂时

拆卸时,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补齐。

6、门式架地面上200mm设纵向扫地杆一道,水平拉杆与门式架立柱用直角扣连接牢固。每列门架的头、尾设置横向水平拉杆一道。

7、进行楼面混凝土浇筑时,要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和木工对浇筑过程实行态跟踪,并实时监测模板支撑系统,如发现如发现监测值超出预警值时及支撑系统出现失稳状态时,要马上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待问题解决后再进行复工。对出现隐患及时排除,确保系统安全。本工程重点监测内容为:

1)外边梁外侧板

进行外边梁浇筑时,由于受到混凝土产生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的作用,外边梁外侧模板较易出现变形问题。为避免问题出现,随强化

模板的安装质量外,还应在施工期间在外侧定一条水平线,加强对期

观测和控制,安排专人监测,对上下层进行对比复核。

2)大梁下沉

为防止出现大梁下沉,应做好对其监测工作。监测时应在大梁跨中

设置两个检测点,根据施工方案安置好监测点后才能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安排专人负责保护好监测点并监测,针对大梁混凝土浇筑期间,梁底模板较易产生受压变形问题,监测人员应及时跟进大梁梁底模板变形监控,如发现梁底变形超出变形允许范围时,要及时通知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对梁底模板进行加固或者返工,把安全隐患排除。

8、模板安装后应及时清干净,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

9、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并落实到位,应对施工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保证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10、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期间,所有的杆件及其它部件要保持完好,不能随意拆除。如发现出现变形、裂缝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应及时进行更换,不得继续使用;在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作业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不得上下同时开拆。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

五、结束与体会

上述商业大厦高支模工程,经全体人员的努力,施工中没有出现模板及其支架坍塌等安全事故,工程已顺利完成。

通过本工程高支模施工实践,本人认为,要保证高支模施工质量和安全,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1、施工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对高支模系统进行准确设计和安全验算;2、采用质量合格的支模支架施工材料;3、严格按预定方案和技术进行施工;4、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及安全培训;5、制定并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验收制度,强化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管理;6、严格按施工方案做好支撑系统垂直和水平剪刀撑的布设;7、混凝土浇筑遵循先浇墙柱再浇梁板利用竖向构件作为水平杆支撑点;8、按照一定垂直间距利用水平杆对竖向构件进行拉、顶、抱箍增加支撑系统抗倾覆能力;9、做好浇注混凝土安全控制和支模施工监测工作,防止出现坍塌事故。

参考文献

[1]张天晓.高支模施工安全问题及对策[J].工程质量,2017,35(08)

[2]吴志勤.浅谈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及施工安全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3,32(01).

论文作者:谭晓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以实例探讨高支模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论文_谭晓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